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劫持通常发生在注册账户盗取、DNS服务器篡改、注册商系统漏洞或本地网络攻击等环节。攻击者可能通过社会工程学窃取账户密码,或直接入侵DNS服务修改解析记录,将用户访问导向恶意网站。本地设备感染恶意软件、网络中间人攻击也可能导致域名被劫持,影响正常访问。
一、域名劫持通常出现的环节
域名注册账户环节
攻击者可能通过盗取账户凭证、暴力破解密码或社会工程学手段,获取域名注册账户的访问权限,进而修改域名的注册信息,包括注册邮箱、联系人信息或域名服务器(DNS)记录。
DNS服务器环节
攻击者可能直接攻击域名系统(DNS)服务器,篡改域名解析记录,使用户在访问特定域名时被导向恶意网站或服务器。此外,DNS缓存中间人攻击也可能通过修改DNS缓存,将用户请求导向错误IP地址。
域名注册商环节
攻击者可能利用注册商的系统漏洞或社会工程学手段,直接攻击域名注册商的系统,修改目标域名的注册信息。
用户本地环境环节
用户计算机上的恶意软件可能通过修改主机文件或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本地DNS服务,实现对特定域名的劫持。
网络传输环节
在用户和DNS服务器之间的网络传输过程中,攻击者可能通过中间人攻击手段,拦截并篡改DNS查询请求或响应,实现域名劫持。
二、域名被劫持的表现
网站跳转异常
用户访问域名时,被自动跳转到非法广告网站、钓鱼网站或与目标网站无关的页面。例如,输入正确域名却跳转到其他恶意网站。
网页内容被篡改
目标网站的网页内容被替换或插入第三方内容,如恶意广告、虚假信息等。
访问结果不一致
用户在不同设备、网络环境下访问同一域名,得到的结果不同。部分用户可能访问到正常网站,而另一部分用户则被劫持到恶意网站。
浏览器行为异常
浏览器被恶意插件或病毒软件篡改跳转行为,导致用户打开浏览器时自动弹出广告新闻或其他非预期页面。
无法正常访问
域名解析失败,导致网站无法正常访问,用户看到错误提示或长时间无响应。
三、域名被劫持的应对措施
立即修改密码
修改域名服务商和邮箱的密码,使用复杂度高且定期更换的密码,防止黑客再次入侵。
恢复DNS设置
登录域名管理后台,检查并删除所有不属于你的DNS解析记录,恢复DNS设置到正常状态。同时,关闭域名的泛解析功能,防止黑客利用泛解析进行劫持。
加强DNS安全
选择安全性高、支持DNSSEC的DNS服务商,有效防止DNS被篡改。如果使用第三方DNS服务,应立即修改第三方DNS服务端账户密码,锁定账户信息,并开启账户短信邮箱类提醒。
检查网站代码
对网站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恶意代码存在。黑客可能会通过篡改网站代码来实现域名劫持,解决劫持问题后,需彻底清除垃圾页面和恶意代码。
配置SSL证书
使用SSL证书对网站进行HTTPS改造,防止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被中间人篡改,同时提升用户信任度。
定期监控与排查
定期通过WHOIS查询、域名管理后台、第三方工具等检查域名解析是否异常。同时,定期排查网站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服务器漏洞、软件更新等。
及时举报与申诉
如果发现网站被恶意泛解析或存在大量垃圾页面,应及时向搜索引擎站长平台工具提交死链,并举报非法页面。可联系域名注册商、DNS服务提供商协助处理问题。如果是运营商劫持,可联系网络服务提供商投诉。
加强用户提示
在官网公告说明安全问题,避免误导用户。如涉及钓鱼或诈骗行为,可报警或向工信部举报。
发现域名被劫持后,应立即修改注册账户和邮箱密码,关闭泛解析功能,并恢复DNS设置至正常状态。检查网站代码清除恶意内容,配置SSL证书启用HTTPS加密,防止数据篡改。若问题持续,需联系注册商、DNS服务商或报警处理,并通过搜索引擎提交死链、举报非法页面,减少用户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