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售前糖糖 | 本文章发表于:2021-09-30 阅读数:3275
快快网络是一家IDC安全管理服务商,有很多的高防产品从防御50G-1T,线路从单线电信、三线、双线、BGP。机房的也有很多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扬州省清洗高防服务器。这个机房稳定、防御高、全国骨干机房。
江苏省BGP清洗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建立五层清洗模型,识别攻击模型直接在源头清洗,将使客户业务摆脱被攻击状态,以下是可选择的防御和配置:

快快网络所有服务器还配备安全组:可自主控制服务器内的入流量和出流量、独家天擎云防:实现防御、带宽的透明监控、快卫士安全防护软件:让黑客无所遁形等。
了解更多专线服务器,联系糖糖QQ177803620或者 点击右边导航栏找我哦
服务器虚拟化是什么?
简单来说,服务器虚拟化是一种将物理服务器资源抽象成多个虚拟服务器(也称为虚拟机,VM)的技术。通过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虚拟化软件(也称为虚拟机监控器,VMM),可以创建多个相互隔离且独立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虚拟机。这就好比一座大厦,原本只能容纳一家企业,经过巧妙的空间划分和改造,变成了多个独立的办公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和运作方式,却共享着大厦的基础资源,如水电、电梯等 。服务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服务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主要有全虚拟化、半虚拟化和硬件辅助虚拟化,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技术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一)全虚拟化全虚拟化是最常见的虚拟化方式之一,其原理是通过虚拟机监控器(Hypervisor)在硬件和虚拟机之间创建一个完全虚拟化的层。Hypervisor 会对物理服务器的硬件资源进行抽象,为每个虚拟机提供一套完整的虚拟硬件,包括虚拟 CPU、虚拟内存、虚拟硬盘和虚拟网卡等 。虚拟机中的操作系统运行在这个虚拟硬件之上,就如同运行在真实的物理服务器上一样,完全感知不到自己运行在虚拟化环境中,因此无需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修改。以 VMware Workstation 这款广泛使用的桌面虚拟化软件为例,它就是基于全虚拟化技术实现的。用户可以在 Windows 或 Linux 主机上轻松创建多个不同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如 Windows Server、Ubuntu、CentOS 等 。VMware Workstation 的优势在于其出色的兼容性,几乎可以运行任何主流操作系统,无论是旧版本的 Windows XP,还是最新的 Windows 11,亦或是各种 Linux 发行版。同时,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比如快照功能,用户可以随时保存虚拟机的状态,在需要时快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对于开发测试和系统备份非常有用;还有虚拟网络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搭建各种复杂的网络拓扑,满足不同的网络实验和应用需求。然而,全虚拟化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 Hypervisor 需要对硬件访问进行大量的模拟和转换,会引入一定的性能开销,尤其是在 I/O 操作频繁的场景下,性能损失可能较为明显 。(二)半虚拟化半虚拟化则采用了另一种思路,它需要对虚拟机中的操作系统进行修改,使其能够意识到自己运行在虚拟化环境中,并通过专门设计的接口与 Hypervisor 进行直接通信 。这种方式下,操作系统不再需要通过模拟硬件来与底层交互,而是直接调用 Hypervisor 提供的特殊指令集,从而降低了运行开销,提高了性能。Xen 是半虚拟化技术的典型代表,它最初由剑桥大学开发,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 。在 Xen 环境中,运行在虚拟机上的 Linux 操作系统需要经过一定的修改,添加半虚拟化驱动程序,这些驱动程序能够与 Xen Hypervisor 协同工作,实现高效的资源访问和管理。例如,在网络 I/O 方面,半虚拟化驱动可以直接与 Hypervisor 进行通信,避免了传统全虚拟化中复杂的网络设备模拟过程,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性能 。半虚拟化的优点显而易见,由于操作系统与 Hypervisor 之间的紧密协作,性能损耗较小,能够更接近物理机的性能表现。不过,它的局限性也很突出,由于需要修改操作系统内核,这使得半虚拟化对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有一定限制,对于一些无法修改内核的闭源操作系统(如 Windows 的某些版本),半虚拟化技术就难以应用 。(三)硬件辅助虚拟化硬件辅助虚拟化是随着 CPU 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虚拟化方式,它借助 CPU 提供的特殊硬件指令集来支持虚拟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虚拟化的性能和效率 。在早期的虚拟化技术中,虚拟化软件需要通过复杂的二进制翻译等技术来模拟硬件行为,这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性能瓶颈。而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得 CPU 能够直接参与到虚拟化过程中,分担了虚拟化软件的部分工作。Intel 的 VT - x 和 AMD 的 AMD - V 技术是硬件辅助虚拟化的典型代表。以 Intel VT - x 技术为例,它为虚拟化提供了新的 CPU 运行模式和指令,使得虚拟机监控器(VMM)能够更高效地管理虚拟机的运行。在这种模式下,VMM 可以直接利用硬件提供的功能来实现虚拟机的创建、切换和资源分配等操作,减少了软件模拟的开销 。例如,在内存管理方面,VT - x 技术引入了扩展页表(EPT),使得虚拟机在访问内存时能够直接进行地址转换,而无需像传统全虚拟化那样经过多次复杂的地址映射,从而显著提高了内存访问效率 。硬件辅助虚拟化的优势非常明显,它大大提升了虚拟化的性能,使得虚拟机的运行更加接近物理机的性能水平;同时,由于硬件直接参与虚拟化,降低了 VMM 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这种虚拟化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高度依赖硬件的支持,如果服务器的 CPU 不支持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就无法享受到这些优势 。服务器虚拟化的特点剖析(一)资源抽象服务器虚拟化的核心特性之一便是资源抽象,它就像是一位神奇的 “资源魔法师”,将物理服务器中的 CPU、内存、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资源,通过虚拟化软件(Hypervisor)转化为一个个可以灵活调配的虚拟资源池 。以一个数据中心为例,假设拥有一台配置强大的物理服务器,其配备了多个高性能 CPU 核心、大容量内存以及高速存储设备 。在传统模式下,这些资源可能被单一的应用程序独占,即便该应用在某些时段对资源的需求较低,其他应用也无法利用这些空闲资源,导致资源浪费。但借助服务器虚拟化技术,Hypervisor 会对这台物理服务器的硬件资源进行抽象处理,将 CPU 核心虚拟化为多个虚拟 CPU(vCPU),内存虚拟化为虚拟内存块,存储虚拟化为虚拟磁盘,网络则虚拟化为虚拟网卡 。这些虚拟资源可以根据不同虚拟机的需求,像搭积木一样被灵活组合和分配。例如,在一个企业的数据中心里,通过资源抽象和动态分配,原本只能支持一个大型业务系统运行的物理服务器,现在可以同时为企业的财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OA)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而且每个系统都能根据自身业务量的波动,动态获取所需的计算资源,大大提高了硬件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二)隔离性强虚拟机之间的隔离性是服务器虚拟化的又一重要特点,它为每个虚拟机营造了一个独立且安全的 “小世界” 。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的多个虚拟机,虽然共享底层的硬件资源,但它们在逻辑层面上是完全隔离的,就如同住在同一栋大楼里的不同住户,彼此之间拥有独立的空间,互不干扰 。这种隔离性主要通过 Hypervisor 来实现,Hypervisor 会严格监控和管理每个虚拟机对硬件资源的访问,确保一个虚拟机的操作不会影响到其他虚拟机的正常运行 。比如,当一个虚拟机中的应用程序出现内存泄漏或遭受恶意攻击时,其影响范围会被限制在该虚拟机内部,不会蔓延到其他虚拟机,从而保障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金融行业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虚拟化的隔离性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网上银行系统以及内部管理系统等,都可以分别运行在不同的虚拟机上,即使某个系统受到黑客攻击或出现软件故障,其他系统依然能够稳定运行,确保金融业务的连续性和客户数据的安全 。(三)灵活性高服务器虚拟化赋予了企业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就像为企业的 IT 基础设施安装了一套 “智能可变引擎” 。借助虚拟化技术,企业可以根据业务的实时需求,轻松创建、删除和迁移虚拟机 。在业务高峰期,企业可以快速创建新的虚拟机,并为其分配足够的计算资源,以应对突然增加的业务负载;而在业务低谷期,又可以将闲置的虚拟机删除,释放资源,降低成本 。同时,虚拟机的迁移功能也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当物理服务器需要进行维护或升级时,管理员可以通过实时迁移技术,将运行在其上的虚拟机无缝迁移到其他物理服务器上,整个过程中业务几乎不会中断 。以电商企业为例,在 “双 11”“618” 等购物狂欢节期间,电商平台的访问量会呈爆发式增长 。此时,企业可以利用服务器虚拟化的灵活性,提前创建大量的虚拟机,并动态调整资源分配,确保电商平台能够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流畅的购物体验 。而在活动结束后,又可以及时删除多余的虚拟机,节省资源和成本 。尽管服务器虚拟化面临性能、安全、管理复杂性和软件许可等诸多挑战,但通过采用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启用专业安全工具、使用自动化运维工具以及明确软件许可政策等应对策略,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缓解 。展望未来,服务器虚拟化将与云原生技术深度融合,更好地支持边缘计算,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智能管理,利用新型硬件提升性能,并与零信任安全模型结合以增强安全性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将持续创新和发展,为企业和社会的数字化进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成为推动信息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
弹性云服务器的动态伸缩和弹性计算有什么区别
弹性云服务器的动态伸缩和弹性计算在概念上有所关联,但具体侧重点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弹性云服务器的动态伸缩主要指的是根据应用需求的变化,灵活调配云服务实例数量,以确保系统高效运行并具备高度可靠性。它涉及到提升单个云服务器性能的垂直扩容和增加实例规模以分散负载的水平扩容两大关键环节。这种动态伸缩的能力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动态调整服务器的规模,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弹性计算(Elastic Compute Service,简称ECS)则是一种云计算服务模型,它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服务器资源池化,提供用户按需获取和释放计算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其使用的计算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简而言之,动态伸缩更多地关注的是云服务器资源的实时调整和自动伸缩能力,而弹性计算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涵盖了云计算服务中按需获取和释放计算资源的整体能力。
如何防护 DNS 放大攻击
对于运行网站或服务的个人或公司来说,缓解选择并不多。这是因为,尽管个人或公司的服务器可能是攻击目标,但其并非容量耗尽攻击影响最大的地方。鉴于攻击所产生的大量流量,服务器周围的基础设施感受到影响。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或其他上游基础设施提供商可能无法处理传入流量而不堪重负。因此,ISP 可能会将向受害者 IP 地址发送的所有流量传送到一个黑洞路由,以保护自己并将目标站点下线。除了象 Cloudflare DDoS 防护这样的异地保护服务外,缓解策略大多是预防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减少开放 DNS 解析器的总数 DNS 放大攻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开放 DNS 解析器的访问权限。如果互联网上有配置不当的 DNS 解析器,那么攻击者只要找到这种 DNS 解析器就能加以利用。理想情况下,DNS 解析器应仅向源自受信任域名的设备提供服务。在基于反射的攻击中,开放 DNS 解析器将响应来自互联网任何位置的查询,因此有可能被利用。限制 DNS 解析器,使其仅响应来自受信任来源的查询,即可使服务器无法被用于任何类型的放大攻击。 源 IP 验证 —— 阻止欺骗性数据包离开网络 由于攻击者僵尸网络发送的 UDP 请求必须有一个伪造为受害者 IP 地址的源 IP 地址,对于基于 UDP 的放大攻击,降低其有效性的一个关键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拒绝带有伪造 IP 地址的所有内部流量。如果一个从网络内部发送的数据包带有一个看起来像来自网络外部的源地址,那么它就有可能是伪造数据包并可被丢弃。Cloudflare 强烈建议所有提供商实施入口过滤,并不时联系无意中参与了 DDoS 攻击的 ISP,帮助其了解自己的漏洞。
阅读数:12274 | 2022-03-24 15:31:17
阅读数:8163 | 2022-09-07 16:30:51
阅读数:7364 | 2024-01-23 11:11:11
阅读数:6143 | 2023-02-17 17:30:56
阅读数:5871 | 2023-04-04 14:03:18
阅读数:5610 | 2022-08-23 17:36:24
阅读数:5492 | 2021-06-03 17:31:05
阅读数:5120 | 2022-12-23 16:05:55
阅读数:12274 | 2022-03-24 15:31:17
阅读数:8163 | 2022-09-07 16:30:51
阅读数:7364 | 2024-01-23 11:11:11
阅读数:6143 | 2023-02-17 17:30:56
阅读数:5871 | 2023-04-04 14:03:18
阅读数:5610 | 2022-08-23 17:36:24
阅读数:5492 | 2021-06-03 17:31:05
阅读数:5120 | 2022-12-23 16:05:55
发布者:售前糖糖 | 本文章发表于:2021-09-30
快快网络是一家IDC安全管理服务商,有很多的高防产品从防御50G-1T,线路从单线电信、三线、双线、BGP。机房的也有很多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扬州省清洗高防服务器。这个机房稳定、防御高、全国骨干机房。
江苏省BGP清洗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建立五层清洗模型,识别攻击模型直接在源头清洗,将使客户业务摆脱被攻击状态,以下是可选择的防御和配置:

快快网络所有服务器还配备安全组:可自主控制服务器内的入流量和出流量、独家天擎云防:实现防御、带宽的透明监控、快卫士安全防护软件:让黑客无所遁形等。
了解更多专线服务器,联系糖糖QQ177803620或者 点击右边导航栏找我哦
服务器虚拟化是什么?
简单来说,服务器虚拟化是一种将物理服务器资源抽象成多个虚拟服务器(也称为虚拟机,VM)的技术。通过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虚拟化软件(也称为虚拟机监控器,VMM),可以创建多个相互隔离且独立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虚拟机。这就好比一座大厦,原本只能容纳一家企业,经过巧妙的空间划分和改造,变成了多个独立的办公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和运作方式,却共享着大厦的基础资源,如水电、电梯等 。服务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服务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主要有全虚拟化、半虚拟化和硬件辅助虚拟化,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技术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一)全虚拟化全虚拟化是最常见的虚拟化方式之一,其原理是通过虚拟机监控器(Hypervisor)在硬件和虚拟机之间创建一个完全虚拟化的层。Hypervisor 会对物理服务器的硬件资源进行抽象,为每个虚拟机提供一套完整的虚拟硬件,包括虚拟 CPU、虚拟内存、虚拟硬盘和虚拟网卡等 。虚拟机中的操作系统运行在这个虚拟硬件之上,就如同运行在真实的物理服务器上一样,完全感知不到自己运行在虚拟化环境中,因此无需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修改。以 VMware Workstation 这款广泛使用的桌面虚拟化软件为例,它就是基于全虚拟化技术实现的。用户可以在 Windows 或 Linux 主机上轻松创建多个不同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如 Windows Server、Ubuntu、CentOS 等 。VMware Workstation 的优势在于其出色的兼容性,几乎可以运行任何主流操作系统,无论是旧版本的 Windows XP,还是最新的 Windows 11,亦或是各种 Linux 发行版。同时,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比如快照功能,用户可以随时保存虚拟机的状态,在需要时快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对于开发测试和系统备份非常有用;还有虚拟网络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搭建各种复杂的网络拓扑,满足不同的网络实验和应用需求。然而,全虚拟化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 Hypervisor 需要对硬件访问进行大量的模拟和转换,会引入一定的性能开销,尤其是在 I/O 操作频繁的场景下,性能损失可能较为明显 。(二)半虚拟化半虚拟化则采用了另一种思路,它需要对虚拟机中的操作系统进行修改,使其能够意识到自己运行在虚拟化环境中,并通过专门设计的接口与 Hypervisor 进行直接通信 。这种方式下,操作系统不再需要通过模拟硬件来与底层交互,而是直接调用 Hypervisor 提供的特殊指令集,从而降低了运行开销,提高了性能。Xen 是半虚拟化技术的典型代表,它最初由剑桥大学开发,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 。在 Xen 环境中,运行在虚拟机上的 Linux 操作系统需要经过一定的修改,添加半虚拟化驱动程序,这些驱动程序能够与 Xen Hypervisor 协同工作,实现高效的资源访问和管理。例如,在网络 I/O 方面,半虚拟化驱动可以直接与 Hypervisor 进行通信,避免了传统全虚拟化中复杂的网络设备模拟过程,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性能 。半虚拟化的优点显而易见,由于操作系统与 Hypervisor 之间的紧密协作,性能损耗较小,能够更接近物理机的性能表现。不过,它的局限性也很突出,由于需要修改操作系统内核,这使得半虚拟化对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有一定限制,对于一些无法修改内核的闭源操作系统(如 Windows 的某些版本),半虚拟化技术就难以应用 。(三)硬件辅助虚拟化硬件辅助虚拟化是随着 CPU 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虚拟化方式,它借助 CPU 提供的特殊硬件指令集来支持虚拟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虚拟化的性能和效率 。在早期的虚拟化技术中,虚拟化软件需要通过复杂的二进制翻译等技术来模拟硬件行为,这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性能瓶颈。而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得 CPU 能够直接参与到虚拟化过程中,分担了虚拟化软件的部分工作。Intel 的 VT - x 和 AMD 的 AMD - V 技术是硬件辅助虚拟化的典型代表。以 Intel VT - x 技术为例,它为虚拟化提供了新的 CPU 运行模式和指令,使得虚拟机监控器(VMM)能够更高效地管理虚拟机的运行。在这种模式下,VMM 可以直接利用硬件提供的功能来实现虚拟机的创建、切换和资源分配等操作,减少了软件模拟的开销 。例如,在内存管理方面,VT - x 技术引入了扩展页表(EPT),使得虚拟机在访问内存时能够直接进行地址转换,而无需像传统全虚拟化那样经过多次复杂的地址映射,从而显著提高了内存访问效率 。硬件辅助虚拟化的优势非常明显,它大大提升了虚拟化的性能,使得虚拟机的运行更加接近物理机的性能水平;同时,由于硬件直接参与虚拟化,降低了 VMM 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这种虚拟化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高度依赖硬件的支持,如果服务器的 CPU 不支持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就无法享受到这些优势 。服务器虚拟化的特点剖析(一)资源抽象服务器虚拟化的核心特性之一便是资源抽象,它就像是一位神奇的 “资源魔法师”,将物理服务器中的 CPU、内存、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资源,通过虚拟化软件(Hypervisor)转化为一个个可以灵活调配的虚拟资源池 。以一个数据中心为例,假设拥有一台配置强大的物理服务器,其配备了多个高性能 CPU 核心、大容量内存以及高速存储设备 。在传统模式下,这些资源可能被单一的应用程序独占,即便该应用在某些时段对资源的需求较低,其他应用也无法利用这些空闲资源,导致资源浪费。但借助服务器虚拟化技术,Hypervisor 会对这台物理服务器的硬件资源进行抽象处理,将 CPU 核心虚拟化为多个虚拟 CPU(vCPU),内存虚拟化为虚拟内存块,存储虚拟化为虚拟磁盘,网络则虚拟化为虚拟网卡 。这些虚拟资源可以根据不同虚拟机的需求,像搭积木一样被灵活组合和分配。例如,在一个企业的数据中心里,通过资源抽象和动态分配,原本只能支持一个大型业务系统运行的物理服务器,现在可以同时为企业的财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OA)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而且每个系统都能根据自身业务量的波动,动态获取所需的计算资源,大大提高了硬件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二)隔离性强虚拟机之间的隔离性是服务器虚拟化的又一重要特点,它为每个虚拟机营造了一个独立且安全的 “小世界” 。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的多个虚拟机,虽然共享底层的硬件资源,但它们在逻辑层面上是完全隔离的,就如同住在同一栋大楼里的不同住户,彼此之间拥有独立的空间,互不干扰 。这种隔离性主要通过 Hypervisor 来实现,Hypervisor 会严格监控和管理每个虚拟机对硬件资源的访问,确保一个虚拟机的操作不会影响到其他虚拟机的正常运行 。比如,当一个虚拟机中的应用程序出现内存泄漏或遭受恶意攻击时,其影响范围会被限制在该虚拟机内部,不会蔓延到其他虚拟机,从而保障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金融行业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虚拟化的隔离性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网上银行系统以及内部管理系统等,都可以分别运行在不同的虚拟机上,即使某个系统受到黑客攻击或出现软件故障,其他系统依然能够稳定运行,确保金融业务的连续性和客户数据的安全 。(三)灵活性高服务器虚拟化赋予了企业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就像为企业的 IT 基础设施安装了一套 “智能可变引擎” 。借助虚拟化技术,企业可以根据业务的实时需求,轻松创建、删除和迁移虚拟机 。在业务高峰期,企业可以快速创建新的虚拟机,并为其分配足够的计算资源,以应对突然增加的业务负载;而在业务低谷期,又可以将闲置的虚拟机删除,释放资源,降低成本 。同时,虚拟机的迁移功能也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当物理服务器需要进行维护或升级时,管理员可以通过实时迁移技术,将运行在其上的虚拟机无缝迁移到其他物理服务器上,整个过程中业务几乎不会中断 。以电商企业为例,在 “双 11”“618” 等购物狂欢节期间,电商平台的访问量会呈爆发式增长 。此时,企业可以利用服务器虚拟化的灵活性,提前创建大量的虚拟机,并动态调整资源分配,确保电商平台能够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流畅的购物体验 。而在活动结束后,又可以及时删除多余的虚拟机,节省资源和成本 。尽管服务器虚拟化面临性能、安全、管理复杂性和软件许可等诸多挑战,但通过采用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启用专业安全工具、使用自动化运维工具以及明确软件许可政策等应对策略,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缓解 。展望未来,服务器虚拟化将与云原生技术深度融合,更好地支持边缘计算,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智能管理,利用新型硬件提升性能,并与零信任安全模型结合以增强安全性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将持续创新和发展,为企业和社会的数字化进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成为推动信息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
弹性云服务器的动态伸缩和弹性计算有什么区别
弹性云服务器的动态伸缩和弹性计算在概念上有所关联,但具体侧重点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弹性云服务器的动态伸缩主要指的是根据应用需求的变化,灵活调配云服务实例数量,以确保系统高效运行并具备高度可靠性。它涉及到提升单个云服务器性能的垂直扩容和增加实例规模以分散负载的水平扩容两大关键环节。这种动态伸缩的能力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动态调整服务器的规模,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弹性计算(Elastic Compute Service,简称ECS)则是一种云计算服务模型,它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服务器资源池化,提供用户按需获取和释放计算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其使用的计算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简而言之,动态伸缩更多地关注的是云服务器资源的实时调整和自动伸缩能力,而弹性计算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涵盖了云计算服务中按需获取和释放计算资源的整体能力。
如何防护 DNS 放大攻击
对于运行网站或服务的个人或公司来说,缓解选择并不多。这是因为,尽管个人或公司的服务器可能是攻击目标,但其并非容量耗尽攻击影响最大的地方。鉴于攻击所产生的大量流量,服务器周围的基础设施感受到影响。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或其他上游基础设施提供商可能无法处理传入流量而不堪重负。因此,ISP 可能会将向受害者 IP 地址发送的所有流量传送到一个黑洞路由,以保护自己并将目标站点下线。除了象 Cloudflare DDoS 防护这样的异地保护服务外,缓解策略大多是预防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减少开放 DNS 解析器的总数 DNS 放大攻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开放 DNS 解析器的访问权限。如果互联网上有配置不当的 DNS 解析器,那么攻击者只要找到这种 DNS 解析器就能加以利用。理想情况下,DNS 解析器应仅向源自受信任域名的设备提供服务。在基于反射的攻击中,开放 DNS 解析器将响应来自互联网任何位置的查询,因此有可能被利用。限制 DNS 解析器,使其仅响应来自受信任来源的查询,即可使服务器无法被用于任何类型的放大攻击。 源 IP 验证 —— 阻止欺骗性数据包离开网络 由于攻击者僵尸网络发送的 UDP 请求必须有一个伪造为受害者 IP 地址的源 IP 地址,对于基于 UDP 的放大攻击,降低其有效性的一个关键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拒绝带有伪造 IP 地址的所有内部流量。如果一个从网络内部发送的数据包带有一个看起来像来自网络外部的源地址,那么它就有可能是伪造数据包并可被丢弃。Cloudflare 强烈建议所有提供商实施入口过滤,并不时联系无意中参与了 DDoS 攻击的 ISP,帮助其了解自己的漏洞。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