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教程

刷新dns缓存命令有什么用?如何刷新dns缓存命令

  刷新DNS缓存的命令主要用于清除本地存储的DNS解析记录,强制系统重新向DNS服务器查询最新的IP地址。这在域名解析变更、网络故障排查或访问异常时非常有用,能避免因缓存旧数据导致的连接问题。以下是具体作用和不同操作系统的命令详解。

  一、刷新DNS缓存的作用

  解决域名解析错误

  当域名对应的IP地址变更,但本地缓存未更新时,访问域名可能仍指向旧IP,导致无法连接。刷新缓存可强制获取最新解析结果。

  修复网络访问问题

  若因DNS缓存污染或记录过期导致访问异常,清除缓存可恢复正常解析。

  测试域名配置变更

  修改DNS记录后,刷新缓存可立即验证生效情况,无需等待全球DNS传播。

  排查网络故障

  当部分网站无法访问但其他网站正常时,可能是本地DNS缓存损坏,刷新缓存可快速排除问题。

刷新dns缓存命令有什么用.jpg

  二、不同系统刷新DNS缓存的命令

  1. Windows系统

  命令提示符(管理员权限):

  cmdipconfig /flushdns

  效果:立即清除Windows的DNS客户端缓存。

  验证:执行后提示“已成功刷新DNS解析缓存”。

  PowerShell(管理员权限):

  powershellClear-DnsClientCache

  适用场景:Windows 8/10/11及Server版本。

  2. macOS系统

  macOS Monterey(12.x)及更早版本:

  bashsudo killall -HUP mDNSResponder

  说明:通过重启mDNSResponder服务清除缓存。

  macOS Ventura(13.x)及更新版本:

  bashsudo dscacheutil -flushcachesudo killall -HUP mDNSResponder

  注意:需输入管理员密码,部分版本可能仅需第一条命令。

  3. Linux系统

  Systemd-resolved(Ubuntu 18.04+/Debian 10+):

  bashsudo systemd-resolve --flush-caches

  验证:通过systemd-resolve --statistics检查缓存是否清空。

  Nscd(Name Service Cache Daemon):

  bashsudo systemctl restart nscd

  适用场景:若系统使用nscd缓存DNS。

  Dnsmasq:

  bashsudo systemctl restart dnsmasq

  常见于:路由器或本地DNS服务器。

  4. 浏览器级缓存

  Chrome/Firefox:

  浏览器可能单独缓存DNS记录,需通过以下方式清除:

  Chrome:地址栏输入chrome://net-internals/#dns → 点击“Clear host cache”。

  Firefox:在地址栏输入about:config → 搜索network.dnsCacheExpiration并修改为0(临时禁用缓存)。

  三、操作示例与注意事项

  Windows示例:

  打开CMD(管理员),输入ipconfig /flushdns,看到“成功刷新”提示后,重新访问域名测试。

  macOS示例:

  终端输入sudo killall -HUP mDNSResponder,输入密码后,通过ping 域名验证解析是否更新。

  Linux示例:

  Ubuntu系统执行sudo systemd-resolve --flush-caches,随后用dig 域名检查返回的IP是否变更。

  注意事项:

  需管理员/root权限执行命令。

  刷新系统DNS缓存不影响浏览器缓存,若问题仍存在,需同步清理浏览器DNS缓存。

  企业网络中可能存在中间DNS服务器,需联系IT部门确认是否需要额外操作。

  刷新DNS缓存可清除本地存储的域名解析记录,强制系统重新向DNS服务器查询最新IP地址。当域名更换服务器、配置变更或出现访问异常时,此操作能快速解决问题。网站迁移后用户仍无法访问,可能是本地缓存未更新,刷新后即可恢复正常解析,避免长时间等待DNS全球同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