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售前霍霍 | 本文章发表于:2025-01-09 阅读数:1385
在配置网络防火墙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要保护防火墙自身的安全,确保防火墙的管理访问权限仅限于信任的人员。更新防火墙至供应商推荐的最新固件,删除、禁用或重命名任何默认用户账户,并更改所有默认密码。这些措施有助于防止潜在攻击者利用默认设置进行入侵。
为了更好地保护网络资产,我们需要识别并规划网络结构。根据业务和应用程序的需要,将资产分组并组合到不同的网络(或区域)中。例如,所有提供基于Web的服务(如电子邮件、VPN)的服务器应组织到专用区域,即非军事区(DMZ),以限制来自互联网的入站流量。同时,内部网络应使用内部IP地址,并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以允许内部设备在必要时在互联网上进行通信。

一旦建立了网络区域并将其分配给接口,我们就需要创建防火墙规则,即访问控制列表(ACL)。ACL确定哪些流量需要权限才能流入和流出每个区域。在配置ACL时,应尽可能具体到确切的源和/或目标IP地址和端口号。此外,要在每个ACL的末尾创建一个“拒绝所有”规则,以过滤掉未经批准的流量。
根据需求,防火墙还可以充当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网络时间协议(NTP)服务器或入侵防御系统(IPS)等。然而,应禁用任何不打算使用的服务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为了满足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PCI DSS)的要求,应配置防火墙以向日志服务器报告,并确保包含足够的细节。
在完成防火墙配置后,我们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有效性。这包括验证防火墙是否正在阻止根据ACL配置应阻止的流量,并进行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务必保留防火墙配置的安全备份,以防发生任何故障。
上一篇
企业防火墙怎么配置?
网络防火墙是企业保障网络安全的必要工具,在防止恶意攻击者进入网络保障网络安全上有重要作用。保障企业网络安全需要正确设置网络防火墙,下面介绍企业防火墙怎么配置。 企业防火墙怎么配置? clock:配置时钟,配置这个主要是防止防火墙日志在查询时更加准确,如果日期不准确则无法正常进行日志分析工作; 指定接口的安全级别:分别为内部、外部的网络接口指定一个适当的安全级别;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ip地址:分别给每个接口或者需要使用的接口配置ip地址; Access-group:这个是把访问控制列表绑定在特定的接口上;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这个是防火墙主要的配置部分,标准规则好是1~99之间的整数,主要通过permit和deny来指定; 配置NAT:nat即地址转换协议,如果不配置该项会导致防火墙无法连接到内外网,也就是无法发挥防火墙的功能。 步骤一: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安全设置的基础。在确定网络防火墙的设置前,需要先确定构成网络的每个部分的 IP 地址、网络设备、服务器及计算机等,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仔细研究网络拓扑图可帮助企业确定所有设备、用户和流量的来源以及目的地。 步骤二:制定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策略是网络防火墙的核心,其防火墙规则可以把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流量限制为只能在某些特定端口或应用程序中流动,对非控制的流量进行拦截处理。企业需要仔细设计访问控制策略,以保障网络安全。 步骤三:确定网络性能及安全参数 防火墙的性能参数包括吞吐量、连接数、包大小等。企业需要仔细评估网络的性能参数,以保障网络防火墙能够满足网络的需求。同时,企业应制定好密码策略、IP 地址分配策略、网络域名规划等安全参数,保障网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步骤四:选型与购买 在设计好访问控制策略之后,选型与购买就可以开始了。在选择防火墙时应仔细评估厂商和厂商提供的产品支持、软件及硬件限制等因素,防火墙选型后应将其部署于相同的厂商生态系统中。 步骤五:配置测试 在配置网络防火墙之前,需要进行测试。测试防火墙的相关设置是否正确,通过实际测试来验证企业防火墙策略与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网络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运营中,需要仔细规划和设计网络防火墙,并提供足够的安全策略和安全参数,从而满足企业应用和实际运行的需求,保障企业的的网络安全。 看完文章就能了解企业防火墙怎么配置,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之间,隔绝外来的攻击和风险,保障网络的安全使用。对于企业来说,做好防火墙的配置至关重要,做好相关的安全策略。
高防CDN如何隐藏IP?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DDoS攻击的不断增多,为了保护服务器的安全,许多网站都开始采用高防CDN来隐藏原机IP。 高防CDN是一种分布式网络加速服务,其主要功能是将用户的请求分发到全球各地的CDN节点上,从而提高网站的访问速度和稳定性。与传统CDN相比,高防CDN不仅具有CDN加速的功能,还能有效抵御DDoS攻击。 高防CDN如何隐藏原机IP? 高防CDN隐藏原机IP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将用户的请求转发到CDN节点上处理,然后再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这样一来,用户无法直接与原机建立连接,从而有效隐藏了原机的真实IP地址。 具体来说,高防CDN隐藏原机IP的步骤如下: 用户发起请求:当用户访问一个网站时,首先会向CDN节点发起请求。 请求转发:CDN节点会接收到用户的请求,并将其转发到最近的CDN节点上。 请求处理:最近的CDN节点会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返回处理结果。 结果返回:处理结果会经过一系列的CDN节点传递,最终返回给用户。
防火墙典型应用有哪些?防火墙采用的技术
防火墙是指隔离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防火墙典型应用有哪些呢?防火墙采用多种技术来实现网络安全目标。在互联网时代,保障网络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防火墙典型应用有哪些? 在网络的世界里,要由防火墙过滤的就是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包。在网络中,所谓“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如Internet)分开的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通讯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它能允许你“同意”的人和数据进入你的网络,同时将你“不同意”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你的网络。 防火墙技术主要是指将计算机内网与外网、专网与公网的风险因素隔离开来,最大程度阻断外部风险因素入侵的技术手段,是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比较成熟。 从应用情况来看,转换型和过滤型防火墙应用比较广泛。转换防火墙是指将计算机系统的内部访问IP转换为公网IP,这样在与外部地址联系的过程中就很容易隐藏真实IP地址。当计算机访问外部网络资源时,很容易避免被黑客攻击,从而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过滤防火墙主要用于在信息安全访问过程中智能识别和隔离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特定网站或软件,有利于计算机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入侵。 以包过滤为例,由于计算机的大部分信息传输都是以包的形式传输的,包中包含源地址、源口号、目标端口号、目标地址等信息,过滤后的防火墙可以用来判断包信息是否包含风险,然后根据风险过滤掉危险的数据包,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计算机内部系统的安全。 但是,在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用户的控制,有时防火墙不能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例如,在获取外网资源时,一些用户经常会遇到降低防火墙级别的需求,而用户为了获取这些信息,人为地降低了防火墙级别,导致很多潜在的病毒在防火墙级别降低时入侵计算机系统,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隐患。 防火墙采用的技术 1.包过滤技术 包过滤是较早使用的一种防火墙技术,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安全控制技术。它工作在网络层,通过在网络间相互连接的设备上加载允许、禁止来自某些特定的源地址、目的地址、TCP端口号等规则,对通过设备的数据包进行检查,限制数据包进出内部网络。 包过滤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对用户透明,传输性能高。但由于安全控制层次在网络层、传输层,安全控制的力度也只限于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端口号,因而只能进行较为初步的安全控制,对于恶意的拥塞攻击、内存覆盖攻击或病毒等高层次的攻击手段,则无能为力。 2.应用代理技术 由于包过滤技术无法提供完善的数据保护措施,而且一些特殊的报文攻击仅仅使用过滤的方法并不能消除危害(如SYN攻击、ICMP洪水等),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更全面的防火墙保护技术。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采用“应用代理”(Application Proxy)技术的防火墙诞生了。应用代理防火墙工作在OSI的第七层,它通过检查所有应用层的信息包,并将检查的内容信息放入决策过程,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一个完整的代理设备包含一个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接收来自用户的请求,调用自身的客户端模拟一个基于用户请求的连接到目标服务器,再把目标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转发给用户,完成一次代理工作过程。应用级网关和代理服务器技术都是是应用代理技术的防火墙。 3.状态检测技术 状态检测防火墙工作在OSI的第二至四层,采用状态检测包过滤的技术,是传统包过滤功能扩展而来。基于状态检测技术的防火墙通过一个在网关处执行网络安全策略的检测引擎而获得非常好的安全特性,检测引擎在不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采用抽取有关数据的方法对网络通信的各层实施检测,并将抽取的状态信息动态地保存起来作为以后执行安全策略的参考。状态检测防火墙监视和跟踪每一个有效连接的状态,并根据这些信息决定是否允许网络数据包通过防火墙。 状态检测防火墙基本保持了简单包过滤防火墙的优点,性能比较好,同时对应用是透明的,在此基础上,对于安全性有了大幅提升。这种防火墙摒弃了简单包过滤防火墙仅仅考察进出网络的数据包,不关心数据包状态的缺点,在防火墙的核心部分建立状态连接表,维护了连接,将进出网络的数据当成一个个的事件来处理。主要特点是由于缺乏对应用层协议的深度检测功能,无法彻底的识别数据包中大量的垃圾邮件、广告以及木马程序等等。 4.完全内容检测技术 完全内容检测技术防火墙综合状态检测与应用代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多层检测架构,把防病毒、内容过滤、应用识别等功能整合到防火墙里,其中还包括IPS功能,多单元融为一体,在网络界面对应用层扫描,把防病毒、内容过滤与防火墙结合起来,这体现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新思路,(因此也被称为“下一代防火墙技术”)。它在网络边界实施OSI第七层的内容扫描,实现了实时在网络边缘布署病毒防护、内容过滤等应用层服务措施。完全内容检测技术防火墙可以检查整个数据包内容,根据需要建立连接状态表,网络层保护强,应用层控制细等优点,但由于功能集成度高,对产品硬件的要求比较高。 看完文章就能及时了解防火墙典型应用有哪些,防火墙的技术包括四大类:网络级防火墙、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和规则检查防火墙。随着技术的发展,防火墙的技术也一直在升级。
阅读数:10479 | 2023-07-28 16:38:52
阅读数:6862 | 2022-12-09 10:20:54
阅读数:5709 | 2024-06-01 00:00:00
阅读数:5615 | 2023-02-24 16:17:19
阅读数:5313 | 2023-08-07 00:00:00
阅读数:4952 | 2023-07-24 00:00:00
阅读数:4888 | 2022-12-23 16:40:49
阅读数:4828 | 2022-06-10 09:57:57
阅读数:10479 | 2023-07-28 16:38:52
阅读数:6862 | 2022-12-09 10:20:54
阅读数:5709 | 2024-06-01 00:00:00
阅读数:5615 | 2023-02-24 16:17:19
阅读数:5313 | 2023-08-07 00:00:00
阅读数:4952 | 2023-07-24 00:00:00
阅读数:4888 | 2022-12-23 16:40:49
阅读数:4828 | 2022-06-10 09:57:57
发布者:售前霍霍 | 本文章发表于:2025-01-09
在配置网络防火墙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要保护防火墙自身的安全,确保防火墙的管理访问权限仅限于信任的人员。更新防火墙至供应商推荐的最新固件,删除、禁用或重命名任何默认用户账户,并更改所有默认密码。这些措施有助于防止潜在攻击者利用默认设置进行入侵。
为了更好地保护网络资产,我们需要识别并规划网络结构。根据业务和应用程序的需要,将资产分组并组合到不同的网络(或区域)中。例如,所有提供基于Web的服务(如电子邮件、VPN)的服务器应组织到专用区域,即非军事区(DMZ),以限制来自互联网的入站流量。同时,内部网络应使用内部IP地址,并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以允许内部设备在必要时在互联网上进行通信。

一旦建立了网络区域并将其分配给接口,我们就需要创建防火墙规则,即访问控制列表(ACL)。ACL确定哪些流量需要权限才能流入和流出每个区域。在配置ACL时,应尽可能具体到确切的源和/或目标IP地址和端口号。此外,要在每个ACL的末尾创建一个“拒绝所有”规则,以过滤掉未经批准的流量。
根据需求,防火墙还可以充当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网络时间协议(NTP)服务器或入侵防御系统(IPS)等。然而,应禁用任何不打算使用的服务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为了满足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PCI DSS)的要求,应配置防火墙以向日志服务器报告,并确保包含足够的细节。
在完成防火墙配置后,我们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有效性。这包括验证防火墙是否正在阻止根据ACL配置应阻止的流量,并进行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务必保留防火墙配置的安全备份,以防发生任何故障。
上一篇
企业防火墙怎么配置?
网络防火墙是企业保障网络安全的必要工具,在防止恶意攻击者进入网络保障网络安全上有重要作用。保障企业网络安全需要正确设置网络防火墙,下面介绍企业防火墙怎么配置。 企业防火墙怎么配置? clock:配置时钟,配置这个主要是防止防火墙日志在查询时更加准确,如果日期不准确则无法正常进行日志分析工作; 指定接口的安全级别:分别为内部、外部的网络接口指定一个适当的安全级别;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ip地址:分别给每个接口或者需要使用的接口配置ip地址; Access-group:这个是把访问控制列表绑定在特定的接口上;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这个是防火墙主要的配置部分,标准规则好是1~99之间的整数,主要通过permit和deny来指定; 配置NAT:nat即地址转换协议,如果不配置该项会导致防火墙无法连接到内外网,也就是无法发挥防火墙的功能。 步骤一: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安全设置的基础。在确定网络防火墙的设置前,需要先确定构成网络的每个部分的 IP 地址、网络设备、服务器及计算机等,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仔细研究网络拓扑图可帮助企业确定所有设备、用户和流量的来源以及目的地。 步骤二:制定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策略是网络防火墙的核心,其防火墙规则可以把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流量限制为只能在某些特定端口或应用程序中流动,对非控制的流量进行拦截处理。企业需要仔细设计访问控制策略,以保障网络安全。 步骤三:确定网络性能及安全参数 防火墙的性能参数包括吞吐量、连接数、包大小等。企业需要仔细评估网络的性能参数,以保障网络防火墙能够满足网络的需求。同时,企业应制定好密码策略、IP 地址分配策略、网络域名规划等安全参数,保障网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步骤四:选型与购买 在设计好访问控制策略之后,选型与购买就可以开始了。在选择防火墙时应仔细评估厂商和厂商提供的产品支持、软件及硬件限制等因素,防火墙选型后应将其部署于相同的厂商生态系统中。 步骤五:配置测试 在配置网络防火墙之前,需要进行测试。测试防火墙的相关设置是否正确,通过实际测试来验证企业防火墙策略与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网络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运营中,需要仔细规划和设计网络防火墙,并提供足够的安全策略和安全参数,从而满足企业应用和实际运行的需求,保障企业的的网络安全。 看完文章就能了解企业防火墙怎么配置,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之间,隔绝外来的攻击和风险,保障网络的安全使用。对于企业来说,做好防火墙的配置至关重要,做好相关的安全策略。
高防CDN如何隐藏IP?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DDoS攻击的不断增多,为了保护服务器的安全,许多网站都开始采用高防CDN来隐藏原机IP。 高防CDN是一种分布式网络加速服务,其主要功能是将用户的请求分发到全球各地的CDN节点上,从而提高网站的访问速度和稳定性。与传统CDN相比,高防CDN不仅具有CDN加速的功能,还能有效抵御DDoS攻击。 高防CDN如何隐藏原机IP? 高防CDN隐藏原机IP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将用户的请求转发到CDN节点上处理,然后再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这样一来,用户无法直接与原机建立连接,从而有效隐藏了原机的真实IP地址。 具体来说,高防CDN隐藏原机IP的步骤如下: 用户发起请求:当用户访问一个网站时,首先会向CDN节点发起请求。 请求转发:CDN节点会接收到用户的请求,并将其转发到最近的CDN节点上。 请求处理:最近的CDN节点会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返回处理结果。 结果返回:处理结果会经过一系列的CDN节点传递,最终返回给用户。
防火墙典型应用有哪些?防火墙采用的技术
防火墙是指隔离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防火墙典型应用有哪些呢?防火墙采用多种技术来实现网络安全目标。在互联网时代,保障网络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防火墙典型应用有哪些? 在网络的世界里,要由防火墙过滤的就是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包。在网络中,所谓“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如Internet)分开的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通讯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它能允许你“同意”的人和数据进入你的网络,同时将你“不同意”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你的网络。 防火墙技术主要是指将计算机内网与外网、专网与公网的风险因素隔离开来,最大程度阻断外部风险因素入侵的技术手段,是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比较成熟。 从应用情况来看,转换型和过滤型防火墙应用比较广泛。转换防火墙是指将计算机系统的内部访问IP转换为公网IP,这样在与外部地址联系的过程中就很容易隐藏真实IP地址。当计算机访问外部网络资源时,很容易避免被黑客攻击,从而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过滤防火墙主要用于在信息安全访问过程中智能识别和隔离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特定网站或软件,有利于计算机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入侵。 以包过滤为例,由于计算机的大部分信息传输都是以包的形式传输的,包中包含源地址、源口号、目标端口号、目标地址等信息,过滤后的防火墙可以用来判断包信息是否包含风险,然后根据风险过滤掉危险的数据包,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计算机内部系统的安全。 但是,在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用户的控制,有时防火墙不能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例如,在获取外网资源时,一些用户经常会遇到降低防火墙级别的需求,而用户为了获取这些信息,人为地降低了防火墙级别,导致很多潜在的病毒在防火墙级别降低时入侵计算机系统,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隐患。 防火墙采用的技术 1.包过滤技术 包过滤是较早使用的一种防火墙技术,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安全控制技术。它工作在网络层,通过在网络间相互连接的设备上加载允许、禁止来自某些特定的源地址、目的地址、TCP端口号等规则,对通过设备的数据包进行检查,限制数据包进出内部网络。 包过滤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对用户透明,传输性能高。但由于安全控制层次在网络层、传输层,安全控制的力度也只限于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端口号,因而只能进行较为初步的安全控制,对于恶意的拥塞攻击、内存覆盖攻击或病毒等高层次的攻击手段,则无能为力。 2.应用代理技术 由于包过滤技术无法提供完善的数据保护措施,而且一些特殊的报文攻击仅仅使用过滤的方法并不能消除危害(如SYN攻击、ICMP洪水等),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更全面的防火墙保护技术。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采用“应用代理”(Application Proxy)技术的防火墙诞生了。应用代理防火墙工作在OSI的第七层,它通过检查所有应用层的信息包,并将检查的内容信息放入决策过程,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一个完整的代理设备包含一个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接收来自用户的请求,调用自身的客户端模拟一个基于用户请求的连接到目标服务器,再把目标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转发给用户,完成一次代理工作过程。应用级网关和代理服务器技术都是是应用代理技术的防火墙。 3.状态检测技术 状态检测防火墙工作在OSI的第二至四层,采用状态检测包过滤的技术,是传统包过滤功能扩展而来。基于状态检测技术的防火墙通过一个在网关处执行网络安全策略的检测引擎而获得非常好的安全特性,检测引擎在不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采用抽取有关数据的方法对网络通信的各层实施检测,并将抽取的状态信息动态地保存起来作为以后执行安全策略的参考。状态检测防火墙监视和跟踪每一个有效连接的状态,并根据这些信息决定是否允许网络数据包通过防火墙。 状态检测防火墙基本保持了简单包过滤防火墙的优点,性能比较好,同时对应用是透明的,在此基础上,对于安全性有了大幅提升。这种防火墙摒弃了简单包过滤防火墙仅仅考察进出网络的数据包,不关心数据包状态的缺点,在防火墙的核心部分建立状态连接表,维护了连接,将进出网络的数据当成一个个的事件来处理。主要特点是由于缺乏对应用层协议的深度检测功能,无法彻底的识别数据包中大量的垃圾邮件、广告以及木马程序等等。 4.完全内容检测技术 完全内容检测技术防火墙综合状态检测与应用代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多层检测架构,把防病毒、内容过滤、应用识别等功能整合到防火墙里,其中还包括IPS功能,多单元融为一体,在网络界面对应用层扫描,把防病毒、内容过滤与防火墙结合起来,这体现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新思路,(因此也被称为“下一代防火墙技术”)。它在网络边界实施OSI第七层的内容扫描,实现了实时在网络边缘布署病毒防护、内容过滤等应用层服务措施。完全内容检测技术防火墙可以检查整个数据包内容,根据需要建立连接状态表,网络层保护强,应用层控制细等优点,但由于功能集成度高,对产品硬件的要求比较高。 看完文章就能及时了解防火墙典型应用有哪些,防火墙的技术包括四大类:网络级防火墙、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和规则检查防火墙。随着技术的发展,防火墙的技术也一直在升级。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