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售前小溪 | 本文章发表于:2024-07-27 阅读数:6270
在Linux系统中,无论是作为桌面环境还是服务器环境,定期更改密码都是维护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步骤。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在Linux服务器上修改密码的方法,这些步骤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中都是通用的。
登录到Linux服务器
首先,您需要通过SSH(Secure Shell)或其他远程管理工具登录到Linux服务器上。确保您拥有足够的权限来修改密码,通常这意味着您需要使用root用户或具有sudo权限的用户登录。
使用passwd命令修改密码
在Linux中,passwd命令是用于更改用户密码的工具。以下是如何使用它的基本步骤:
1. 切换到目标用户(可选)
如果您不是以目标用户身份登录,但希望以该用户身份更改密码,您可以使用su(switch user)命令切换到该用户。例如,如果您想以用户名为exampleuser的用户身份更改密码,可以执行:su - exampleuser

然后输入该用户的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注意,这需要您有足够的权限来切换到该用户。
2. 使用passwd命令
一旦您以目标用户身份登录,就可以使用passwd命令来更改密码了。如果您已经以root用户身份登录,并希望直接为另一个用户更改密码,也可以使用passwd命令,后跟用户名作为参数。例如:passwd exampleuser

或者,如果您已经以目标用户身份登录,只需直接运行:passwd

3. 输入新密码
系统将提示您输入新的UNIX密码。输入您想要设置的新密码,然后按Enter键。请注意,出于安全考虑,密码输入时不会显示任何字符。
4. 确认新密码
为了防止输入错误,系统将要求您再次输入新密码以进行确认。再次输入相同的密码,然后按Enter键。
5. 密码更改成功
如果一切顺利,系统将显示一条消息,表明密码已成功更改。
注意事项
密码复杂性:为了提高账户的安全性,请确保新密码足够复杂,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
权限问题:如果您在尝试为其他用户更改密码时遇到权限问题,请确保您以root用户身份登录或使用sudo来提升权限。
密码策略:Linux系统可能配置了密码策略,这些策略可能要求密码达到一定的长度、复杂度或更改频率。请遵守这些策略。
备份:虽然更改密码通常不需要备份,但在进行任何重要更改之前,确保您已备份重要数据总是一个好习惯。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在Linux服务器上成功修改密码,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记得定期更改密码,并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来保护您的系统免受潜在威胁。
上一篇
I9-13900K服务器比I9-12900K服务器提升多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处理器的性能提升成为了企业和个人用户关注的焦点。I9-13900K作为英特尔最新推出的旗舰级处理器,相比上一代I9-12900K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I9-13900K服务器比I9-12900K服务器提升多少?1、核心与线程数:I9-13900K处理器拥有24个核心和32个线程,而I9-12900K则有16个核心和24个线程。核心和线程数的增加意味着I9-13900K在处理多任务和高并发任务时具备更强的并行处理能力。这对于需要大量计算资源的应用,如视频编码、3D渲染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等,具有重要意义。2、基础频率与睿频加速:I9-13900K的基础频率为3.0GHz,最高睿频可达5.8GHz,而I9-12900K的基础频率为3.2GHz,最高睿频为5.3GHz。虽然基础频率略有降低,但I9-13900K在睿频加速方面的提升更为显著。更高的睿频频率使得I9-13900K在处理高负载任务时能够提供更强的计算性能,特别是在需要短时间爆发力的应用场景中。3、缓存容量:I9-13900K的L3缓存容量为36MB,而I9-12900K的L3缓存容量为30MB。更大的缓存容量有助于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减少内存访问的延迟,从而提升整体性能。这对于需要频繁访问缓存数据的应用,如数据库管理和科学计算等,具有明显的性能提升。4、能效比:I9-13900K在能效比方面进行了优化,尽管核心数和线程数增加,但其TDP(热设计功率)仍保持在125W,与I9-12900K相同。这表明I9-13900K在提供更高性能的同时,功耗并没有显著增加。通过先进的电源管理和节能技术,I9-13900K能够更好地平衡性能和功耗,延长硬件寿命,降低运营成本。5、内存支持:I9-13900K支持DDR5-5600内存,而I9-12900K支持DDR5-4800内存。更高的内存带宽意味着数据传输速度更快,能够更好地支持数据密集型应用。此外,I9-13900K还支持更高的内存容量,最多可支持128GB DDR5内存,为大规模数据处理和虚拟化环境提供充足的内存资源。6、I/O扩展能力:I9-13900K支持更多的PCIe 4.0通道,总数达到20条,而I9-12900K支持16条PCIe 4.0通道。这使得I9-13900K能够连接更多的高性能存储设备和网络适配器,如NVMe SSD、10GbE网卡等,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系统扩展能力。7、安全特性:I9-13900K在安全特性方面也有所提升,支持更多的安全技术和功能,如Intel Control-Flow Enforcement Technology (CET) 和 Intel Software Guard Extensions (SGX)。这些技术能够有效防止恶意软件和攻击,提升系统的安全性。I9-13900K服务器在核心与线程数、基础频率与睿频加速、缓存容量、能效比、内存支持、I/O扩展能力和安全特性等多个方面相比I9-12900K服务器都有显著的提升。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服务器的计算性能和数据处理能力,还优化了能效比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强大、更可靠、更高效的计算平台。对于需要高性能计算资源的企业和应用来说,I9-13900K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升级选择。
什么是流媒体服务器?有什么要求吗?
流媒体服务器是什么?简单来说,流媒体提服务器就是处理流媒体文件的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用在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网络电台、网络视频等方面。 直播过程中就需要使用流媒体服务器,一个完整的直播过程,包括采集、处理、编码、封包、推流、传输、转码、分发、解码、播放等过程,流媒体服务器主要负责采集,传输和播放等过程。流媒体指以流方式在网络中传送音频、视频和多媒体文件的媒体形式。相对于下载后观看的网络播放形式而言,流媒体的典型特征是把连续的音频和视频信息压缩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用户边下载边观看,而不必等待整个文件下载完毕。流媒体服务器相比一般的网站服务器,需要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硬件设备方面应该要满足以下几各方面的要求。一.CPU资源。强大的SDK与充足的CPU资源可轻松处理如实时转码、美颜、实时截图、录制等功能;如果计算机CPU频率太低,处理能力过慢,电脑在被多用户访问时将我们无法进行其他任何操作,这样将会导致网站卡顿不流畅,用户体验很差,会流失很多用户。二.大容量内存和硬盘。流媒体的制作和发送是系统资源的黑洞,拥有大容量内存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而流媒体文件体积普遍较大,大量的媒体文件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所以为了保证流媒体文件正常发送,建议内存至少512MB,硬盘80G以上。三.占用系统资源少的声卡。好的声卡有助于CPU占用率的降低,并且对录音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四.足够大的带宽。带宽是保证直播顺畅,不卡顿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带宽越大,能满足同时正常观看的人数越多,所以为了保证用户有一个良好的直播体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带宽,另外, 为了避免宕机,也需要对流媒体服务器中的连接数进行限制。高防安全专家快快网络!快快网络客服小赖 Q537013907--------智能云安全管理服务商-----------------快快i9,就是最好i9!快快i9,才是真正i9!
服务器中挖矿病毒怎么办?
服务器一旦感染挖矿病毒,会出现 CPU、内存占用率飙升、系统卡顿、电费激增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服务器被黑客远程控制。面对这类恶意程序,需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清除病毒并加固防护,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怎么快速识别感染迹象?挖矿病毒的核心特征是对计算资源的疯狂占用。通过服务器监控工具可发现异常:CPU 利用率长期维持在 90% 以上,即使无业务负载也居高不下;系统进程中出现陌生的高占用进程,名称常伪装成 “system”“svchost” 等系统进程;磁盘中存在可疑可执行文件,且修改时间与异常占用开始时间吻合。应急隔离与初步处理。发现感染后,首先应断开服务器与外部网络的连接,避免病毒扩散至内网其他设备。若服务器承载核心业务,可先通过虚拟机快照恢复至感染前的正常状态,或临时切换至备用服务器维持业务运行。对于无法中断的服务器,需通过命令行工具强制终止可疑进程: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 “top” 命令定位高占用进程,用 “kill -9 进程 ID” 终止;Windows 系统则通过 “任务管理器” 结束异常进程,并记录进程路径以便后续清除。如何彻底清除病毒文件?手动清除需深入系统底层排查。在 Linux 系统中,需检查 “/tmp”“/var/tmp” 等临时目录,删除不明脚本文件;查看定时任务(crontab -l),移除病毒添加的自动启动项;检查系统服务列表,卸载伪装成系统服务的恶意程序。Windows 系统则需进入安全模式,删除 “C:\Windows\Temp” 下的可疑文件,清理注册表中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路径下的异常键值。对于顽固病毒,可使用专业杀毒工具(如卡巴斯基企业版、火绒终端安全)进行全盘扫描,确保清除残留的病毒模块。服务器对抗挖矿病毒的核心在于 “早发现、快隔离、彻清除、强防护”。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安全监控机制,及时修补漏洞并规范操作流程,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服务器的稳定运行。
阅读数:15726 | 2023-05-15 11:05:09
阅读数:6817 | 2023-04-21 08:04:06
阅读数:6270 | 2024-07-27 15:04:05
阅读数:6257 | 2024-06-21 19:01:05
阅读数:6227 | 2022-06-29 16:49:44
阅读数:6167 | 2022-02-08 11:05:52
阅读数:5941 | 2022-02-08 11:05:31
阅读数:5740 | 2022-09-07 17:07:55
阅读数:15726 | 2023-05-15 11:05:09
阅读数:6817 | 2023-04-21 08:04:06
阅读数:6270 | 2024-07-27 15:04:05
阅读数:6257 | 2024-06-21 19:01:05
阅读数:6227 | 2022-06-29 16:49:44
阅读数:6167 | 2022-02-08 11:05:52
阅读数:5941 | 2022-02-08 11:05:31
阅读数:5740 | 2022-09-07 17:07:55
发布者:售前小溪 | 本文章发表于:2024-07-27
在Linux系统中,无论是作为桌面环境还是服务器环境,定期更改密码都是维护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步骤。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在Linux服务器上修改密码的方法,这些步骤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中都是通用的。
登录到Linux服务器
首先,您需要通过SSH(Secure Shell)或其他远程管理工具登录到Linux服务器上。确保您拥有足够的权限来修改密码,通常这意味着您需要使用root用户或具有sudo权限的用户登录。
使用passwd命令修改密码
在Linux中,passwd命令是用于更改用户密码的工具。以下是如何使用它的基本步骤:
1. 切换到目标用户(可选)
如果您不是以目标用户身份登录,但希望以该用户身份更改密码,您可以使用su(switch user)命令切换到该用户。例如,如果您想以用户名为exampleuser的用户身份更改密码,可以执行:su - exampleuser

然后输入该用户的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注意,这需要您有足够的权限来切换到该用户。
2. 使用passwd命令
一旦您以目标用户身份登录,就可以使用passwd命令来更改密码了。如果您已经以root用户身份登录,并希望直接为另一个用户更改密码,也可以使用passwd命令,后跟用户名作为参数。例如:passwd exampleuser

或者,如果您已经以目标用户身份登录,只需直接运行:passwd

3. 输入新密码
系统将提示您输入新的UNIX密码。输入您想要设置的新密码,然后按Enter键。请注意,出于安全考虑,密码输入时不会显示任何字符。
4. 确认新密码
为了防止输入错误,系统将要求您再次输入新密码以进行确认。再次输入相同的密码,然后按Enter键。
5. 密码更改成功
如果一切顺利,系统将显示一条消息,表明密码已成功更改。
注意事项
密码复杂性:为了提高账户的安全性,请确保新密码足够复杂,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
权限问题:如果您在尝试为其他用户更改密码时遇到权限问题,请确保您以root用户身份登录或使用sudo来提升权限。
密码策略:Linux系统可能配置了密码策略,这些策略可能要求密码达到一定的长度、复杂度或更改频率。请遵守这些策略。
备份:虽然更改密码通常不需要备份,但在进行任何重要更改之前,确保您已备份重要数据总是一个好习惯。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在Linux服务器上成功修改密码,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记得定期更改密码,并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来保护您的系统免受潜在威胁。
上一篇
I9-13900K服务器比I9-12900K服务器提升多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处理器的性能提升成为了企业和个人用户关注的焦点。I9-13900K作为英特尔最新推出的旗舰级处理器,相比上一代I9-12900K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I9-13900K服务器比I9-12900K服务器提升多少?1、核心与线程数:I9-13900K处理器拥有24个核心和32个线程,而I9-12900K则有16个核心和24个线程。核心和线程数的增加意味着I9-13900K在处理多任务和高并发任务时具备更强的并行处理能力。这对于需要大量计算资源的应用,如视频编码、3D渲染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等,具有重要意义。2、基础频率与睿频加速:I9-13900K的基础频率为3.0GHz,最高睿频可达5.8GHz,而I9-12900K的基础频率为3.2GHz,最高睿频为5.3GHz。虽然基础频率略有降低,但I9-13900K在睿频加速方面的提升更为显著。更高的睿频频率使得I9-13900K在处理高负载任务时能够提供更强的计算性能,特别是在需要短时间爆发力的应用场景中。3、缓存容量:I9-13900K的L3缓存容量为36MB,而I9-12900K的L3缓存容量为30MB。更大的缓存容量有助于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减少内存访问的延迟,从而提升整体性能。这对于需要频繁访问缓存数据的应用,如数据库管理和科学计算等,具有明显的性能提升。4、能效比:I9-13900K在能效比方面进行了优化,尽管核心数和线程数增加,但其TDP(热设计功率)仍保持在125W,与I9-12900K相同。这表明I9-13900K在提供更高性能的同时,功耗并没有显著增加。通过先进的电源管理和节能技术,I9-13900K能够更好地平衡性能和功耗,延长硬件寿命,降低运营成本。5、内存支持:I9-13900K支持DDR5-5600内存,而I9-12900K支持DDR5-4800内存。更高的内存带宽意味着数据传输速度更快,能够更好地支持数据密集型应用。此外,I9-13900K还支持更高的内存容量,最多可支持128GB DDR5内存,为大规模数据处理和虚拟化环境提供充足的内存资源。6、I/O扩展能力:I9-13900K支持更多的PCIe 4.0通道,总数达到20条,而I9-12900K支持16条PCIe 4.0通道。这使得I9-13900K能够连接更多的高性能存储设备和网络适配器,如NVMe SSD、10GbE网卡等,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系统扩展能力。7、安全特性:I9-13900K在安全特性方面也有所提升,支持更多的安全技术和功能,如Intel Control-Flow Enforcement Technology (CET) 和 Intel Software Guard Extensions (SGX)。这些技术能够有效防止恶意软件和攻击,提升系统的安全性。I9-13900K服务器在核心与线程数、基础频率与睿频加速、缓存容量、能效比、内存支持、I/O扩展能力和安全特性等多个方面相比I9-12900K服务器都有显著的提升。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服务器的计算性能和数据处理能力,还优化了能效比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强大、更可靠、更高效的计算平台。对于需要高性能计算资源的企业和应用来说,I9-13900K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升级选择。
什么是流媒体服务器?有什么要求吗?
流媒体服务器是什么?简单来说,流媒体提服务器就是处理流媒体文件的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用在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网络电台、网络视频等方面。 直播过程中就需要使用流媒体服务器,一个完整的直播过程,包括采集、处理、编码、封包、推流、传输、转码、分发、解码、播放等过程,流媒体服务器主要负责采集,传输和播放等过程。流媒体指以流方式在网络中传送音频、视频和多媒体文件的媒体形式。相对于下载后观看的网络播放形式而言,流媒体的典型特征是把连续的音频和视频信息压缩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用户边下载边观看,而不必等待整个文件下载完毕。流媒体服务器相比一般的网站服务器,需要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硬件设备方面应该要满足以下几各方面的要求。一.CPU资源。强大的SDK与充足的CPU资源可轻松处理如实时转码、美颜、实时截图、录制等功能;如果计算机CPU频率太低,处理能力过慢,电脑在被多用户访问时将我们无法进行其他任何操作,这样将会导致网站卡顿不流畅,用户体验很差,会流失很多用户。二.大容量内存和硬盘。流媒体的制作和发送是系统资源的黑洞,拥有大容量内存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而流媒体文件体积普遍较大,大量的媒体文件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所以为了保证流媒体文件正常发送,建议内存至少512MB,硬盘80G以上。三.占用系统资源少的声卡。好的声卡有助于CPU占用率的降低,并且对录音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四.足够大的带宽。带宽是保证直播顺畅,不卡顿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带宽越大,能满足同时正常观看的人数越多,所以为了保证用户有一个良好的直播体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带宽,另外, 为了避免宕机,也需要对流媒体服务器中的连接数进行限制。高防安全专家快快网络!快快网络客服小赖 Q537013907--------智能云安全管理服务商-----------------快快i9,就是最好i9!快快i9,才是真正i9!
服务器中挖矿病毒怎么办?
服务器一旦感染挖矿病毒,会出现 CPU、内存占用率飙升、系统卡顿、电费激增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服务器被黑客远程控制。面对这类恶意程序,需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清除病毒并加固防护,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怎么快速识别感染迹象?挖矿病毒的核心特征是对计算资源的疯狂占用。通过服务器监控工具可发现异常:CPU 利用率长期维持在 90% 以上,即使无业务负载也居高不下;系统进程中出现陌生的高占用进程,名称常伪装成 “system”“svchost” 等系统进程;磁盘中存在可疑可执行文件,且修改时间与异常占用开始时间吻合。应急隔离与初步处理。发现感染后,首先应断开服务器与外部网络的连接,避免病毒扩散至内网其他设备。若服务器承载核心业务,可先通过虚拟机快照恢复至感染前的正常状态,或临时切换至备用服务器维持业务运行。对于无法中断的服务器,需通过命令行工具强制终止可疑进程: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 “top” 命令定位高占用进程,用 “kill -9 进程 ID” 终止;Windows 系统则通过 “任务管理器” 结束异常进程,并记录进程路径以便后续清除。如何彻底清除病毒文件?手动清除需深入系统底层排查。在 Linux 系统中,需检查 “/tmp”“/var/tmp” 等临时目录,删除不明脚本文件;查看定时任务(crontab -l),移除病毒添加的自动启动项;检查系统服务列表,卸载伪装成系统服务的恶意程序。Windows 系统则需进入安全模式,删除 “C:\Windows\Temp” 下的可疑文件,清理注册表中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路径下的异常键值。对于顽固病毒,可使用专业杀毒工具(如卡巴斯基企业版、火绒终端安全)进行全盘扫描,确保清除残留的病毒模块。服务器对抗挖矿病毒的核心在于 “早发现、快隔离、彻清除、强防护”。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安全监控机制,及时修补漏洞并规范操作流程,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服务器的稳定运行。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