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被劫持后,用户访问网站时可能被强制跳转到恶意页面,或出现域名解析失败、网速变慢等问题。立即更换设备DNS为公共可信服务器,清除本地DNS缓存,并检查路由器配置是否被篡改,必要时重置路由器以恢复默认设置,跟着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下。
一、DNS被劫持的快速解决方法
当发现DNS被劫持时,可采取以下快速解决措施:
更换DNS服务器:
手动将设备DNS服务器地址更改为公共、可信赖的DNS。此方法通过绕过被篡改的DNS服务器,直接获取正确解析结果,适用于多数劫持场景。
清除DNS缓存:
Windows系统: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ipconfig /flushdns,强制清除本地缓存的错误DNS记录。
Mac系统:在终端中输入sudo killall -HUP mDNSResponder,重启DNS服务以更新缓存。
此步骤可消除因缓存污染导致的持续劫持问题。
检查网络配置与恶意软件:
禁用不必要的网络服务,避免其篡改DNS设置。
使用防病毒软件全面扫描设备,清除可能植入恶意代码的程序,防止DNS设置被动态修改。
重置路由器:
若怀疑路由器DNS被篡改,将其恢复出厂设置,清除所有自定义配置,包括潜在恶意DNS设置。重置后需重新配置网络参数。
联系服务提供商:
若上述方法无效,可能是ISP或DNS服务提供商的问题。联系其售后支持,报告劫持事件,请求协助恢复正确DNS解析或清除缓存。

二、DNS被劫持的危害
网站访问异常:
用户输入正确域名后,可能被重定向至恶意网站,导致无法访问目标网站或误入钓鱼陷阱。
流量与经济损失:
域名持有者:流量被引导至恶意IP,导致用户流失、广告收入减少,甚至因恶意IP的违法经营承担法律风险。
企业用户:内部网络DNS解析错误可能泄露敏感信息,影响业务连续性。
安全风险升级:
用户隐私泄露:恶意网站可能窃取账号密码、支付信息等敏感数据,用于诈骗或非法交易。
设备安全威胁:访问含恶意代码的网站可能导致设备被植入木马、勒索软件,进一步扩大攻击面。
网络性能下降:
DNS解析错误可能导致连接超时、网速变慢,甚至无法上网,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三、DNS劫持与隐私泄露的关联
DNS劫持会直接导致隐私泄露,具体表现为:
通信数据截获:
攻击者通过篡改DNS解析,将用户请求导向恶意服务器,可截取用户与网站之间的通信数据,进而分析用户行为或实施精准诈骗。
恶意代码植入:
用户被重定向至含恶意代码的网站后,设备可能被植入木马、键盘记录器等,持续收集个人信息,甚至控制设备进行进一步攻击。
中间人攻击:
在DNS劫持基础上,攻击者可结合ARP欺骗、SSL剥离等技术,伪造合法网站证书,窃取加密通信中的敏感数据,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DNS劫持不仅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访问目标网站,还可能引发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攻击者可通过伪造页面窃取账号密码、支付信息,或植入恶意软件监控用户行为。企业网络遭劫持可能泄露内部数据,影响业务安全。建议定期更新设备系统、使用DNS加密协议,并部署安全防护软件,降低被劫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