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12-25 阅读数:2272
漏洞扫描采用的技术是什么?漏洞扫描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模拟黑客攻击的方式,检测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扫描技术是一类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漏洞扫描成为大家关注的技术。
漏洞扫描采用的技术是什么
1.基于应用的检测技术
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应用软件包的设置,发现安全漏洞。
2.基于主机的检测技术
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对系统进行检测。通常,它涉及到系统的内核、文件的属性、操作系统的补丁等。这种技术还包括口令解密、把一些简单的口令剔除。因此,这种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定位系统的问题,发现系统的漏洞。它的缺点是与平台相关,升级复杂。
3.基于目标的漏洞检测
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系统属性和文件属性,如数据库、注册号等。通过消息文摘算法,对文件的加密数进行检验。这种技术的实现是运行在一个闭环上,不断地处理文件、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属性,然后产生检验数,把这些检验数同原来的检验数相比较。一旦发现改变就通知管理员。
4.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
它采用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来检验系统是否有可能被攻击崩溃。它利用了一系列的脚本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它还针对已知的网络漏洞进行检验。网络检测技术常被用来进行穿透实验和安全审记。这种技术可以发现一系列平台的漏洞,也容易安装。但是,它可能会影响网络的性能。

漏洞扫描的原理
信息收集:漏洞扫描器首先会收集目标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操作系统版本、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扫描的目标范围和选择适当的扫描策略。
漏洞识别:扫描器会针对目标系统执行一系列的扫描技术和漏洞检测规则,尝试利用已知的漏洞或安全弱点来验证目标系统的安全性。这包括主动探测开放端口、应用程序漏洞、配置错误等。
漏洞验证:当扫描器发现潜在的漏洞时,它会尝试进一步验证漏洞的存在和利用性。这可能涉及发送特定的恶意数据包、尝试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执行其他测试步骤来确认漏洞的有效性。
报告生成:扫描器会将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生成详细的报告。报告通常包含每个漏洞的描述、风险等级、影响范围、修复建议和其他相关信息。这有助于安全团队或管理员评估漏洞的严重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
漏洞修复:根据漏洞扫描报告中的建议,目标系统的管理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发现的漏洞。修复措施可能包括应用程序升级、安装安全补丁、修正配置错误等。
看完文章就能清楚知道漏洞扫描采用的技术是什么,漏洞扫描是一类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能够及时扫描用于寻找目标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弱点。在互联网时代具有很强大的作用。
下一篇
如何提前发现系统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系统安全隐患(如未修复的漏洞、弱密码、配置缺陷)若未及时发现,易被攻击者利用,导致数据泄露、业务中断等问题。提前发现隐患需结合工具检测与人工排查,形成 “自动化扫描+针对性测试” 的双重机制,覆盖系统全维度安全风险。系统安全隐患有哪些检查方法?漏洞扫描:快速定位已知漏洞,漏洞扫描工具能自动检测系统中存在的已知漏洞:选择支持多场景的扫描工具,设置每周全量扫描一次;重点关注高危漏洞,扫描完成后生成报告,按 “漏洞等级+影响范围” 排序修复优先级。1、配置合规检查:发现人为设置缺陷,系统安全隐患常源于不合理配置,可通过配置检查工具排查:2、账户安全:检测是否存在弱密码、长期未登录的冗余账户、权限过度分配;3、系统设置:检查防火墙是否关闭关键端口、是否开启日志审计功能;4、数据存储:排查敏感数据是否明文存储,未加密的存储位置需立即标记整改。渗透测试:模拟攻击发现隐蔽漏洞,渗透测试通过模拟黑客攻击流程,发现工具难以检测的隐蔽隐患:针对核心业务系统,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渗透测试;重点测试业务逻辑漏洞、接口安全。例如测试电商系统时,渗透测试可能发现“修改订单金额参数可绕开支付”的逻辑漏洞,这类隐患往往无法被自动化工具识别。日志分析:从异常行为中发现潜在风险。系统日志能反映隐患迹象,人工分析需关注:登录异常:同一账户在不同地区频繁登录、凌晨时段出现大量管理员操作;操作异常:短时间内批量删除文件、频繁尝试数据库登录;网络异常:服务器与陌生IP建立长期连接、出现大量向境外IP发送的数据包。提前发现系统安全隐患有哪些好的建议?分场景制定检测频率:核心系统(如金融交易系统)每月扫描一次,一般业务系统每季度扫描一次,新系统上线前必须做全面检测;结合业务特性调整重点:电商系统重点检测支付接口和用户数据安全,办公系统重点检测账户权限和文件共享漏洞;选择专业检测服务:部分IDC服务商(如KKIDC)提供漏洞扫描 + 渗透测试一体化服务,可根据系统类型定制检测方案,避免遗漏关键隐患。提前发现系统安全隐患需 “工具+人工” 结合:用漏洞扫描和配置检查覆盖已知、显性隐患,用渗透测试和日志分析挖掘隐蔽、逻辑型隐患。核心是建立常态化检测机制,根据系统重要程度调整检测频率和深度,将隐患消灭在被攻击前,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
漏洞扫描主要作用有哪些?漏洞扫描的工作原理
漏洞扫描主要作用有哪些?漏洞扫描系统可以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在预防潜在攻击以及保护品牌声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漏洞扫描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了。 漏洞扫描主要作用有哪些? 定期的网络安全自我检测、评估 配备漏洞扫描系统,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定期的进行网络安全检测服务,安全检测可帮助客户最大可能的消除安全隐患,尽可能早地发现安全漏洞并进行修补,有效的利用已有系统,优化资源,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 网络建设和网络改造前后的安全规划评估和成效检验 网络建设者必须建立整体安全规划,以统领全局,高屋建瓴。在可以容忍的风险级别和可以接受的成本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在多种多样的安全产品和技术之间做出取舍。配备网络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可以让您很方便的进行安全规划评估和成效检验。 网络承担重要任务前的安全性测试 网络承担重要任务前应该多采取主动防止出现事故的安全措施,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视,形成立体防护,由被动修补变成主动的防范,最终把出现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配备网络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可以让您很方便的进行安全性测试。 网络安全事故后的分析调查 网络安全事故后可以通过网络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分析确定网络被攻击的漏洞所在,帮助弥补漏洞,尽可能多得提供资料方便调查攻击的来源。 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前的准备 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前网络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及时的找出网络中存在的隐患和漏洞,帮助用户及时的弥补漏洞。 漏洞扫描的工作原理 信息收集:漏洞扫描器首先会收集目标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操作系统版本、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扫描的目标范围和选择适当的扫描策略。 漏洞识别:扫描器会针对目标系统执行一系列的扫描技术和漏洞检测规则,尝试利用已知的漏洞或安全弱点来验证目标系统的安全性。这包括主动探测开放端口、应用程序漏洞、配置错误等。 漏洞验证:当扫描器发现潜在的漏洞时,它会尝试进一步验证漏洞的存在和利用性。这可能涉及发送特定的恶意数据包、尝试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执行其他测试步骤来确认漏洞的有效性。 报告生成:扫描器会将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生成详细的报告。报告通常包含每个漏洞的描述、风险等级、影响范围、修复建议和其他相关信息。这有助于安全团队或管理员评估漏洞的严重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 漏洞修复:根据漏洞扫描报告中的建议,目标系统的管理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发现的漏洞。修复措施可能包括应用程序升级、安装安全补丁、修正配置错误等。 漏洞扫描主要作用有哪些?以上就是详细的解答,漏洞扫描系统通过对已探测漏洞的修补,可以有效防止黑客攻击行为防患于未然。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漏洞对用户的伤害很大,及时做好扫描和修复很重要。
漏洞扫描的关键技术包括哪些?漏洞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漏洞扫描是一种通过模拟攻击手段,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检测的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漏洞的伤害性极强,漏洞扫描的关键技术包括哪些?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漏洞扫描的关键技术包括哪些? 1、主机扫描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扫描特定主机的漏洞,例如操作系统漏洞、应用程序漏洞等。扫描器会试图连接到目标主机,然后使用各种已知的漏洞攻击模式进行测试。 2、网络扫描 网络扫描主要用于发现网络中的设备和服务,例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然后对这些设备和服务进行漏洞扫描。 3、Web应用扫描 这种扫描技术主要针对Web应用程序,例如网站或Web服务。扫描器会尝试使用各种已知的Web应用漏洞攻击模式,例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 4、数据库扫描 数据库扫描主要用于发现数据库的安全漏洞,例如配置错误、权限过度、未更新的数据库等。 漏洞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安全扫描 安全扫描也称为脆弱性评估(Vulnerability Assessment),其基本原理是采用模拟黑客攻击的方式对目标可能存在的已知安全漏洞进行逐项检测,可以对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数据库等各种对象进行安全漏洞检测。 到目前为止,安全扫描技术已经达到很成熟的地步。安全扫描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基于主机的安全扫描技术和基于网络的安全扫描技术。按照扫描过程来分,扫描技术又可以分为四大类:Ping扫描技术、端口扫描技术、操作系统探测扫描技术以及已知漏洞的扫描技术。 安全扫描技术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于扫描技术,人们可以发现网络和主机存在的对外开放的端口、提供的服务、某些系统信息、错误的配置、已知的安全漏洞等。系统管理员利用安全扫描技术,可以发现网络和主机中可能会被黑客利用的薄弱点,从而想方设法对这些薄弱点进行修复以加强网络和主机的安全性。同时,黑客也可以利用安全扫描技术,目的是为了探查网络和主机系统的入侵点。但是黑客的行为同样有利于加强网络和主机的安全性,因为漏洞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未被发现而已,而只要一个漏洞被黑客所发现并加以利用,那么人们最终也会发现该漏洞。 二、源代码扫描 源代码扫描主要针对开放源代码的程序,通过检查程序中不符合安全规则的文件结构、命名规则、函数、堆栈指针等,进而发现程序中可能隐含的安全缺陷。这种漏洞分析技术需要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并预先定义出不安全代码的审查规则,通过表达式匹配的方法检查源程序代码。 由于程序运行时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不考虑函数调用的参数和调用环境,不对源代码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就没有办法准确地把握程序的语义,因此这种方法不能发现程序动态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漏洞。 三、反汇编扫描 反汇编扫描对于不公开源代码的程序来说往往是最有效的发现安全漏洞的办法。分析反汇编代码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也可以使用辅助工具来帮助简化这个过程,但不可能有一种完全自动的工具来完成这个过程。例如,利用一种优秀的反汇编程序IDA(www.landui.com)就可以得到目标程序的汇编脚本语言,再对汇编出来的脚本语言进行扫描,进而识别一些可疑的汇编代码序列。 通过反汇编来寻找系统漏洞的好处是,从理论上讲,不论多么复杂的问题总是可以通过反汇编来解决。它的缺点也是显然的,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对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同样不能检测到程序动态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安全漏洞。 四、环境错误注入 由程序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特点,不难看出静态的代码扫描是不完备的。环境错误注入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软件测试方法,这种方法在协议安全测试等领域中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系统通常由“应用程序”和“运行环境”组成。由于各种原因,程序员总是假定认为他们的程序会在正常环境中正常地运行。当这些假设成立时,他们的程序当然是正确运行的。但是,由于作为共享资源的环境,常常被其他主体所影响,尤其是恶意的用户,这样,程序员的假设就可能是不正确的。程序是否能够容忍环境中的错误是影响程序健壮性的一个关键问题。 漏洞扫描的关键技术包括哪些?以上就是详细的解答,漏洞扫描可以通过识别系统中的漏洞和弱点,评估潜在的威胁,为组织提供安全防护建议。
阅读数:88787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467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933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1571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8524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6471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6110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725 | 2023-06-12 11:04:00
阅读数:88787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467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933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1571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8524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6471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6110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725 | 2023-06-12 11:04:00
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12-25
漏洞扫描采用的技术是什么?漏洞扫描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模拟黑客攻击的方式,检测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扫描技术是一类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漏洞扫描成为大家关注的技术。
漏洞扫描采用的技术是什么
1.基于应用的检测技术
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应用软件包的设置,发现安全漏洞。
2.基于主机的检测技术
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对系统进行检测。通常,它涉及到系统的内核、文件的属性、操作系统的补丁等。这种技术还包括口令解密、把一些简单的口令剔除。因此,这种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定位系统的问题,发现系统的漏洞。它的缺点是与平台相关,升级复杂。
3.基于目标的漏洞检测
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系统属性和文件属性,如数据库、注册号等。通过消息文摘算法,对文件的加密数进行检验。这种技术的实现是运行在一个闭环上,不断地处理文件、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属性,然后产生检验数,把这些检验数同原来的检验数相比较。一旦发现改变就通知管理员。
4.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
它采用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来检验系统是否有可能被攻击崩溃。它利用了一系列的脚本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它还针对已知的网络漏洞进行检验。网络检测技术常被用来进行穿透实验和安全审记。这种技术可以发现一系列平台的漏洞,也容易安装。但是,它可能会影响网络的性能。

漏洞扫描的原理
信息收集:漏洞扫描器首先会收集目标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操作系统版本、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扫描的目标范围和选择适当的扫描策略。
漏洞识别:扫描器会针对目标系统执行一系列的扫描技术和漏洞检测规则,尝试利用已知的漏洞或安全弱点来验证目标系统的安全性。这包括主动探测开放端口、应用程序漏洞、配置错误等。
漏洞验证:当扫描器发现潜在的漏洞时,它会尝试进一步验证漏洞的存在和利用性。这可能涉及发送特定的恶意数据包、尝试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执行其他测试步骤来确认漏洞的有效性。
报告生成:扫描器会将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生成详细的报告。报告通常包含每个漏洞的描述、风险等级、影响范围、修复建议和其他相关信息。这有助于安全团队或管理员评估漏洞的严重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
漏洞修复:根据漏洞扫描报告中的建议,目标系统的管理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发现的漏洞。修复措施可能包括应用程序升级、安装安全补丁、修正配置错误等。
看完文章就能清楚知道漏洞扫描采用的技术是什么,漏洞扫描是一类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能够及时扫描用于寻找目标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弱点。在互联网时代具有很强大的作用。
下一篇
如何提前发现系统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系统安全隐患(如未修复的漏洞、弱密码、配置缺陷)若未及时发现,易被攻击者利用,导致数据泄露、业务中断等问题。提前发现隐患需结合工具检测与人工排查,形成 “自动化扫描+针对性测试” 的双重机制,覆盖系统全维度安全风险。系统安全隐患有哪些检查方法?漏洞扫描:快速定位已知漏洞,漏洞扫描工具能自动检测系统中存在的已知漏洞:选择支持多场景的扫描工具,设置每周全量扫描一次;重点关注高危漏洞,扫描完成后生成报告,按 “漏洞等级+影响范围” 排序修复优先级。1、配置合规检查:发现人为设置缺陷,系统安全隐患常源于不合理配置,可通过配置检查工具排查:2、账户安全:检测是否存在弱密码、长期未登录的冗余账户、权限过度分配;3、系统设置:检查防火墙是否关闭关键端口、是否开启日志审计功能;4、数据存储:排查敏感数据是否明文存储,未加密的存储位置需立即标记整改。渗透测试:模拟攻击发现隐蔽漏洞,渗透测试通过模拟黑客攻击流程,发现工具难以检测的隐蔽隐患:针对核心业务系统,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渗透测试;重点测试业务逻辑漏洞、接口安全。例如测试电商系统时,渗透测试可能发现“修改订单金额参数可绕开支付”的逻辑漏洞,这类隐患往往无法被自动化工具识别。日志分析:从异常行为中发现潜在风险。系统日志能反映隐患迹象,人工分析需关注:登录异常:同一账户在不同地区频繁登录、凌晨时段出现大量管理员操作;操作异常:短时间内批量删除文件、频繁尝试数据库登录;网络异常:服务器与陌生IP建立长期连接、出现大量向境外IP发送的数据包。提前发现系统安全隐患有哪些好的建议?分场景制定检测频率:核心系统(如金融交易系统)每月扫描一次,一般业务系统每季度扫描一次,新系统上线前必须做全面检测;结合业务特性调整重点:电商系统重点检测支付接口和用户数据安全,办公系统重点检测账户权限和文件共享漏洞;选择专业检测服务:部分IDC服务商(如KKIDC)提供漏洞扫描 + 渗透测试一体化服务,可根据系统类型定制检测方案,避免遗漏关键隐患。提前发现系统安全隐患需 “工具+人工” 结合:用漏洞扫描和配置检查覆盖已知、显性隐患,用渗透测试和日志分析挖掘隐蔽、逻辑型隐患。核心是建立常态化检测机制,根据系统重要程度调整检测频率和深度,将隐患消灭在被攻击前,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
漏洞扫描主要作用有哪些?漏洞扫描的工作原理
漏洞扫描主要作用有哪些?漏洞扫描系统可以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在预防潜在攻击以及保护品牌声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漏洞扫描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了。 漏洞扫描主要作用有哪些? 定期的网络安全自我检测、评估 配备漏洞扫描系统,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定期的进行网络安全检测服务,安全检测可帮助客户最大可能的消除安全隐患,尽可能早地发现安全漏洞并进行修补,有效的利用已有系统,优化资源,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 网络建设和网络改造前后的安全规划评估和成效检验 网络建设者必须建立整体安全规划,以统领全局,高屋建瓴。在可以容忍的风险级别和可以接受的成本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在多种多样的安全产品和技术之间做出取舍。配备网络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可以让您很方便的进行安全规划评估和成效检验。 网络承担重要任务前的安全性测试 网络承担重要任务前应该多采取主动防止出现事故的安全措施,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视,形成立体防护,由被动修补变成主动的防范,最终把出现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配备网络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可以让您很方便的进行安全性测试。 网络安全事故后的分析调查 网络安全事故后可以通过网络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分析确定网络被攻击的漏洞所在,帮助弥补漏洞,尽可能多得提供资料方便调查攻击的来源。 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前的准备 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前网络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及时的找出网络中存在的隐患和漏洞,帮助用户及时的弥补漏洞。 漏洞扫描的工作原理 信息收集:漏洞扫描器首先会收集目标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操作系统版本、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扫描的目标范围和选择适当的扫描策略。 漏洞识别:扫描器会针对目标系统执行一系列的扫描技术和漏洞检测规则,尝试利用已知的漏洞或安全弱点来验证目标系统的安全性。这包括主动探测开放端口、应用程序漏洞、配置错误等。 漏洞验证:当扫描器发现潜在的漏洞时,它会尝试进一步验证漏洞的存在和利用性。这可能涉及发送特定的恶意数据包、尝试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执行其他测试步骤来确认漏洞的有效性。 报告生成:扫描器会将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生成详细的报告。报告通常包含每个漏洞的描述、风险等级、影响范围、修复建议和其他相关信息。这有助于安全团队或管理员评估漏洞的严重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 漏洞修复:根据漏洞扫描报告中的建议,目标系统的管理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发现的漏洞。修复措施可能包括应用程序升级、安装安全补丁、修正配置错误等。 漏洞扫描主要作用有哪些?以上就是详细的解答,漏洞扫描系统通过对已探测漏洞的修补,可以有效防止黑客攻击行为防患于未然。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漏洞对用户的伤害很大,及时做好扫描和修复很重要。
漏洞扫描的关键技术包括哪些?漏洞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漏洞扫描是一种通过模拟攻击手段,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检测的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漏洞的伤害性极强,漏洞扫描的关键技术包括哪些?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漏洞扫描的关键技术包括哪些? 1、主机扫描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扫描特定主机的漏洞,例如操作系统漏洞、应用程序漏洞等。扫描器会试图连接到目标主机,然后使用各种已知的漏洞攻击模式进行测试。 2、网络扫描 网络扫描主要用于发现网络中的设备和服务,例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然后对这些设备和服务进行漏洞扫描。 3、Web应用扫描 这种扫描技术主要针对Web应用程序,例如网站或Web服务。扫描器会尝试使用各种已知的Web应用漏洞攻击模式,例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 4、数据库扫描 数据库扫描主要用于发现数据库的安全漏洞,例如配置错误、权限过度、未更新的数据库等。 漏洞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安全扫描 安全扫描也称为脆弱性评估(Vulnerability Assessment),其基本原理是采用模拟黑客攻击的方式对目标可能存在的已知安全漏洞进行逐项检测,可以对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数据库等各种对象进行安全漏洞检测。 到目前为止,安全扫描技术已经达到很成熟的地步。安全扫描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基于主机的安全扫描技术和基于网络的安全扫描技术。按照扫描过程来分,扫描技术又可以分为四大类:Ping扫描技术、端口扫描技术、操作系统探测扫描技术以及已知漏洞的扫描技术。 安全扫描技术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于扫描技术,人们可以发现网络和主机存在的对外开放的端口、提供的服务、某些系统信息、错误的配置、已知的安全漏洞等。系统管理员利用安全扫描技术,可以发现网络和主机中可能会被黑客利用的薄弱点,从而想方设法对这些薄弱点进行修复以加强网络和主机的安全性。同时,黑客也可以利用安全扫描技术,目的是为了探查网络和主机系统的入侵点。但是黑客的行为同样有利于加强网络和主机的安全性,因为漏洞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未被发现而已,而只要一个漏洞被黑客所发现并加以利用,那么人们最终也会发现该漏洞。 二、源代码扫描 源代码扫描主要针对开放源代码的程序,通过检查程序中不符合安全规则的文件结构、命名规则、函数、堆栈指针等,进而发现程序中可能隐含的安全缺陷。这种漏洞分析技术需要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并预先定义出不安全代码的审查规则,通过表达式匹配的方法检查源程序代码。 由于程序运行时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不考虑函数调用的参数和调用环境,不对源代码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就没有办法准确地把握程序的语义,因此这种方法不能发现程序动态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漏洞。 三、反汇编扫描 反汇编扫描对于不公开源代码的程序来说往往是最有效的发现安全漏洞的办法。分析反汇编代码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也可以使用辅助工具来帮助简化这个过程,但不可能有一种完全自动的工具来完成这个过程。例如,利用一种优秀的反汇编程序IDA(www.landui.com)就可以得到目标程序的汇编脚本语言,再对汇编出来的脚本语言进行扫描,进而识别一些可疑的汇编代码序列。 通过反汇编来寻找系统漏洞的好处是,从理论上讲,不论多么复杂的问题总是可以通过反汇编来解决。它的缺点也是显然的,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对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同样不能检测到程序动态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安全漏洞。 四、环境错误注入 由程序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特点,不难看出静态的代码扫描是不完备的。环境错误注入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软件测试方法,这种方法在协议安全测试等领域中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系统通常由“应用程序”和“运行环境”组成。由于各种原因,程序员总是假定认为他们的程序会在正常环境中正常地运行。当这些假设成立时,他们的程序当然是正确运行的。但是,由于作为共享资源的环境,常常被其他主体所影响,尤其是恶意的用户,这样,程序员的假设就可能是不正确的。程序是否能够容忍环境中的错误是影响程序健壮性的一个关键问题。 漏洞扫描的关键技术包括哪些?以上就是详细的解答,漏洞扫描可以通过识别系统中的漏洞和弱点,评估潜在的威胁,为组织提供安全防护建议。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