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教程

如何设置爬虫的请求头以模拟浏览器?

  在进行网页数据抓取时,爬虫需要向目标网站发送HTTP请求以获取网页内容。为了避免被网站识别为机器人并屏蔽访问,模拟浏览器发送请求成为爬虫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请求头(HTTP Headers)是模拟浏览器的关键,合理配置请求头可以帮助爬虫伪装成真实用户,避免被反爬虫机制识别。

  一、什么是请求头?

  HTTP请求头是客户端在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时附带的一些元信息,通常包括请求的来源、类型、编码方式等。对于爬虫来说,设置请求头的目的是让爬虫的请求看起来像是由一个真实的浏览器发出的。

  常见的请求头字段包括:

  User-Agent:浏览器的身份标识,通常用来区分不同类型的浏览器。

  Accept:浏览器能够处理的媒体类型,例如 text/html 表示接受HTML内容。

  Accept-Encoding:浏览器支持的内容编码类型(如gzip、deflate等),用来表示是否支持压缩内容。

  Accept-Language:浏览器支持的语言类型,用于模拟不同语言的用户请求。

  Referer:表明当前请求来源页面的URL,用来模拟用户通过点击链接来访问的行为。

  Connection:控制连接的选项,例如 keep-alive 表示连接保持活动状态。

数据安全6.png

  二、如何模拟浏览器设置请求头?

  以Python中的requests库为例,下面将介绍如何通过设置请求头来模拟浏览器。

  1. 设置User-Agent

  User-Agent是浏览器向服务器传递的最重要信息之一,它告诉服务器当前请求是来自哪种浏览器及操作系统。为了让爬虫看起来像一个真实的浏览器,可以随机选择一个常见的User-Agent值。

  例如:

  pythonCopy Codeimport requests

  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6'

  }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 headers=headers)

  print(response.text)

  这里使用了一个常见的Chrome浏览器的User-Agent。你可以通过查询User-Agent字符串库来获取更多不同浏览器的User-Agent字符串。

  2. 设置Accept和Accept-Encoding

  Accept字段告诉服务器客户端支持哪些内容类型。通常,对于网页爬取,Accept应设置为支持HTML、XML等网页内容类型。

  pythonCopy Code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6',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image/webp,image/apng,*/*;q=0.8',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br'

  }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 headers=headers)

  print(response.text)

  Accept-Encoding指定了支持的内容编码方式,gzip 和 deflate 是常见的压缩格式,br 是Brotli压缩格式。通过设置这个头部,爬虫可以请求经过压缩的网页内容,减小数据传输量。

  3. 设置Accept-Language

  Accept-Language用于模拟不同语言的用户请求。这个字段对于一些需要根据语言返回内容的站点非常重要,例如一些网页会根据请求的语言返回不同的页面。

  pythonCopy Code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6',

  'Accept-Language': 'en-US,en;q=0.9'

  }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 headers=headers)

  print(response.text)

  en-US,en;q=0.9 表示请求返回英文(美国),并且如果没有该语言内容,可以退回到通用英文。

  4. 设置Referer

  Referer头表示当前请求是从哪个页面跳转过来的。例如,如果用户从搜索引擎点击一个链接进入网站,服务器会收到一个Referer字段,指示请求来源。

  pythonCopy Code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6',

  'Referer': 'https://www.google.com'

  }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 headers=headers)

  print(response.text)

  通过设置Referer,爬虫请求会表现得像是从某个页面跳转过来的,这对于某些站点的反爬虫机制可能非常有效。

  5. 设置Connection

  Connection字段控制请求的连接方式。keep-alive 表示保持持久连接,通常更符合浏览器的行为。

  pythonCopy Code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6',

  'Connection': 'keep-alive'

  }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 headers=headers)

  print(response.text)

  三、使用随机请求头

  为了避免被网站检测出爬虫行为,最好使用随机的请求头。你可以通过获取多个常见的浏览器User-Agent并在每次请求时随机选择一个,从而使爬虫行为更加真实。

  pythonCopy Codeimport random

  user_agents = [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6',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rv:49.0) Gecko/20100101 Firefox/49.0',

  '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11_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6'

  ]

  headers = {

  'User-Agent': random.choice(user_agents),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image/webp,image/apng,*/*;q=0.8',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br',

  'Accept-Language': 'en-US,en;q=0.9',

  'Connection': 'keep-alive'

  }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example.com', headers=headers)

  print(response.text)

  通过设置合适的请求头,爬虫能够成功模拟浏览器的行为,从而避免被反爬虫机制识别。常见的请求头如 User-Agent、Accept、Referer 等都是模拟浏览器的关键。为了提高爬虫的效率与成功率,可以通过设置随机的请求头来增强爬虫的伪装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