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扫描是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远程或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行为。漏洞扫描作为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能主动出击,对目标系统展开全面“体检”。它借助专业工具,模拟攻击者行为,检测系统、网络及应用中存在的安全漏洞,提前发现潜在风险,为后续的安全防护筑牢根基,避免遭受恶意攻击。
一、漏洞扫描的分类
依据扫描执行方式:主要分为针对网络的扫描器、针对主机的扫描器、针对数据库的扫描器。基于网络的扫描器通过网络扫描远程计算机中的漏洞,价格相对便宜,操作中无需涉及目标系统管理员,检测时无需在目标系统上安装东西,维护简便;基于主机的扫描器则在目标系统上安装代理或服务,能访问所有文件与进程,可扫描到更多漏洞。
依据扫描主动性:分为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主动扫描通过发送特定数据包或请求到目标系统,模拟攻击者行为发现漏洞,如端口扫描、服务扫描、脆弱性扫描、深度包检测、模糊测试等;被动扫描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行为识别安全问题,如流量分析、日志分析、漏洞数据库监控等。
二、漏洞扫描的功能
漏洞扫描:是核心功能,通过自动化扫描网络中的漏洞,发现系统、应用程序中的安全漏洞,为管理员提供及时的安全威胁预警。
漏洞分析:对扫描得到的漏洞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漏洞的危害等级,并给出漏洞修复建议。
漏洞修复:对扫描得到的漏洞进行自动化修复,或提供修复建议和操作指导,帮助管理员及时修复漏洞,保障系统安全。
漏洞报告:生成漏洞扫描报告,详细记录扫描的结果、漏洞的类型、危害等级、修复建议等信息,为管理员提供全面的安全评估和决策支持。
安全评估:对系统、应用程序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帮助管理员了解系统的安全状况,为系统安全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三、漏洞扫描的场景
企业信息化安全建设:对于现代企业,信息及数据是最重要的资产,防范信息安全风险是关键。漏洞扫描可帮助企业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及时修复,保障企业信息安全。
应用程序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漏洞扫描能帮助开发人员发现程序中存在的漏洞并提供解决方案,及时修复漏洞,提高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管理:帮助网络管理员发现网络中存在的漏洞并提供解决方案,及时修复漏洞,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个人用户安全防护:帮助个人用户检测设备中存在的漏洞并提供解决方案,有效保障个人用户的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事故后的分析调查:通过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分析确定网络被攻击的漏洞所在,帮助弥补漏洞,尽可能多地提供资料方便调查攻击的来源。
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前的准备:帮助用户及时找出网络中存在的隐患和漏洞,及时弥补漏洞。
公安、保密部门组织的安全性检查:网络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能够积极配合公安、保密部门组织的安全性检查。
四、漏洞扫描的工具
Nessus:是目前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系统漏洞扫描与分析软件,有免费试用版和付费版,总共有超过75000个机构使用它作为扫描该机构电脑系统的软件。
OpenVAS:是开放式漏洞评估系统,其核心部分是一个服务器,包括一套网络漏洞测试程序,可以检测远程系统和应用程序中的安全问题。所有的OpenVAS软件都是免费的,而且还采用了Nessus较早版本的一些开放插件。
Acunetix Web Vulnerability Scanner(简称AWVS):是一款知名的网络漏洞扫描工具,它通过网络爬虫测试网站安全,检测流行安全漏洞。
w3af:是一个Web应用程序攻击和检查框架,该项目已超过130个插件,其中包括检查网站爬虫、SQL注入、跨站、本地文件包含、远程文件包含等。
OWASP Zed攻击代理(ZAP):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免费安全审计工具之一,由数百名国际志愿者积极维护,它可以帮助用户在开发和测试应用程序时自动查找Web应用程序中的安全漏洞。
五、如何进行漏洞扫描?
1.扫描前准备
在执行服务器漏洞扫描任务前,务必做好全面准备。要检查服务器的运行状况,若服务器未配置为开机自动启动服务,则需手动启动。某些系统需输入特定指令以启动服务。还要确认系统已完成更新摘要,否则可能引发错误,进而干扰扫描任务的正常进行。
2.选择工具
市面上有多种用于检测服务器漏洞的软件。各类工具各具特色,各有长短,挑选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估。
3.扫描方式抉择
您可以选择不同的扫描模式进行操作。Base基础扫描以其快速的速度著称,而Full and Fast全面快速扫描则运行得稍慢一些。在资产扫描方面,有Discovery、Host Discovery和System Discovery三种方式,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4.特定场景扫描
在特定情境下,扫描任务同样不可小觑。我们必须从网关设备开始,对IP资源进行计数,并且根据设备种类进行归类。然后,对网络设备以及操作系统等不同实体进行扫描操作。
5.扫描后处理
扫描完毕后,我们必须对所获数据做深入剖析。剖析时,若察觉到问题,必须立刻制定修复措施,以确保迅速消除可能的安全隐患。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我们可以依据技术手册或专业指南寻找修复方案。我们还能从分析结果中总结经验,为下次扫描提供更有效的借鉴。
漏洞扫描并非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技术发展和攻击手段更新,新漏洞会不断涌现。需定期开展扫描,及时掌握系统安全状况。对扫描结果要深入分析、妥善处理,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让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持续运行,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