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IE 9.0+以上版本 Chrome 31+谷歌浏览器 Firefox 30+ 火狐浏览器

新变化新趋势新风口-2020中国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解读

本文章发表于:2020-11-12

      如果以2009年阿里云的成立作为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开端,2020年则刚好是云计算在中国发展新十年的起点。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见证了中国云计算行业在多重因素推动下的飞速发展,也经历了野蛮生长下的质疑与阵痛。在2020这个节点,我们有必要看清中国云计算行业当下的发展背景,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找寻潜在的新的风口,为新十年的发展提供方向参考。


      不变中的变:整体利好背景下的新变化


      整体看来,考虑到内部动力与外部环境,中国云计算行业积极的发展环境不会改变,但其中亦不乏一些新变化值得关注。


      从内部发展动力角度看,中国云计算行业在保持着强劲发展推动力的同时,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行业规模上,中国的云计算行业保持着高于整体GDP增长的增速,2019年中国云计算行业规模占GDP比值增长率达到25.2%,也远高于云计算第一大国美国的14%;技术保障上,从短期未来到十年以后,多种能够对整个行业起到推动作用的颠覆性技术,被预测在不同阶段达到成熟,如2-5年内的AI云计算和边缘计算、5-10年内的云原生技术,以及十年后的量子计算技术等,皆有能力在不同时间节点为云计算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内部动力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内涵阐释和市场现状上。一方面,随着2018年NIST将客户视角价值写进云计算核心内涵阐释中,需求方价值在这一原先多由供给方(云厂商)主导的市场中意义更为凸显。另一方面,中国的云计算市场经过十余年的竞争,已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外部环境保持利好的同时,也引导着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当前中国云计算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状况好而中西部弱,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好而传统行业弱的现状。在中国整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之下,如何解决这一不平衡状况必将是未来发展重点。


      云发展多维化是正处于过渡阶段的中国云计算行业走向最终目标的必经之路。此外,经济下行压力使得IT支出普遍缩减的企业更加关注云计算如何直接地为其降本增效,疫情下的全面线上化使得许多企业被迫真正完全依靠云进行业务运行,而一级市场上的资本也更多地涌向偏后轮次的成熟公司。这一切都说明云计算在中国正在逐渐脱离概念炒作阶段,客户和市场也都愈加成熟。


      新趋势下的新风口:云管理层服务


      在这云环境多样化与云发展多维化这两大趋势之下,新的挑战正在浮现,随之而来亦是新的机遇。我们认为,在愈发复杂的多样化云环境下,能力相对缺乏的传统行业企业如何能够充分地将云优势转化成业务竞争力是企业最核心的挑战。因此,直接服务于云消费者,并致力于为其解决这一问题的云管理层服务便是中国云计算发展下一阶段的新风口。


      我们将云管理层服务定义为独立于云服务层,供给方可为云服务提供商或代理商的整体性资源/应用管理服务,主要可分为云管理服务和客户端云安全服务。


      云管理服务(MSP)是专注于企业上云全生命周期,旨在为企业提供咨询、建设、运营和创新的专业化服务,在当前中国云计算行业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单一走向多元的的过渡阶段,MSP价值愈发凸显。如中国MSP行业领先企业安畅网络的CEO程小中所表示,因能力不足,传统企业在上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比互联网企业大得多,但他们的上云决心又是有的,这就为MSP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中国MSP行业,于服务内涵、市场主体和技术需求三个角度呈现出三个主要发展特征。


      一是服务内涵从基础服务到优化赋能,MSP厂商如今能够为企业提供应用、架构、成本、安全 全方面优化能力;二是市场主体从单一厂商到百花齐放,不同类型MSP厂商优势各异,发力客户全生命周期不同节点,为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三是技术要求从基础可行到自动智能,完善的一体化管理平台技术帮助企业管理复杂云环境。整体看来,MSP行业有望在两大趋势之下,成为未来云计算。


      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建议


      走向新十年的中国云计算行业,需要在新变化与新趋势之下,寻找新的发展思路。首先便是尝试打造技术合力,充分发挥云计算底层操作系统的优势,将其与5G、AI、IOT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以形成合力。在中国市场趋于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应出海探索新机遇,去市场广阔但云计算能力短缺的地区寻找发展机会。客户视角亦是下一阶段关注重点,厂商应将视角拓展到客户可以吸收什么,从而致力于帮助客户将云能力转变为业务竞争力。当前中国云计算行业仍存在着规范不完善、信任成本高、各自为战、远离客户具体需求等弊端,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带来一个更加开放兼容的云生态,从而促进供需双方的效率增长,助力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本文转载自亿欧网)

新闻中心 > 技术分享

新变化新趋势新风口-2020中国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解读

本文章发表于:2020-11-12 09:27:17

      如果以2009年阿里云的成立作为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开端,2020年则刚好是云计算在中国发展新十年的起点。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见证了中国云计算行业在多重因素推动下的飞速发展,也经历了野蛮生长下的质疑与阵痛。在2020这个节点,我们有必要看清中国云计算行业当下的发展背景,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找寻潜在的新的风口,为新十年的发展提供方向参考。


      不变中的变:整体利好背景下的新变化


      整体看来,考虑到内部动力与外部环境,中国云计算行业积极的发展环境不会改变,但其中亦不乏一些新变化值得关注。


      从内部发展动力角度看,中国云计算行业在保持着强劲发展推动力的同时,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行业规模上,中国的云计算行业保持着高于整体GDP增长的增速,2019年中国云计算行业规模占GDP比值增长率达到25.2%,也远高于云计算第一大国美国的14%;技术保障上,从短期未来到十年以后,多种能够对整个行业起到推动作用的颠覆性技术,被预测在不同阶段达到成熟,如2-5年内的AI云计算和边缘计算、5-10年内的云原生技术,以及十年后的量子计算技术等,皆有能力在不同时间节点为云计算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内部动力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内涵阐释和市场现状上。一方面,随着2018年NIST将客户视角价值写进云计算核心内涵阐释中,需求方价值在这一原先多由供给方(云厂商)主导的市场中意义更为凸显。另一方面,中国的云计算市场经过十余年的竞争,已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外部环境保持利好的同时,也引导着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当前中国云计算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状况好而中西部弱,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好而传统行业弱的现状。在中国整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之下,如何解决这一不平衡状况必将是未来发展重点。


      云发展多维化是正处于过渡阶段的中国云计算行业走向最终目标的必经之路。此外,经济下行压力使得IT支出普遍缩减的企业更加关注云计算如何直接地为其降本增效,疫情下的全面线上化使得许多企业被迫真正完全依靠云进行业务运行,而一级市场上的资本也更多地涌向偏后轮次的成熟公司。这一切都说明云计算在中国正在逐渐脱离概念炒作阶段,客户和市场也都愈加成熟。


      新趋势下的新风口:云管理层服务


      在这云环境多样化与云发展多维化这两大趋势之下,新的挑战正在浮现,随之而来亦是新的机遇。我们认为,在愈发复杂的多样化云环境下,能力相对缺乏的传统行业企业如何能够充分地将云优势转化成业务竞争力是企业最核心的挑战。因此,直接服务于云消费者,并致力于为其解决这一问题的云管理层服务便是中国云计算发展下一阶段的新风口。


      我们将云管理层服务定义为独立于云服务层,供给方可为云服务提供商或代理商的整体性资源/应用管理服务,主要可分为云管理服务和客户端云安全服务。


      云管理服务(MSP)是专注于企业上云全生命周期,旨在为企业提供咨询、建设、运营和创新的专业化服务,在当前中国云计算行业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单一走向多元的的过渡阶段,MSP价值愈发凸显。如中国MSP行业领先企业安畅网络的CEO程小中所表示,因能力不足,传统企业在上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比互联网企业大得多,但他们的上云决心又是有的,这就为MSP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中国MSP行业,于服务内涵、市场主体和技术需求三个角度呈现出三个主要发展特征。


      一是服务内涵从基础服务到优化赋能,MSP厂商如今能够为企业提供应用、架构、成本、安全 全方面优化能力;二是市场主体从单一厂商到百花齐放,不同类型MSP厂商优势各异,发力客户全生命周期不同节点,为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三是技术要求从基础可行到自动智能,完善的一体化管理平台技术帮助企业管理复杂云环境。整体看来,MSP行业有望在两大趋势之下,成为未来云计算。


      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建议


      走向新十年的中国云计算行业,需要在新变化与新趋势之下,寻找新的发展思路。首先便是尝试打造技术合力,充分发挥云计算底层操作系统的优势,将其与5G、AI、IOT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以形成合力。在中国市场趋于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应出海探索新机遇,去市场广阔但云计算能力短缺的地区寻找发展机会。客户视角亦是下一阶段关注重点,厂商应将视角拓展到客户可以吸收什么,从而致力于帮助客户将云能力转变为业务竞争力。当前中国云计算行业仍存在着规范不完善、信任成本高、各自为战、远离客户具体需求等弊端,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带来一个更加开放兼容的云生态,从而促进供需双方的效率增长,助力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本文转载自亿欧网)

热门资讯

您对快快产品更新的整体评价是?

期待您提供更多的改进意见(选填)

提交成功~
提交失败~

售前咨询

售后咨询

  • 紧急电话:400-9188-010

等级保护报价计算器

今天已有1593位获取了等保预算

所在城市:
机房部署:
等保级别:
服务器数量:
是否已购安全产品:
手机号码:
手机验证码:
开始计算

稍后有等保顾问致电为您解读报价

拖动下列滑块完成拼图

您的等保预算报价0
  • 咨询费:
    0
  • 测评费:
    0
  • 定级费:
    0
  • 产品费:
    0
联系二维码

详情咨询等保专家

联系人:潘成豪

1305523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