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被劫持是指攻击者通过篡改DNS解析结果,将用户访问的合法域名重定向到恶意网站或错误IP地址。DNS系统负责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若被劫持,用户可能被引导至钓鱼网站、广告页面或无法访问的页面,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跟着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下吧。
一、什么叫DNS被劫持了?
DNS劫持(DNS Hijacking)是指攻击者通过篡改DNS解析结果,将用户访问的合法域名重定向到恶意网站或无法访问的IP地址。其本质是破坏DNS系统的正常解析流程,导致用户无法正确访问目标网站。
常见场景示例:
用户输入www.bank.com,但被劫持到假冒的银行网站,窃取账号密码。
访问正常网站时,突然跳转到广告页面或空白页。
二、如何判断DNS是否被劫持?
可通过以下方法快速检测:
1. 手动检查DNS解析结果
命令行工具:
Windows:nslookup www.example.com
Mac/Linux:dig www.example.com
检查返回的IP地址是否与官方公布的IP一致(可通过官方文档或WHOIS查询)。
在线工具:
使用https://www.whatsmydns.net/等工具,对比全球不同地区的DNS解析结果。
2. 对比官方IP地址
访问目标网站的官方文档或联系客服,获取其真实的IP地址范围。
若手动解析的IP与官方IP不符,可能被劫持。
3. 检查网络设备
路由器: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检查DNS设置是否被篡改(如被设置为114.114.114.114以外的陌生IP)。
本地DNS配置:
Windows:ipconfig /all,查看DNS Servers字段。
Mac/Linux:cat /etc/resolv.conf,检查nameserver字段。
4. 观察异常行为
频繁跳转到陌生网站。
访问速度突然变慢或无法访问。
浏览器弹出安全警告(如“证书不匹配”)。
三、域名被劫持了该怎么办?
1. 立即采取的应急措施
修改本地DNS:
将DNS服务器改为可信的公共DNS(如8.8.8.8、1.1.1.1、223.5.5.5)。
操作方法:
Windows:网络设置 → 更改适配器选项 → IPv4属性 → 手动输入DNS。
Mac:系统设置 → 网络 → 高级 → DNS → 添加可信DNS。
清除DNS缓存:
Windows:ipconfig /flushdns
Mac/Linux:sudo dscacheutil -flushcache 或 sudo systemd-resolve --flush-caches
2. 排查并修复根源问题
检查路由器安全:
修改默认管理员密码,关闭远程管理功能。
恢复路由器出厂设置,重新配置。
扫描本地设备:
使用杀毒软件扫描电脑,排查恶意软件。
联系网络服务商:
若怀疑运营商DNS被劫持,联系ISP更换DNS或检查网络链路。
3. 长期防护建议
启用DNSSEC:
DNSSEC通过数字签名验证DNS解析结果的真实性,防止篡改(需域名注册商支持)。
使用HTTPS:
网站部署SSL证书,即使DNS被劫持,攻击者也无法窃取加密数据。
监控DNS解析:
定期使用dig或在线工具检查域名解析结果。
4. 针对域名注册商的劫持
若域名注册商账号被盗,攻击者可能修改DNS记录:
立即冻结账号:联系注册商客服冻结账号,防止进一步篡改。
重置密码:启用强密码和两步验证。
恢复DNS记录:将DNS记录改回正确的IP地址。
四、域名被劫持相关总结
DNS劫持的本质:篡改域名解析结果,导致用户访问错误IP。
判断方法:通过nslookup、对比官方IP、检查网络设备配置。
应对措施:修改本地DNS、清除缓存、排查路由器/本地设备、启用DNSSEC和HTTPS。
通过以上步骤,可快速定位并解决DNS劫持问题,同时加强长期防护能力。
DNS被劫持危害严重,需及时应对。建议手动设置可信DNS服务器,定期清理DNS缓存,使用HTTPS加密连接,并加强路由器安全。安装安全软件监控异常,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避免使用公共Wi-Fi,确保上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