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售前三七 | 本文章发表于:2025-07-20 阅读数:642
在网络管理中,IP 子网划分是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升网络性能的关键操作。很多人面对子网划分常常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清晰的步骤和生动的实例,为你详细讲解 IP 子网划分的方法。无论你是网络初学者,还是希望进一步提升网络管理能力的从业者,都能轻松掌握子网划分技巧,让网络规划不再复杂。
一、子网划分基础概念
IP 子网划分,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大的网络分割成多个小的网络。我们日常使用的 IP 地址分为网络位和主机位,子网划分就是通过借用主机位的部分位数,来创建更多的子网。例如,一个标准的 C 类 IP 地址,默认网络位占 24 位,主机位占 8 位。通过子网划分,我们可以调整网络位和主机位的位数,从而得到不同规模的子网。理解网络位、主机位以及子网掩码的概念,是进行子网划分的基础。
二、确定划分需求
在进行 IP 子网划分前,需要明确划分需求。首先要确定需要划分的子网数量,比如一个企业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需要独立的网络,就需要根据部门数量确定子网数。其次,要确定每个子网所需的主机数量,像财务部可能只有 10 台主机,而研发部可能有 50 台主机,不同的主机数量需求影响子网划分方案。只有明确这些需求,才能制定出合适的子网划分策略。
三、计算子网掩码
根据子网数量和主机数量,我们来计算子网掩码:
以将一个 C 类网络(192.168.1.0/24)划分为 4 个子网为例,
因为 2² = 4,所以需要借用 2 位主机位来表示子网。
原本的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0,转换为二进制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借用 2 位后,新的子网掩码二进制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转换为十进制就是 255.255.255.192,即 / 26。
通过这种计算方式,就能得到符合需求的子网掩码。
四、划分子网地址
1、划分:确定子网掩码后,开始划分子网地址。
以 192.168.1.0/24 划分为 4 个子网为例,
第一个子网的网络地址是 192.168.1.0,
广播地址是 192.168.1.63,
可用主机地址范围是 192.168.1.1 - 192.168.1.62;
第二个子网网络地址是 192.168.1.64,
广播地址是 192.168.1.127,
可用主机地址范围是 192.168.1.65 - 192.168.1.126,以此类推。
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是子网中最小的地址,广播地址是最大的地址,这两个地址不能分配给主机使用。
2、验证:完成子网划分后,需要验证划分结果是否正确。可以使用ipconfig(Windows 系统)或ifconfig(Linux 系统)命令查看网络配置,检查 IP 地址、子网掩码是否符合划分方案。也可以通过在不同子网的主机间进行 ping 测试,验证网络连通性。如果网络配置正确且能正常通信,说明子网划分成功;若出现问题,则需要检查子网划分过程,重新调整方案。
IP 子网划分通过对 IP 地址的网络位和主机位进行调整,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从确定划分需求,到计算子网掩码、划分子网地址,再到验证结果,每个步骤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完整的子网划分流程。掌握子网划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网络管理效率,减少网络冲突,优化网络性能。
服务器集群搭建教程,集群服务器怎么部署?
服务器集群是一种通过将多台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共同处理用户请求和提供服务的架构。服务器集群要如何搭建呢?今天快快网络小编就详细跟大家介绍下关于服务器集群搭建教程。 服务器集群搭建教程 搭建服务器集群的步骤如下: 硬件准备。首先,根据集群规模配置相应的硬件,包括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网络节点。 集群配置和规划。确定集群的规模、角色(如NameNode、DataNode、ResourceManager等)和网络拓扑。 安装软件。安装Hadoop、Zookeeper、Java等软件,并选择合适的版本,例如CentOS操作系统。 基础环境配置。关闭防火墙,修改主机名,配置主机映射和时间同步,确保所有节点时间同步。 安装JDK。创建JDK的安装目录和软件包存放目录,并修改环境变量以便于识别和运行。 安装Zookeeper。下载并安装Zookeeper,配置系统环境变量,并标识节点。 安装Hadoop。修改Hadoop的配置文件(如hadoop-env.sh、yarn-env.sh),配置主要配置文件(如core-site.xml、hdfs-site.xml、yarn-site.xml、mapred-site.xml),并启动HDFS和YARN。 启动集群。首先启动Zookeeper,然后初始化NameNode,设置HA状态,最后启动HDFS和YARN,检查集群状态。 运行示例程序。例如,运行WordCount程序来测试集群。 问题处理。处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虚拟机无法上网、命令不可用、Hadoop格式化出错等。 本地Eclipse连接集群。安装必要的插件,配置log4j.properties文件,并执行Run on Hadoop来运行程序。 Eclipse连接Hadoop。通过Eclipse连接到Hadoop集群,进行开发和调试。 请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配置。 集群服务器怎么部署? 部署集群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确保服务器之间的硬件配置和性能相似,以便进行有效的配置和管理。同时,选择适用于集群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配置服务器网络。集群服务器需要通过高速网络连接,以确保数据在服务器之间的高速传输和通信。这包括设置IP地址,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安装集群管理软件。安装专业的集群管理软件,如OpenMPI、Slurm、Hadoop、Kubernetes、OpenStack等,以便于集群服务器之间的任务调度和管理。 部署应用程序。将需要运行的应用程序部署到集群中。 调试和优化集群。在完成集群的配置后,需要进行调试和优化,以确保服务器之间的协同工作和数据传输的高效性。 监控和维护。对集群进行监控和维护,包括检查节点状态、调整资源分配、处理异常情况和故障问题,确保集群服务的稳定性。 扩展和升级。随着业务的增长,需要不断扩展集群规模和升级硬件配置和软件版本。 以上就是服务器集群搭建教程,构建服务器集群需要考虑到所有节点之间能够互相连接和通信的问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做好服务器集群的搭建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器集群。
i9 10900K比9900K性能提升了多少?i9-10900K和i9-9900K区别有哪些呢?
十代酷睿i9-10900K采用了全新的Comet Lake架构,接口类型也更改为LGA1200,意味着不再支持上一代300系列主板,需要搭配全新400系列主板,最佳搭配是Z490主板,相对于Z390主板芯片组,Z490区别并不是很大,主要的变化在与PCIe 4.0通道、网络支持方面。i9-10900K相比i9-9900K在基础频率和加速频率分别高了0.1GHz、0.3GHz,并且三级缓存提升至20MB,相比i9-9900K多了4MB,而核心线程数量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由8核16线程升级为10核20线程,意味着在程序多开、生产力创作等用途更具备优势,不过TDP功耗也有所提升,达到了125W。而在制程工艺、内置核显、超频特性保持相同,提升最亮眼就是多线程性能。游戏实测,游戏设置为最高画质,分辨率为1920*1080(1080P),游戏选了《巫师三》、《古墓丽影:暗影》、《孤岛惊魂5》、《刺客信条:奥德赛》、《GTA5》、《绝地求生》,来看看具体的测试成绩吧。i9-9900K是上一代最强的游戏CPU之一,而十代酷睿i9-10900K推出之后,i9-10900K可以完全替代最强游戏CPU的称号,i9-10900K相比i9-9900K在单核性能虽然不是太多,大概领先了5%左右,不过多线程性能至少提升了30%左右,综合性能提升还是十分明显的快快网络水冷I9-9900K、水冷I9-10900K 加小米QQ:177803625详聊 官网:https://www.kkidc.com/ 电话:17605054866
NAT 怎么让多设备上网?从原理到设置,手把手教你搞懂和排查
NAT(网络地址转换)是家庭和企业网络里 “隐形功臣”,能让多台设备共用一个公网 IP 上网。本文从基础概念、工作原理到路由器设置、常见问题,用简单语言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带大家快速搞懂 NAT。内容全是实用教程,没有复杂术语,看完就能明白 “家里手机、电脑同时上网靠的是什么”,还能动手解决简单的 NAT 问题。NAT(网络地址转换)是让多设备共用网络的核心技术,日常上网都离不开它。一、什么是 NAT?NAT 全称 “网络地址转换”,简单说就是给设备 “换地址” 的技术。家里的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都有一个 “内网 IP”(比如 192.168.1.100),相当于 “家里的房间号”;而运营商给的 “公网 IP”(比如 220.181.xxx.xxx),相当于 “小区门牌号”。NAT 的作用就像小区快递柜:快递员(互联网数据)只知道 “小区门牌号”(公网 IP),NAT 就像快递柜管理员,收到快递后,会根据 “房间号”(内网 IP)把数据送到对应的设备手里。二、NAT 为什么很重要?公网 IP 数量有限,运营商很难给每个设备分配一个。NAT 让家里所有设备共用一个公网 IP,节省资源。它还像 “防火墙”,公网只能看到 NAT 设备(比如路由器)的公网 IP,看不到内网设备的具体地址,减少被攻击的风险。三、NAT 怎么工作的?NAT 工作分 3 步,像寄信:内网发请求:手机想刷视频,用内网 IP(比如 192.168.1.101)发数据,带着 “我要访问某视频服务器” 的信息。转换地址:路由器(NAT 设备)收到请求,把内网 IP 换成公网 IP,同时记下来 “192.168.1.101 对应公网 IP 的某个端口”(类似给信件盖个 “中转戳”)。返回数据:视频服务器把数据发给公网 IP,路由器根据 “中转戳”,把数据转交给对应的手机。四、路由器里怎么设 NAT?一般路由器默认开启 NAT,无需手动设置。若需要检查或调整,步骤如下:手机或电脑连路由器(有线、无线均可)。打开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管理地址(常见 192.168.0.1 或路由器底部标注的地址)。输入管理员账号密码(默认多为 admin,路由器底部有写)。找 “高级设置”→“网络设置”,找到 “NAT 设置” 选项(不同品牌位置可能不同,多在 “WAN 口设置” 附近)。确保 “NAT 功能” 处于 “开启” 状态,保存即可。五、NAT 常见问题怎么解决?设备上不了网:先查路由器 NAT 是否开启(按上面步骤检查)。若开启仍不行,重启路由器,让 NAT 重新分配地址。部分 APP 用不了:比如游戏、视频会议提示 “NAT 类型受限”,可登录路由器管理页,找 “NAT 类型” 设置,切换为 “全锥型”(兼容性更好,不同品牌名称可能不同,比如 “开放型”)。NAT 是多设备共用网络的 “幕后推手”,不用复杂设置就能自动工作。从 “给设备换地址” 的原理到路由器里的简单操作,核心就是让数据在内外网间 “走对路”。日常遇到上网问题,不妨先检查 NAT 状态,多数小问题都能靠重启或调整类型解决。快快网络始终聚焦实用网络技术,帮大家轻松搞定上网难题,让多设备联网更顺畅。
阅读数:1316 | 2025-07-11 15:00:00
阅读数:1194 | 2025-06-12 16:30:00
阅读数:1176 | 2025-06-20 16:30:00
阅读数:1150 | 2025-06-27 16:30:00
阅读数:1083 | 2025-06-23 16:30:00
阅读数:950 | 2025-06-13 16:30:00
阅读数:930 | 2025-06-19 16:30:00
阅读数:911 | 2025-06-10 16:30:00
阅读数:1316 | 2025-07-11 15:00:00
阅读数:1194 | 2025-06-12 16:30:00
阅读数:1176 | 2025-06-20 16:30:00
阅读数:1150 | 2025-06-27 16:30:00
阅读数:1083 | 2025-06-23 16:30:00
阅读数:950 | 2025-06-13 16:30:00
阅读数:930 | 2025-06-19 16:30:00
阅读数:911 | 2025-06-10 16:30:00
发布者:售前三七 | 本文章发表于:2025-07-20
在网络管理中,IP 子网划分是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升网络性能的关键操作。很多人面对子网划分常常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清晰的步骤和生动的实例,为你详细讲解 IP 子网划分的方法。无论你是网络初学者,还是希望进一步提升网络管理能力的从业者,都能轻松掌握子网划分技巧,让网络规划不再复杂。
一、子网划分基础概念
IP 子网划分,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大的网络分割成多个小的网络。我们日常使用的 IP 地址分为网络位和主机位,子网划分就是通过借用主机位的部分位数,来创建更多的子网。例如,一个标准的 C 类 IP 地址,默认网络位占 24 位,主机位占 8 位。通过子网划分,我们可以调整网络位和主机位的位数,从而得到不同规模的子网。理解网络位、主机位以及子网掩码的概念,是进行子网划分的基础。
二、确定划分需求
在进行 IP 子网划分前,需要明确划分需求。首先要确定需要划分的子网数量,比如一个企业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需要独立的网络,就需要根据部门数量确定子网数。其次,要确定每个子网所需的主机数量,像财务部可能只有 10 台主机,而研发部可能有 50 台主机,不同的主机数量需求影响子网划分方案。只有明确这些需求,才能制定出合适的子网划分策略。
三、计算子网掩码
根据子网数量和主机数量,我们来计算子网掩码:
以将一个 C 类网络(192.168.1.0/24)划分为 4 个子网为例,
因为 2² = 4,所以需要借用 2 位主机位来表示子网。
原本的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0,转换为二进制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借用 2 位后,新的子网掩码二进制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转换为十进制就是 255.255.255.192,即 / 26。
通过这种计算方式,就能得到符合需求的子网掩码。
四、划分子网地址
1、划分:确定子网掩码后,开始划分子网地址。
以 192.168.1.0/24 划分为 4 个子网为例,
第一个子网的网络地址是 192.168.1.0,
广播地址是 192.168.1.63,
可用主机地址范围是 192.168.1.1 - 192.168.1.62;
第二个子网网络地址是 192.168.1.64,
广播地址是 192.168.1.127,
可用主机地址范围是 192.168.1.65 - 192.168.1.126,以此类推。
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是子网中最小的地址,广播地址是最大的地址,这两个地址不能分配给主机使用。
2、验证:完成子网划分后,需要验证划分结果是否正确。可以使用ipconfig(Windows 系统)或ifconfig(Linux 系统)命令查看网络配置,检查 IP 地址、子网掩码是否符合划分方案。也可以通过在不同子网的主机间进行 ping 测试,验证网络连通性。如果网络配置正确且能正常通信,说明子网划分成功;若出现问题,则需要检查子网划分过程,重新调整方案。
IP 子网划分通过对 IP 地址的网络位和主机位进行调整,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从确定划分需求,到计算子网掩码、划分子网地址,再到验证结果,每个步骤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完整的子网划分流程。掌握子网划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网络管理效率,减少网络冲突,优化网络性能。
服务器集群搭建教程,集群服务器怎么部署?
服务器集群是一种通过将多台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共同处理用户请求和提供服务的架构。服务器集群要如何搭建呢?今天快快网络小编就详细跟大家介绍下关于服务器集群搭建教程。 服务器集群搭建教程 搭建服务器集群的步骤如下: 硬件准备。首先,根据集群规模配置相应的硬件,包括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网络节点。 集群配置和规划。确定集群的规模、角色(如NameNode、DataNode、ResourceManager等)和网络拓扑。 安装软件。安装Hadoop、Zookeeper、Java等软件,并选择合适的版本,例如CentOS操作系统。 基础环境配置。关闭防火墙,修改主机名,配置主机映射和时间同步,确保所有节点时间同步。 安装JDK。创建JDK的安装目录和软件包存放目录,并修改环境变量以便于识别和运行。 安装Zookeeper。下载并安装Zookeeper,配置系统环境变量,并标识节点。 安装Hadoop。修改Hadoop的配置文件(如hadoop-env.sh、yarn-env.sh),配置主要配置文件(如core-site.xml、hdfs-site.xml、yarn-site.xml、mapred-site.xml),并启动HDFS和YARN。 启动集群。首先启动Zookeeper,然后初始化NameNode,设置HA状态,最后启动HDFS和YARN,检查集群状态。 运行示例程序。例如,运行WordCount程序来测试集群。 问题处理。处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虚拟机无法上网、命令不可用、Hadoop格式化出错等。 本地Eclipse连接集群。安装必要的插件,配置log4j.properties文件,并执行Run on Hadoop来运行程序。 Eclipse连接Hadoop。通过Eclipse连接到Hadoop集群,进行开发和调试。 请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配置。 集群服务器怎么部署? 部署集群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确保服务器之间的硬件配置和性能相似,以便进行有效的配置和管理。同时,选择适用于集群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配置服务器网络。集群服务器需要通过高速网络连接,以确保数据在服务器之间的高速传输和通信。这包括设置IP地址,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安装集群管理软件。安装专业的集群管理软件,如OpenMPI、Slurm、Hadoop、Kubernetes、OpenStack等,以便于集群服务器之间的任务调度和管理。 部署应用程序。将需要运行的应用程序部署到集群中。 调试和优化集群。在完成集群的配置后,需要进行调试和优化,以确保服务器之间的协同工作和数据传输的高效性。 监控和维护。对集群进行监控和维护,包括检查节点状态、调整资源分配、处理异常情况和故障问题,确保集群服务的稳定性。 扩展和升级。随着业务的增长,需要不断扩展集群规模和升级硬件配置和软件版本。 以上就是服务器集群搭建教程,构建服务器集群需要考虑到所有节点之间能够互相连接和通信的问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做好服务器集群的搭建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器集群。
i9 10900K比9900K性能提升了多少?i9-10900K和i9-9900K区别有哪些呢?
十代酷睿i9-10900K采用了全新的Comet Lake架构,接口类型也更改为LGA1200,意味着不再支持上一代300系列主板,需要搭配全新400系列主板,最佳搭配是Z490主板,相对于Z390主板芯片组,Z490区别并不是很大,主要的变化在与PCIe 4.0通道、网络支持方面。i9-10900K相比i9-9900K在基础频率和加速频率分别高了0.1GHz、0.3GHz,并且三级缓存提升至20MB,相比i9-9900K多了4MB,而核心线程数量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由8核16线程升级为10核20线程,意味着在程序多开、生产力创作等用途更具备优势,不过TDP功耗也有所提升,达到了125W。而在制程工艺、内置核显、超频特性保持相同,提升最亮眼就是多线程性能。游戏实测,游戏设置为最高画质,分辨率为1920*1080(1080P),游戏选了《巫师三》、《古墓丽影:暗影》、《孤岛惊魂5》、《刺客信条:奥德赛》、《GTA5》、《绝地求生》,来看看具体的测试成绩吧。i9-9900K是上一代最强的游戏CPU之一,而十代酷睿i9-10900K推出之后,i9-10900K可以完全替代最强游戏CPU的称号,i9-10900K相比i9-9900K在单核性能虽然不是太多,大概领先了5%左右,不过多线程性能至少提升了30%左右,综合性能提升还是十分明显的快快网络水冷I9-9900K、水冷I9-10900K 加小米QQ:177803625详聊 官网:https://www.kkidc.com/ 电话:17605054866
NAT 怎么让多设备上网?从原理到设置,手把手教你搞懂和排查
NAT(网络地址转换)是家庭和企业网络里 “隐形功臣”,能让多台设备共用一个公网 IP 上网。本文从基础概念、工作原理到路由器设置、常见问题,用简单语言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带大家快速搞懂 NAT。内容全是实用教程,没有复杂术语,看完就能明白 “家里手机、电脑同时上网靠的是什么”,还能动手解决简单的 NAT 问题。NAT(网络地址转换)是让多设备共用网络的核心技术,日常上网都离不开它。一、什么是 NAT?NAT 全称 “网络地址转换”,简单说就是给设备 “换地址” 的技术。家里的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都有一个 “内网 IP”(比如 192.168.1.100),相当于 “家里的房间号”;而运营商给的 “公网 IP”(比如 220.181.xxx.xxx),相当于 “小区门牌号”。NAT 的作用就像小区快递柜:快递员(互联网数据)只知道 “小区门牌号”(公网 IP),NAT 就像快递柜管理员,收到快递后,会根据 “房间号”(内网 IP)把数据送到对应的设备手里。二、NAT 为什么很重要?公网 IP 数量有限,运营商很难给每个设备分配一个。NAT 让家里所有设备共用一个公网 IP,节省资源。它还像 “防火墙”,公网只能看到 NAT 设备(比如路由器)的公网 IP,看不到内网设备的具体地址,减少被攻击的风险。三、NAT 怎么工作的?NAT 工作分 3 步,像寄信:内网发请求:手机想刷视频,用内网 IP(比如 192.168.1.101)发数据,带着 “我要访问某视频服务器” 的信息。转换地址:路由器(NAT 设备)收到请求,把内网 IP 换成公网 IP,同时记下来 “192.168.1.101 对应公网 IP 的某个端口”(类似给信件盖个 “中转戳”)。返回数据:视频服务器把数据发给公网 IP,路由器根据 “中转戳”,把数据转交给对应的手机。四、路由器里怎么设 NAT?一般路由器默认开启 NAT,无需手动设置。若需要检查或调整,步骤如下:手机或电脑连路由器(有线、无线均可)。打开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管理地址(常见 192.168.0.1 或路由器底部标注的地址)。输入管理员账号密码(默认多为 admin,路由器底部有写)。找 “高级设置”→“网络设置”,找到 “NAT 设置” 选项(不同品牌位置可能不同,多在 “WAN 口设置” 附近)。确保 “NAT 功能” 处于 “开启” 状态,保存即可。五、NAT 常见问题怎么解决?设备上不了网:先查路由器 NAT 是否开启(按上面步骤检查)。若开启仍不行,重启路由器,让 NAT 重新分配地址。部分 APP 用不了:比如游戏、视频会议提示 “NAT 类型受限”,可登录路由器管理页,找 “NAT 类型” 设置,切换为 “全锥型”(兼容性更好,不同品牌名称可能不同,比如 “开放型”)。NAT 是多设备共用网络的 “幕后推手”,不用复杂设置就能自动工作。从 “给设备换地址” 的原理到路由器里的简单操作,核心就是让数据在内外网间 “走对路”。日常遇到上网问题,不妨先检查 NAT 状态,多数小问题都能靠重启或调整类型解决。快快网络始终聚焦实用网络技术,帮大家轻松搞定上网难题,让多设备联网更顺畅。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