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售前荔枝 | 本文章发表于:2024-10-01 阅读数:1510
DDoS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主要起因多种多样,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起因:
商业与竞争因素
商业竞争:在某些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游戏、电商等,竞争对手可能通过DDoS攻击来破坏对手的在线服务,导致对手的客户流失,从而在商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报复与勒索
报复攻击:攻击者可能因为某种争议、仇恨、不满或敌对行动,试图报复特定组织或个人,通过DDoS攻击来影响对方的服务正常运行。
敲诈勒索:攻击者通过DDoS攻击威胁目标组织,要求支付赎金以停止攻击。这种攻击方式往往对中小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
政治与意识形态
政治或意识形态原因:某些组织或个人可能试图通过DDoS攻击来传达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上的信息或观点,以此作为网络抗议或宣传的手段。
技术滥用与漏洞利用
僵尸网络控制:攻击者通过恶意软件控制大量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通常称为“僵尸网络”),利用这些设备同时向目标发送请求,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或网络带宽饱和。
漏洞利用:攻击者会寻找并利用目标系统或应用程序中的安全漏洞,以便更容易地发起DDoS攻击。
攻击类型与手段
DDoS攻击的手段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IP地址欺骗:攻击者使用伪造的IP地址,使得正常流量与恶意流量无法区分。
洪水攻击:攻击者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导致网络拥塞和瘫痪。
SYN洪水攻击:攻击者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SYN数据包,占用连接队列,导致正常连接无法建立。
Smurf攻击:攻击者使用伪造的广播和应答流量,将流量引导到目标服务器,导致带宽耗尽。
Fraggle攻击:攻击者向目标发送大量的UDP数据包,导致目标服务器无法响应正常请求。
DDoS攻击的主要起因包括商业竞争、报复与勒索、政治与意识形态原因以及技术滥用与漏洞利用等。这些攻击手段多样,对目标系统的正常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至关重要,包括使用专业的CDN服务、配置服务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配备高性能网络设备以及实施DDoS防护服务等。
什么是高防IP咨询快快售前小丹45.113.202.110
高防IP是针对互联网服务器在遭受大流量的DDoS攻击后导致服务不可用的情况下,推出的付费增值服务,用户可以通过配置高防IP,将攻击流量引流到高防IP,确保源站的稳定可靠。(无需转移数据,理论上任何主机都可以使用高防IP来防护DDOS攻击。)一、什么是高防ip在网络世界中,ip就相当于服务器的门牌号,无论是访问还是管理服务器,都是通过ip来进行。同理,如果一个网络攻击者想对目标进行DDoS攻击,都需要知道目标的ip地址,并用大量的无效流量数据对该IP的服务器进行请求,导致服务器的资源被大量占用,无法对正确的请求作出响应。二、高防IP原理用户购买高防IP,把域名解析到高防IP上(web业务只要把域名指向高防IP 即可。非web业务,把业务IP换成高防IP即可)同时在高防IP上设置转发规则;所有公网流量都会走高防IP,通过端口协议转发的方式将用户的访问通过高防IP转发到源站IP,同时将恶意攻击流量在高防IP上进行清洗过滤后将正常流量返回给源站IP,从而确保源站IP稳定访问的防护服务。三、为什么使用高防IP1.确保源站的稳定可靠如果一个网络攻击者只要知道攻击目标的IP地址,就可以进行DDoS攻击,通过用大量的无效流量数据对该IP的服务器进行请求,导致服务器的资源被大量占用,无法对正确的请求作出响应。这时用户可以通过配置高防IP,将攻击流量引流到高防IP,确保源站的稳定可靠。2.过滤恶意流量因而通常高防服务器都是针对IP来进行防御和管理,在租用服务器后,服务商会提供一个高防IP给用户,如果该IP出现异常流量时,高防机房中的硬件防火墙,牵引系统等会对流量进行智能识别,对恶意流量进行过滤,保证正常流量能够对服务器发出请求并得到正常的处理。3.适用于多种业务由于业务的不同,不同的高防IP所受到的保护流量范围也不一样。对于防御攻击方面,高防IP可以说是瑕瑜互见,长短并存。如果攻击流量过大,超过高防IP的承受范围时,为了保护机房的安全性,会暂时对该IP进行屏蔽。这时可能会造成网络不能正常访问。了解更多咨询快快售前小丹
漏洞扫描常用步骤有哪些?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
漏洞扫描常用步骤有哪些?首先确定需要进行漏洞扫描的目标系统或网络,包括IP地址范围、域名或应用程序等。对于企业来说积极做好漏洞扫描是很重要的。 漏洞扫描常用步骤有哪些? 目标选择:确定需要进行漏洞扫描的目标系统,可以是网络设备、服务器、应用程序、数据库等。 信息收集:收集目标系统相关的信息,如IP地址、域名、应用程序版本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指导后续的漏洞扫描工作。 配置扫描工具:选择适当的漏洞扫描工具,根据目标系统的特点进行必要的配置和设置。 运行扫描:运行漏洞扫描工具,它会主动模拟攻击并探测目标系统中的漏洞。扫描过程中,工具会检查系统的配置、程序的安全性、开放端口等方面的漏洞。 漏洞分析:扫描工具会生成扫描报告,列出检测到的漏洞和弱点。这些报告包含有关漏洞的详细信息,如漏洞类型、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建议的修复方案等。 漏洞修复和加固:根据扫描报告中提供的建议,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针对发现的漏洞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并加固系统的安全。 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 一、概念 1、渗透测试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国外一些安全组织达成共识的通用说法是:通过模拟恶意黑客的攻击方法,来评估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一种评估方法。 这一过程包括对系统的任何弱点、技术缺陷或漏洞的主动分析,而分析是从一个攻击者可能存在的位置来进行的,并且从这个位置有条件的主动利用安全漏洞。 2、漏洞扫描简称漏扫,是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手段。漏洞扫描一般可分为网络扫描和主机扫描。 在漏扫工作中,多使用NESSUS、awvs、OpenVAS、NetSparker、OWASP ZAP等工具。通过漏洞扫描,扫描者能够发现远端网络或主机的配置信息、TCP/UDP端口的分配、提供的网络服务、服务器的具体信息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漏洞扫描的范围仅限于系统漏洞的发现,而渗透测试却不局限于此,而是将范围扩大至任何系统弱点和技术缺陷的发现与分析利用,自然也包括系统漏洞。 二、操作方式 1、渗透测试的一般过程主要有明确目标、信息收集、漏洞探测、漏洞验证、信息分析、获取所需、信息整理、形成测试报告。 渗透测试的操作难度大,需要使用大量的工具,其范围也是有针对性的,并且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其中。全自动的漏洞扫描我们时常听说,但不依靠人工的全自动化渗透测试,却不常听说。 2、漏洞扫描是在网络设备中发现已经存在的漏洞,比如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种应用,该过程是自动化的,主要针对的是网络或应用层上潜在的及已知的漏洞。漏洞的扫描过程中是不涉及漏洞利用的。 漏洞扫描需要自动化工具处理大量的资产,其扫描的范围比渗透测试要大。漏洞扫描产品通常由系统管理员或具备良好网络知识的安全人员操作,想要高效使用这些产品,需要拥有特定的产品知识。 三、性质 渗透测试的侵略性要强很多,它会试图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攻击真实生产环境;相反,漏洞扫描只会以一种非侵略性的方式,仔细地定位和量化系统的所有漏洞。 四、消耗的成本及时间 渗透测试需要前期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前期信息资产收集的越全面,后期的渗透就会越深入,不仅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更是一个连锁反应;而漏洞扫描相比来说消耗的时间要少很多。 漏洞扫描是通过使用特定的软件工具和技术,对目标系统进行主动的安全检测,漏洞扫描常用步骤有哪些?以上就是详细的解答,赶紧了解下吧。
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是什么?
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都是安全评估中的两种不同类型,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是什么?渗透测试是网络安全测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漏洞扫描则是根据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一系列手段对指定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进行检测,是一种可以利用漏洞去进行检测的。 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 概念不同:渗透测试这一过程包括对系统的任何弱点、技术缺陷或漏洞的主动分析,而分析是从一个攻击者可能存在的位置来进行的,并且从这个位置有条件的主动利用安全漏洞。漏洞扫描简称漏扫,是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手段。漏洞扫描一般可分为网络扫描和主机扫描。 操作方式不同:渗透测试的一般过程主要有明确目标、信息收集、漏洞探测、漏洞验证、信息分析、获取所需、信息整理、形成测试报告。漏洞扫描是在网络设备中发现已经存在的漏洞,比如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种应用,该过程是自动化的,主要针对的是网络或应用层上潜在的及已知的漏洞。漏洞的扫描过程中是不涉及漏洞利用的。 性质不同:渗透测试的侵略性要强很多,它会试图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攻击真实生产环境;相反,漏洞扫描只会以一种非侵略性的方式,仔细地定位和量化系统的所有漏洞。 消耗的成本时间不同:渗透测试需要前期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前期信息资产收集的越全面,后期的渗透就会越深入,不仅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更是一个连锁反应;而漏洞扫描相比来说消耗的时间要少很多。 渗透测试主要是通过目标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去进行检测; 漏洞扫描则是根据先前已存在于计算机漏洞数据库的已知漏洞去进行风险形势报告,所以这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渗透测试则是比较有针对性的,需要有专业的行家来进行测试工作的,在测试过程中也需要用到很多专业工具,优秀的渗透测试人员是需要对编程有一定了解的,因为在测试中难免会需要编写脚本,修改攻击参数等。 所以渗透测试在实际操作中是需要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能做的,在成本耗费上也会更高一些。 漏洞扫描是发现设备中的潜在漏洞,比如防火墙、路由器等设备,这个过程是自动化的,漏洞扫描只能识别漏洞数据库中已知的漏洞,在操作上,只要是具备良好网络知识的安全人员即可操作,在扫描成本上也是相对较低的。 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常有人将漏洞扫描与渗透测试的重要性搞混。漏洞扫描替代不了渗透测试的重要性,渗透测试本身也守不住整个网络的安全。两者之前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大家要学会去区分。
阅读数:2980 | 2024-10-03 00:00:00
阅读数:2814 | 2024-09-07 07:00:00
阅读数:2645 | 2024-10-24 00:00:00
阅读数:2467 | 2024-09-08 13:00:00
阅读数:2268 | 2024-10-15 00:00:00
阅读数:2131 | 2024-09-14 09:00:00
阅读数:2128 | 2024-09-22 10:00:00
阅读数:2066 | 2024-07-05 13:40:19
阅读数:2980 | 2024-10-03 00:00:00
阅读数:2814 | 2024-09-07 07:00:00
阅读数:2645 | 2024-10-24 00:00:00
阅读数:2467 | 2024-09-08 13:00:00
阅读数:2268 | 2024-10-15 00:00:00
阅读数:2131 | 2024-09-14 09:00:00
阅读数:2128 | 2024-09-22 10:00:00
阅读数:2066 | 2024-07-05 13:40:19
发布者:售前荔枝 | 本文章发表于:2024-10-01
DDoS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主要起因多种多样,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起因:
商业与竞争因素
商业竞争:在某些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游戏、电商等,竞争对手可能通过DDoS攻击来破坏对手的在线服务,导致对手的客户流失,从而在商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报复与勒索
报复攻击:攻击者可能因为某种争议、仇恨、不满或敌对行动,试图报复特定组织或个人,通过DDoS攻击来影响对方的服务正常运行。
敲诈勒索:攻击者通过DDoS攻击威胁目标组织,要求支付赎金以停止攻击。这种攻击方式往往对中小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
政治与意识形态
政治或意识形态原因:某些组织或个人可能试图通过DDoS攻击来传达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上的信息或观点,以此作为网络抗议或宣传的手段。
技术滥用与漏洞利用
僵尸网络控制:攻击者通过恶意软件控制大量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通常称为“僵尸网络”),利用这些设备同时向目标发送请求,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或网络带宽饱和。
漏洞利用:攻击者会寻找并利用目标系统或应用程序中的安全漏洞,以便更容易地发起DDoS攻击。
攻击类型与手段
DDoS攻击的手段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IP地址欺骗:攻击者使用伪造的IP地址,使得正常流量与恶意流量无法区分。
洪水攻击:攻击者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导致网络拥塞和瘫痪。
SYN洪水攻击:攻击者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SYN数据包,占用连接队列,导致正常连接无法建立。
Smurf攻击:攻击者使用伪造的广播和应答流量,将流量引导到目标服务器,导致带宽耗尽。
Fraggle攻击:攻击者向目标发送大量的UDP数据包,导致目标服务器无法响应正常请求。
DDoS攻击的主要起因包括商业竞争、报复与勒索、政治与意识形态原因以及技术滥用与漏洞利用等。这些攻击手段多样,对目标系统的正常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至关重要,包括使用专业的CDN服务、配置服务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配备高性能网络设备以及实施DDoS防护服务等。
什么是高防IP咨询快快售前小丹45.113.202.110
高防IP是针对互联网服务器在遭受大流量的DDoS攻击后导致服务不可用的情况下,推出的付费增值服务,用户可以通过配置高防IP,将攻击流量引流到高防IP,确保源站的稳定可靠。(无需转移数据,理论上任何主机都可以使用高防IP来防护DDOS攻击。)一、什么是高防ip在网络世界中,ip就相当于服务器的门牌号,无论是访问还是管理服务器,都是通过ip来进行。同理,如果一个网络攻击者想对目标进行DDoS攻击,都需要知道目标的ip地址,并用大量的无效流量数据对该IP的服务器进行请求,导致服务器的资源被大量占用,无法对正确的请求作出响应。二、高防IP原理用户购买高防IP,把域名解析到高防IP上(web业务只要把域名指向高防IP 即可。非web业务,把业务IP换成高防IP即可)同时在高防IP上设置转发规则;所有公网流量都会走高防IP,通过端口协议转发的方式将用户的访问通过高防IP转发到源站IP,同时将恶意攻击流量在高防IP上进行清洗过滤后将正常流量返回给源站IP,从而确保源站IP稳定访问的防护服务。三、为什么使用高防IP1.确保源站的稳定可靠如果一个网络攻击者只要知道攻击目标的IP地址,就可以进行DDoS攻击,通过用大量的无效流量数据对该IP的服务器进行请求,导致服务器的资源被大量占用,无法对正确的请求作出响应。这时用户可以通过配置高防IP,将攻击流量引流到高防IP,确保源站的稳定可靠。2.过滤恶意流量因而通常高防服务器都是针对IP来进行防御和管理,在租用服务器后,服务商会提供一个高防IP给用户,如果该IP出现异常流量时,高防机房中的硬件防火墙,牵引系统等会对流量进行智能识别,对恶意流量进行过滤,保证正常流量能够对服务器发出请求并得到正常的处理。3.适用于多种业务由于业务的不同,不同的高防IP所受到的保护流量范围也不一样。对于防御攻击方面,高防IP可以说是瑕瑜互见,长短并存。如果攻击流量过大,超过高防IP的承受范围时,为了保护机房的安全性,会暂时对该IP进行屏蔽。这时可能会造成网络不能正常访问。了解更多咨询快快售前小丹
漏洞扫描常用步骤有哪些?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
漏洞扫描常用步骤有哪些?首先确定需要进行漏洞扫描的目标系统或网络,包括IP地址范围、域名或应用程序等。对于企业来说积极做好漏洞扫描是很重要的。 漏洞扫描常用步骤有哪些? 目标选择:确定需要进行漏洞扫描的目标系统,可以是网络设备、服务器、应用程序、数据库等。 信息收集:收集目标系统相关的信息,如IP地址、域名、应用程序版本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指导后续的漏洞扫描工作。 配置扫描工具:选择适当的漏洞扫描工具,根据目标系统的特点进行必要的配置和设置。 运行扫描:运行漏洞扫描工具,它会主动模拟攻击并探测目标系统中的漏洞。扫描过程中,工具会检查系统的配置、程序的安全性、开放端口等方面的漏洞。 漏洞分析:扫描工具会生成扫描报告,列出检测到的漏洞和弱点。这些报告包含有关漏洞的详细信息,如漏洞类型、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建议的修复方案等。 漏洞修复和加固:根据扫描报告中提供的建议,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针对发现的漏洞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并加固系统的安全。 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 一、概念 1、渗透测试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国外一些安全组织达成共识的通用说法是:通过模拟恶意黑客的攻击方法,来评估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一种评估方法。 这一过程包括对系统的任何弱点、技术缺陷或漏洞的主动分析,而分析是从一个攻击者可能存在的位置来进行的,并且从这个位置有条件的主动利用安全漏洞。 2、漏洞扫描简称漏扫,是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手段。漏洞扫描一般可分为网络扫描和主机扫描。 在漏扫工作中,多使用NESSUS、awvs、OpenVAS、NetSparker、OWASP ZAP等工具。通过漏洞扫描,扫描者能够发现远端网络或主机的配置信息、TCP/UDP端口的分配、提供的网络服务、服务器的具体信息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漏洞扫描的范围仅限于系统漏洞的发现,而渗透测试却不局限于此,而是将范围扩大至任何系统弱点和技术缺陷的发现与分析利用,自然也包括系统漏洞。 二、操作方式 1、渗透测试的一般过程主要有明确目标、信息收集、漏洞探测、漏洞验证、信息分析、获取所需、信息整理、形成测试报告。 渗透测试的操作难度大,需要使用大量的工具,其范围也是有针对性的,并且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其中。全自动的漏洞扫描我们时常听说,但不依靠人工的全自动化渗透测试,却不常听说。 2、漏洞扫描是在网络设备中发现已经存在的漏洞,比如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种应用,该过程是自动化的,主要针对的是网络或应用层上潜在的及已知的漏洞。漏洞的扫描过程中是不涉及漏洞利用的。 漏洞扫描需要自动化工具处理大量的资产,其扫描的范围比渗透测试要大。漏洞扫描产品通常由系统管理员或具备良好网络知识的安全人员操作,想要高效使用这些产品,需要拥有特定的产品知识。 三、性质 渗透测试的侵略性要强很多,它会试图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攻击真实生产环境;相反,漏洞扫描只会以一种非侵略性的方式,仔细地定位和量化系统的所有漏洞。 四、消耗的成本及时间 渗透测试需要前期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前期信息资产收集的越全面,后期的渗透就会越深入,不仅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更是一个连锁反应;而漏洞扫描相比来说消耗的时间要少很多。 漏洞扫描是通过使用特定的软件工具和技术,对目标系统进行主动的安全检测,漏洞扫描常用步骤有哪些?以上就是详细的解答,赶紧了解下吧。
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是什么?
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都是安全评估中的两种不同类型,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是什么?渗透测试是网络安全测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漏洞扫描则是根据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一系列手段对指定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进行检测,是一种可以利用漏洞去进行检测的。 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 概念不同:渗透测试这一过程包括对系统的任何弱点、技术缺陷或漏洞的主动分析,而分析是从一个攻击者可能存在的位置来进行的,并且从这个位置有条件的主动利用安全漏洞。漏洞扫描简称漏扫,是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手段。漏洞扫描一般可分为网络扫描和主机扫描。 操作方式不同:渗透测试的一般过程主要有明确目标、信息收集、漏洞探测、漏洞验证、信息分析、获取所需、信息整理、形成测试报告。漏洞扫描是在网络设备中发现已经存在的漏洞,比如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种应用,该过程是自动化的,主要针对的是网络或应用层上潜在的及已知的漏洞。漏洞的扫描过程中是不涉及漏洞利用的。 性质不同:渗透测试的侵略性要强很多,它会试图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攻击真实生产环境;相反,漏洞扫描只会以一种非侵略性的方式,仔细地定位和量化系统的所有漏洞。 消耗的成本时间不同:渗透测试需要前期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前期信息资产收集的越全面,后期的渗透就会越深入,不仅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更是一个连锁反应;而漏洞扫描相比来说消耗的时间要少很多。 渗透测试主要是通过目标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去进行检测; 漏洞扫描则是根据先前已存在于计算机漏洞数据库的已知漏洞去进行风险形势报告,所以这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渗透测试则是比较有针对性的,需要有专业的行家来进行测试工作的,在测试过程中也需要用到很多专业工具,优秀的渗透测试人员是需要对编程有一定了解的,因为在测试中难免会需要编写脚本,修改攻击参数等。 所以渗透测试在实际操作中是需要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能做的,在成本耗费上也会更高一些。 漏洞扫描是发现设备中的潜在漏洞,比如防火墙、路由器等设备,这个过程是自动化的,漏洞扫描只能识别漏洞数据库中已知的漏洞,在操作上,只要是具备良好网络知识的安全人员即可操作,在扫描成本上也是相对较低的。 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常有人将漏洞扫描与渗透测试的重要性搞混。漏洞扫描替代不了渗透测试的重要性,渗透测试本身也守不住整个网络的安全。两者之前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大家要学会去区分。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