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劫持经常一起出现的是数据劫持 数据劫持针对明文传输的内容发生。发现域名劫持后,立即登录域名管理后台,删除异常DNS解析记录,将A记录或CNAME指向正确服务器IP。若服务商不安全,可切换可靠服务商。修改域名账户、邮箱及FTP密码,启用双因素认证,防止账户被二次破解。
一、域名劫持的处理方法
当遭遇域名劫持时,需采取紧急措施与长期防护策略结合的方式应对,具体步骤如下:
1.紧急恢复访问
修改DNS解析:登录域名管理后台,检查并删除异常解析记录,将A记录或CNAME指向正确的服务器IP。
更换DNS服务商:若原服务商不安全,可切换,提升解析安全性。
清除恶意代码:通过FTP检查网站根目录文件,删除可疑脚本或跳转指令;若服务器被入侵,需排查系统目录中的恶意DLL组件并清理。
2.强化账户安全
重置关键密码:立即修改域名管理、FTP、网站后台等账户密码,采用“字母+数字+符号”组合,并定期更换。
启用双因素认证:为域名账户添加短信、邮箱或认证器生成的动态验证码,防止密码泄露导致账户被破解。
锁定注册信息:在域名注册商处开启“注册信息保护”功能,避免攻击者通过伪造邮件修改域名归属。
3.技术防护升级
部署SSL证书:为网站启用HTTPS协议,加密传输数据,防止中间人攻击篡改解析结果。
配置DNSSEC:启用DNS安全扩展,对DNS查询结果进行数字签名验证,确保解析记录未被篡改。
使用防篡改系统:部署如“护卫神·防入侵系统”等工具,实时监控网站文件变化,阻止恶意代码注入。
4.长期安全维护
定期备份数据:每周备份网站文件和数据库,确保被劫持后可快速恢复原始内容。
更新系统与插件:将建站系统、服务器环境更新至最新版本,修复已知漏洞。
监控DNS记录:使用工具定期检查域名解析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二、域名劫持的实现方式
攻击者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篡改域名解析记录,实现用户访问重定向,常见方式包括:
1.DNS服务器篡改
直接攻击DNS:利用DNS服务器软件漏洞,入侵服务器并修改域名解析记录。
缓存污染:向DNS缓存服务器发送伪造的DNS响应包,使缓存中存储错误的IP地址,导致用户查询时返回恶意站点。
放大攻击:通过伪造源IP的DNS查询请求,诱导DNS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响应数据,造成拒绝服务(DDoS),同时可能篡改解析记录。
2.域名注册信息伪造
社会工程学攻击:冒充域名所有者,通过邮件或电话联系注册商客服,以“丢失密码”等理由要求修改注册信息,获取域名控制权。
邮件拦截:攻击者截获注册商发送的域名变更确认邮件,伪造回复完成信息修改,将域名解析至恶意IP。
3.本地网络劫持
Hosts文件篡改:通过恶意软件修改用户电脑的Hosts文件,将域名强制指向恶意IP,无需经过DNS解析。
ARP欺骗:在局域网内发送伪造的ARP响应包,将攻击者设备伪装成网关,拦截并篡改用户的DNS查询请求。
4.中间人攻击
HTTP劫持:在用户与网站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中插入恶意节点,篡改HTTP响应内容,插入跳转代码或 iframe 框架,将用户引导至钓鱼网站。
Wi-Fi钓鱼:搭建伪造的公共Wi-Fi热点,用户连接后,攻击者通过DNS劫持或HTTP劫持重定向访问流量。
以上就是域名劫持的处理方法,通过FTP检查网站根目录文件,删除可疑脚本或跳转代码,用官方原版覆盖被篡改文件。若服务器被入侵,需排查系统目录中的恶意DLL组件并清理。部署SSL证书强制HTTPS加密,防止传输层劫持。定期扫描本地Hosts文件和DNS设置,避免本地劫持。长期建议关闭域名泛解析,仅保留必要子域名,并定期备份数据,确保可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