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3-01 阅读数:3351
等保测评一次多少钱?很多企业都在关注的问题就是关于评测的价格。一般来说,全国不同区域的等保服务价格不一样,所以用户还是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进行区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下如何定级等保级别,除了了解价格更重要的也是要知道等保级别是如何定的。
等保测评机构定义
等级测评机构是指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定,具备本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经审核推荐,从事等级测评等信息安全服务的机构。等保二级测评每2年进行一次,等保三级测评,是每年进行一次。
等保测评一次多少钱
等保测评收费标准,一般来说,全国不同区域的等保服务价格不一样,二级等保测评费用在5万起,三级等保测评费用在7万起。且企业特别注意,测评费用一般不包含整改费用。
如何定级等保级别
1、定级规定不同
便是测评定级规定不同,二级对行为主体对象的干扰和危害小于三级。此外,二级保护测评当定级对象受损时,不会对国防安全造成危害。而等保三级定级对象的破坏可能会对国防安全造成危害。
2.可用场景不同
三级信息和数据信息覆盖范围更广,跨度也更高:
二级信息系统适用于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的一般信息系统、小型局域网、不涉及秘密和敏感信息的协作办公系统。
就公司而言,一般网站评审填写公安局备案信息时,可参照社区论坛、新浪微博、博客填写二级;所有其他类型的网站都可以填写三级。
三级信息系统适用于地市以上党政机关、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的内部关键信息系统、跨地区或者全国各地连接的网络经营性的系统,还有中央部官网网站等。
3、级别测评抗压强度不同
级别测评抗压强度测评深度和深度的叙述:测评深度越大,类别越大,包括测评对象越大,测评具体资本投入水平越高。测评越深越重,越必须在关键点上进行,测评具体资本投入水平也越高。
4、级别测评抗压强度
就高度而言,二级测评不需要进行实验认证,而三级是进行实验认证,而就检测类别而言,三级测评对象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而二级只进行多类型取样测评。
等保测评一次多少钱?这里建议大伙儿进行测评工作必须在期限内进行,否则很容易收到整改要求。至于价格和其他等保资讯的话欢迎咨询,小编将及时为大家解答。
服务器内存和电脑内存有什么区别?
服务器内存和电脑内存(通常指的是个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内存)之间存在多个方面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容量、用途、性能、可靠性、扩展性等方面。容量服务器内存:通常具有更高的容量,以满足服务器处理大量数据和并发请求的需求。服务器内存的容量可以从几十GB到几百GB甚至几TB不等。电脑内存:容量相对较小,一般在几GB到几十GB之间,适用于日常办公、娱乐等需求。用途服务器内存:专门用于服务器,这些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并发请求,如网站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服务器内存的设计和优化都是为了满足这些高性能计算设备的需求。电脑内存:主要用于个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支持日常办公、学习、娱乐等应用。性能服务器内存:通常具有更高的性能,包括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以满足服务器对数据处理速度的要求。电脑内存:性能相对较低,但对于一般的日常使用已经足够。可靠性服务器内存:由于服务器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因此服务器内存通常采用更高的质量标准和设计,以提高可靠性。一些服务器内存还采用ECC(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以检测和纠正内存中的错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电脑内存:虽然也有一定的可靠性要求,但相对于服务器内存来说,其可靠性要求较低。扩展性服务器内存:通常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可以通过添加更多的内存模块来扩大内存容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电脑内存:扩展性相对较低,一般只有几个内存插槽,且受到主板和操作系统的限制。价格服务器内存:由于性能更高、可靠性更好、扩展性更强,因此其价格通常也相对较高。电脑内存:价格相对较低,适合一般消费者购买。服务器内存和电脑内存在容量、用途、性能、可靠性、扩展性和价格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使得它们能够分别满足服务器和个人电脑的不同需求。
web应用是什么意思?web应用有哪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很多新奇的名词相信大家都有听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web应用是什么意思,Web服务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在生活中web应用有哪些呢?不得不说,现在的生活中,充满了web应用,今天就一起来好好盘点下吧。可以说所有你能想到的或者想不到的应用,几乎都能实现。 web应用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大部分Web应用都采用服务端和客户端相结合的模式,其中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很多,比如浏览器等,而服务端基本上全都采用了“服务器硬件+服务器软件+WEB应用程序”的结构,而WEB应用程序是服务端最核心的部分。 1990年,伯纳斯·李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电话号码薄制作成了第一个WEB应用程序,并且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了这个应用程序。同时伯纳斯·李将这个应用起名为World Wide Web (WWW) 万维网。WEB应用程序分为:静态应用程序和动态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有两种模式C/S、B/S。C/S是客户端/服务器端程序,也就是说这类程序一般独立运行。而B/S就是浏览器端/服务器端应用程序,这类应用程序一般借助IE等浏览器来运行。WEB应用程序一般是B/S模式。Web应用程序首先是“应用程序”,和用标准的程序语言,如C、C++等编写出来的程序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然而Web应用程序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就是它是基于Web的,而不是采用传统方法运行的。换句话说,它是典型的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产物。 一个Web应用程序是由完成特定任务的各种Web组件(Web components)构成的并通过Web将服务展示给外界。在实际应用中,Web应用程序是由多个Servlet、JSP页面、HTML文件以及图像文件等组成。所有这些组件相互协调为用户提供一组完整的服务。 web应用有哪些 常见的计数器、留言版、聊天室和论坛BBS等,都是Web应用程序,不过这些应用相对比较简单,而Web应用程序的真正核心主要是对数据库进行处理,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就是这种架构最典型的应用。 MIS可以应用于局域网,也可以应用于广域网。基于Internet的MIS系统以其成本低廉、维护简便、覆盖范围广、功能易实现等诸多特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web开发就是我们说的做网站,它分为网页部分,和逻辑部分也就是我们说的前台与后台,前台负责与用户的交互,显示数据,用到HTML显示数据,CSS控制样式,JS编写复杂交互。后台编写处理这些逻辑的程序。可以用C#,java,vb.php等语言。 web应用优点 1、网络应用程序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展开”过程,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适用的浏览器; 2、网络应用程序通常耗费很少的用户硬盘空间,或者一点都不耗费; 3、它们不需要更新,因为所有新的特性都在服务器上执行,从而自动传达到用户端; 4、网络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端的网络产品都很容易结合,如email功能和搜索功能; 5、因为它们在网络浏览器窗口中运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通过跨平台使用的(例如Windows,Mac,Linux等等) web应用是什么意思看完小编的介绍就会清楚的知道了吧,Web服务器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延伸出电子商务、资料查询、网络围书馆、BBS、网络学校、办公自动化、Web电子部件等等一系列的应用。在互联网时代,web应用可以说还是很强大的。
BOT攻击是什么,应当如何防护?
抢票失败、小程序崩溃、平台遭恶意灌水……这些我们日常都可能遇到过的问题的背后很有可能是BOT攻击在兴风作浪。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据相关调研显示,近八成企业都曾因BOT攻击而受到经济损失,而面对越来越复杂的BOT攻击,大多数企业表示“很无奈”而选择“躺平”。认识BOT攻击说起BOT攻击,首先要了解BOT流量。BOT是指网络机器人,而BOT流量就是自动化执行的网络流量,而这当中又分为正常BOT行为和恶意BOT攻击,例如搜索引擎用的爬虫是正常的,而刷单和爬隐私数据所用的自动化工具就是恶意的。那么,什么是BOT攻击呢?简单来说,BOT攻击就是利用机器人程序(BOT)模拟人类用户行为,对目标网站进行恶意攻击,从而达到窃取数据、破坏系统等目的。网络当中BOT流量的占比越来越高,BOT攻击就成为了占用接口资源、服务资源从而导致业务异常和数据损失的一大元凶。安全专家提出了各种技术方案来应对BOT攻击,但BOT攻击也演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隐蔽,更加难以发现和防御。据《BOT管理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BOT流量约占整体互联网流量的60%,平均每月达到110亿+;在而其中具备恶意攻击性的BOT流量占比则高达46%,恶意BOT流量的危害亟须重视。 BOT攻击的类型①出“新手村”的BOT:普通的自动化脚本,能执行扫描和爬虫②在“打怪练级”的BOT:能模拟一些真实的工具,但拟人程度有限③混“竞技场”的BOT:能模拟一些真实的行为,能通过部分验证拿家喻户晓的小明来举个栗子。小明经营了一家网店,最近火了。他发现自己的商品信息和价格经常出现在一家第三方网站上被分析,这是碰到了新手村的“机器”;被针对以后,评论区总是有不同的ID刷着同样内容的差评,这是碰到了打怪期的“机器人”;小明为了转变颓势,别出心裁地搞了促销活动,结果当天很多人挤进来下单,可下单了又不买,网站还给卡死了,这是碰到了竞技场的“人形机器”。 BOT攻击如何防护BOT流量需要多维度治理:从数据维度来看,需保护核心资产数据信息不受BOT侵害;从业务维度来看,需防护BOT对平台业务稳定性造成影响;从安全维度来看,需保护基础设置不受扫描器侵害。依托客户端风险识别、安全情报、智能分析,可帮助构筑多层次体系化检测响应防线。同时,白皮书梳理了包括爬虫机器人、抓取机器人、垃圾邮件机器人、社交媒体机器人等9种BOT常见类型,以及BOT主要对抗手段和对抗方案。譬如,基于规则情报+客户端风险识别+机器学习+AI的Anti-BOT方案,通过规则情报将存在异常的IP(代理、扫描器、威胁情报)、BOT访问特征进行快速过滤,随后通过客户端风险识别中的检测是否真人真机、最后通过后端的机器学习+AI方案分析得出异常的访问行为,并进行处置。 为什么说WAF防火墙成为应用安全防护的最关键手段之一面对云上网络攻击的不断演进及BOT流量的激增,WAF安全解决方案的探索和创新已成为全球安全厂商新的发力赛道。与此同时,伴随着容器化、微服务和开发运维(DevOps)等技术的成熟,WAF产品正向云原生WAF演进,并能更好地适配云计算环境对网络安全更细粒度、更敏捷、更弹性的要求。当前应用安全态势严峻、安全能力亟待升级,从数量上来看,安全事件频发,仅2021年我国境内网站篡改、仿冒、植入后门三类安全事件就高达20万起,且云上应用是主要目标;从类型上来看,攻击手段呈新趋势,2021年电子商务网站遭受的所有攻击中就有57%由BOT发起。而WAF防火墙作为实现应用安全防护最关键的手段之一,不断适应安全需求变化,继承硬件WAF、软件WAF核心功能的云WAF,依托基础Web防护、CC恶意攻击防护、爬虫防护、漏洞虚拟补丁、敏感信息防泄漏、网页防篡改六大核心能力可快速形成应对新型漏洞的安全策略并全网更新,鉴于BOT的攻击手段在不断发展,未来需在BOT防护上不断进阶,进而护航运营安全。除此之外,防范不同级别的BOT所需要的手段也不同:简单的脚本可能加个验证机制或做个限速就能控制;能模拟真实浏览器的工具则需要借助一些人机识别的手段;而已经修炼出“人形”的高级BOT则需要借助威胁情报等画像分析手段来进行综合的防范。传统的安全防护技术能够识别具备明显特征的攻击请求,但对于隐藏很深的BOT攻击往往束手无策,其主要原因在于难以识别和分辨异常的行为,不易进行检测并且容易造成误报。快快网络(威胁检测与分析)依赖云端强大的基础数据收集系统 ,结合自主研发的多款、累计数十种提取方法的核心情报提取系统 ,快速且自动化的生产高覆盖度、高准确度、上下文丰富的情报数据。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提供独特的价值。可以对BOT攻击进行递进式的有效防护。 1.威胁发现和失陷检测精准发现内网的被控主机,包括挖矿、勒索、后门、APT等,并提供佐证失陷的样本取证信息、处置建议等,促进企业快速响应处置风险 2.SOC/SIEM等系统威胁检测能力增强将日志中的域名/IP提取出来通过分析,发现可疑时间,并结合人工分析通过内部工单系统进行日常运营,增强威胁发现和检测能力 3.外放访问IP的风险识别精准发现相关IP是否属于扫描、撞库、漏洞利用、僵尸网络等风险,同时进一步提供该IP的基础信息,如代理、网关出口、CDN、移动基站等 4.企业资产发现通过高级查询,快速发现企业的域名、子域名、IP等资产的信息变动情况,管控资产暴露产生的数据泄露、服务暴露等相关风险 5.关联拓线及溯源追踪对内外部安全事件中的域名/IP/Hash进行关联分析,通过域名的PassiveDNS以及Whois等数据,发现背后攻击者的姓名、邮箱、手机号码等真实或者虚拟身份 随着业务形态升级和网络应用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需要应对的BOT攻击也将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而令企业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与挑战。为了有效封堵薅羊毛、信息爬取等互联网中存在的大量恶意BOT攻击,德迅云图(威胁检测与分析)持续升级人机识别算法,并结合安全情报建立精准画像,有效封堵恶意BOT攻击,帮助用户构建积极主动的安全防御体系,进一步提升Web应用防护水平。
阅读数:88491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235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744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1069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8166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6109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5800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431 | 2023-06-12 11:04:00
阅读数:88491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235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744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1069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8166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6109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5800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431 | 2023-06-12 11:04:00
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3-01
等保测评一次多少钱?很多企业都在关注的问题就是关于评测的价格。一般来说,全国不同区域的等保服务价格不一样,所以用户还是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进行区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下如何定级等保级别,除了了解价格更重要的也是要知道等保级别是如何定的。
等保测评机构定义
等级测评机构是指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定,具备本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经审核推荐,从事等级测评等信息安全服务的机构。等保二级测评每2年进行一次,等保三级测评,是每年进行一次。
等保测评一次多少钱
等保测评收费标准,一般来说,全国不同区域的等保服务价格不一样,二级等保测评费用在5万起,三级等保测评费用在7万起。且企业特别注意,测评费用一般不包含整改费用。
如何定级等保级别
1、定级规定不同
便是测评定级规定不同,二级对行为主体对象的干扰和危害小于三级。此外,二级保护测评当定级对象受损时,不会对国防安全造成危害。而等保三级定级对象的破坏可能会对国防安全造成危害。
2.可用场景不同
三级信息和数据信息覆盖范围更广,跨度也更高:
二级信息系统适用于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的一般信息系统、小型局域网、不涉及秘密和敏感信息的协作办公系统。
就公司而言,一般网站评审填写公安局备案信息时,可参照社区论坛、新浪微博、博客填写二级;所有其他类型的网站都可以填写三级。
三级信息系统适用于地市以上党政机关、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的内部关键信息系统、跨地区或者全国各地连接的网络经营性的系统,还有中央部官网网站等。
3、级别测评抗压强度不同
级别测评抗压强度测评深度和深度的叙述:测评深度越大,类别越大,包括测评对象越大,测评具体资本投入水平越高。测评越深越重,越必须在关键点上进行,测评具体资本投入水平也越高。
4、级别测评抗压强度
就高度而言,二级测评不需要进行实验认证,而三级是进行实验认证,而就检测类别而言,三级测评对象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而二级只进行多类型取样测评。
等保测评一次多少钱?这里建议大伙儿进行测评工作必须在期限内进行,否则很容易收到整改要求。至于价格和其他等保资讯的话欢迎咨询,小编将及时为大家解答。
服务器内存和电脑内存有什么区别?
服务器内存和电脑内存(通常指的是个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内存)之间存在多个方面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容量、用途、性能、可靠性、扩展性等方面。容量服务器内存:通常具有更高的容量,以满足服务器处理大量数据和并发请求的需求。服务器内存的容量可以从几十GB到几百GB甚至几TB不等。电脑内存:容量相对较小,一般在几GB到几十GB之间,适用于日常办公、娱乐等需求。用途服务器内存:专门用于服务器,这些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并发请求,如网站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服务器内存的设计和优化都是为了满足这些高性能计算设备的需求。电脑内存:主要用于个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支持日常办公、学习、娱乐等应用。性能服务器内存:通常具有更高的性能,包括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以满足服务器对数据处理速度的要求。电脑内存:性能相对较低,但对于一般的日常使用已经足够。可靠性服务器内存:由于服务器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因此服务器内存通常采用更高的质量标准和设计,以提高可靠性。一些服务器内存还采用ECC(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以检测和纠正内存中的错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电脑内存:虽然也有一定的可靠性要求,但相对于服务器内存来说,其可靠性要求较低。扩展性服务器内存:通常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可以通过添加更多的内存模块来扩大内存容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电脑内存:扩展性相对较低,一般只有几个内存插槽,且受到主板和操作系统的限制。价格服务器内存:由于性能更高、可靠性更好、扩展性更强,因此其价格通常也相对较高。电脑内存:价格相对较低,适合一般消费者购买。服务器内存和电脑内存在容量、用途、性能、可靠性、扩展性和价格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使得它们能够分别满足服务器和个人电脑的不同需求。
web应用是什么意思?web应用有哪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很多新奇的名词相信大家都有听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web应用是什么意思,Web服务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在生活中web应用有哪些呢?不得不说,现在的生活中,充满了web应用,今天就一起来好好盘点下吧。可以说所有你能想到的或者想不到的应用,几乎都能实现。 web应用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大部分Web应用都采用服务端和客户端相结合的模式,其中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很多,比如浏览器等,而服务端基本上全都采用了“服务器硬件+服务器软件+WEB应用程序”的结构,而WEB应用程序是服务端最核心的部分。 1990年,伯纳斯·李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电话号码薄制作成了第一个WEB应用程序,并且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了这个应用程序。同时伯纳斯·李将这个应用起名为World Wide Web (WWW) 万维网。WEB应用程序分为:静态应用程序和动态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有两种模式C/S、B/S。C/S是客户端/服务器端程序,也就是说这类程序一般独立运行。而B/S就是浏览器端/服务器端应用程序,这类应用程序一般借助IE等浏览器来运行。WEB应用程序一般是B/S模式。Web应用程序首先是“应用程序”,和用标准的程序语言,如C、C++等编写出来的程序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然而Web应用程序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就是它是基于Web的,而不是采用传统方法运行的。换句话说,它是典型的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产物。 一个Web应用程序是由完成特定任务的各种Web组件(Web components)构成的并通过Web将服务展示给外界。在实际应用中,Web应用程序是由多个Servlet、JSP页面、HTML文件以及图像文件等组成。所有这些组件相互协调为用户提供一组完整的服务。 web应用有哪些 常见的计数器、留言版、聊天室和论坛BBS等,都是Web应用程序,不过这些应用相对比较简单,而Web应用程序的真正核心主要是对数据库进行处理,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就是这种架构最典型的应用。 MIS可以应用于局域网,也可以应用于广域网。基于Internet的MIS系统以其成本低廉、维护简便、覆盖范围广、功能易实现等诸多特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web开发就是我们说的做网站,它分为网页部分,和逻辑部分也就是我们说的前台与后台,前台负责与用户的交互,显示数据,用到HTML显示数据,CSS控制样式,JS编写复杂交互。后台编写处理这些逻辑的程序。可以用C#,java,vb.php等语言。 web应用优点 1、网络应用程序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展开”过程,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适用的浏览器; 2、网络应用程序通常耗费很少的用户硬盘空间,或者一点都不耗费; 3、它们不需要更新,因为所有新的特性都在服务器上执行,从而自动传达到用户端; 4、网络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端的网络产品都很容易结合,如email功能和搜索功能; 5、因为它们在网络浏览器窗口中运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通过跨平台使用的(例如Windows,Mac,Linux等等) web应用是什么意思看完小编的介绍就会清楚的知道了吧,Web服务器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延伸出电子商务、资料查询、网络围书馆、BBS、网络学校、办公自动化、Web电子部件等等一系列的应用。在互联网时代,web应用可以说还是很强大的。
BOT攻击是什么,应当如何防护?
抢票失败、小程序崩溃、平台遭恶意灌水……这些我们日常都可能遇到过的问题的背后很有可能是BOT攻击在兴风作浪。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据相关调研显示,近八成企业都曾因BOT攻击而受到经济损失,而面对越来越复杂的BOT攻击,大多数企业表示“很无奈”而选择“躺平”。认识BOT攻击说起BOT攻击,首先要了解BOT流量。BOT是指网络机器人,而BOT流量就是自动化执行的网络流量,而这当中又分为正常BOT行为和恶意BOT攻击,例如搜索引擎用的爬虫是正常的,而刷单和爬隐私数据所用的自动化工具就是恶意的。那么,什么是BOT攻击呢?简单来说,BOT攻击就是利用机器人程序(BOT)模拟人类用户行为,对目标网站进行恶意攻击,从而达到窃取数据、破坏系统等目的。网络当中BOT流量的占比越来越高,BOT攻击就成为了占用接口资源、服务资源从而导致业务异常和数据损失的一大元凶。安全专家提出了各种技术方案来应对BOT攻击,但BOT攻击也演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隐蔽,更加难以发现和防御。据《BOT管理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BOT流量约占整体互联网流量的60%,平均每月达到110亿+;在而其中具备恶意攻击性的BOT流量占比则高达46%,恶意BOT流量的危害亟须重视。 BOT攻击的类型①出“新手村”的BOT:普通的自动化脚本,能执行扫描和爬虫②在“打怪练级”的BOT:能模拟一些真实的工具,但拟人程度有限③混“竞技场”的BOT:能模拟一些真实的行为,能通过部分验证拿家喻户晓的小明来举个栗子。小明经营了一家网店,最近火了。他发现自己的商品信息和价格经常出现在一家第三方网站上被分析,这是碰到了新手村的“机器”;被针对以后,评论区总是有不同的ID刷着同样内容的差评,这是碰到了打怪期的“机器人”;小明为了转变颓势,别出心裁地搞了促销活动,结果当天很多人挤进来下单,可下单了又不买,网站还给卡死了,这是碰到了竞技场的“人形机器”。 BOT攻击如何防护BOT流量需要多维度治理:从数据维度来看,需保护核心资产数据信息不受BOT侵害;从业务维度来看,需防护BOT对平台业务稳定性造成影响;从安全维度来看,需保护基础设置不受扫描器侵害。依托客户端风险识别、安全情报、智能分析,可帮助构筑多层次体系化检测响应防线。同时,白皮书梳理了包括爬虫机器人、抓取机器人、垃圾邮件机器人、社交媒体机器人等9种BOT常见类型,以及BOT主要对抗手段和对抗方案。譬如,基于规则情报+客户端风险识别+机器学习+AI的Anti-BOT方案,通过规则情报将存在异常的IP(代理、扫描器、威胁情报)、BOT访问特征进行快速过滤,随后通过客户端风险识别中的检测是否真人真机、最后通过后端的机器学习+AI方案分析得出异常的访问行为,并进行处置。 为什么说WAF防火墙成为应用安全防护的最关键手段之一面对云上网络攻击的不断演进及BOT流量的激增,WAF安全解决方案的探索和创新已成为全球安全厂商新的发力赛道。与此同时,伴随着容器化、微服务和开发运维(DevOps)等技术的成熟,WAF产品正向云原生WAF演进,并能更好地适配云计算环境对网络安全更细粒度、更敏捷、更弹性的要求。当前应用安全态势严峻、安全能力亟待升级,从数量上来看,安全事件频发,仅2021年我国境内网站篡改、仿冒、植入后门三类安全事件就高达20万起,且云上应用是主要目标;从类型上来看,攻击手段呈新趋势,2021年电子商务网站遭受的所有攻击中就有57%由BOT发起。而WAF防火墙作为实现应用安全防护最关键的手段之一,不断适应安全需求变化,继承硬件WAF、软件WAF核心功能的云WAF,依托基础Web防护、CC恶意攻击防护、爬虫防护、漏洞虚拟补丁、敏感信息防泄漏、网页防篡改六大核心能力可快速形成应对新型漏洞的安全策略并全网更新,鉴于BOT的攻击手段在不断发展,未来需在BOT防护上不断进阶,进而护航运营安全。除此之外,防范不同级别的BOT所需要的手段也不同:简单的脚本可能加个验证机制或做个限速就能控制;能模拟真实浏览器的工具则需要借助一些人机识别的手段;而已经修炼出“人形”的高级BOT则需要借助威胁情报等画像分析手段来进行综合的防范。传统的安全防护技术能够识别具备明显特征的攻击请求,但对于隐藏很深的BOT攻击往往束手无策,其主要原因在于难以识别和分辨异常的行为,不易进行检测并且容易造成误报。快快网络(威胁检测与分析)依赖云端强大的基础数据收集系统 ,结合自主研发的多款、累计数十种提取方法的核心情报提取系统 ,快速且自动化的生产高覆盖度、高准确度、上下文丰富的情报数据。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提供独特的价值。可以对BOT攻击进行递进式的有效防护。 1.威胁发现和失陷检测精准发现内网的被控主机,包括挖矿、勒索、后门、APT等,并提供佐证失陷的样本取证信息、处置建议等,促进企业快速响应处置风险 2.SOC/SIEM等系统威胁检测能力增强将日志中的域名/IP提取出来通过分析,发现可疑时间,并结合人工分析通过内部工单系统进行日常运营,增强威胁发现和检测能力 3.外放访问IP的风险识别精准发现相关IP是否属于扫描、撞库、漏洞利用、僵尸网络等风险,同时进一步提供该IP的基础信息,如代理、网关出口、CDN、移动基站等 4.企业资产发现通过高级查询,快速发现企业的域名、子域名、IP等资产的信息变动情况,管控资产暴露产生的数据泄露、服务暴露等相关风险 5.关联拓线及溯源追踪对内外部安全事件中的域名/IP/Hash进行关联分析,通过域名的PassiveDNS以及Whois等数据,发现背后攻击者的姓名、邮箱、手机号码等真实或者虚拟身份 随着业务形态升级和网络应用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需要应对的BOT攻击也将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而令企业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与挑战。为了有效封堵薅羊毛、信息爬取等互联网中存在的大量恶意BOT攻击,德迅云图(威胁检测与分析)持续升级人机识别算法,并结合安全情报建立精准画像,有效封堵恶意BOT攻击,帮助用户构建积极主动的安全防御体系,进一步提升Web应用防护水平。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