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售前朵儿 | 本文章发表于:2022-11-10 阅读数:1942
大家都知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等,这些都严重影响这业务的运行,很多企业都绞尽脑汁寻找抵抗网络不安全因素,那么到底有哪些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呢?还有多少大家不知道的事情,怎么才能让企业远离这种不安因素,网络安全你所不知道的事情让我来说说。
一.网络安全面临两大类威胁,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1.被动攻击
指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通常把这类攻击称为截获。
2.主动攻击
篡改 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恶意程序
拒绝服务 Dos 攻击者向互联网上的某个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分组,使该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安全的计算机网络
保密性 只有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才能懂得所发送信息的内容,而信息的截获者则看不懂所截获的信息。
端点鉴别 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必须能够鉴别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真实身份。
信息的完整性 确保信息没有被人篡改过
运行的安全性 计算机拥有避免网络攻击引起的拥塞和瘫痪的能力。
这些不安全因素都是waf能很好解决的。网络安全你所不知道的事情现在应该有所轮廓了吧。
高防安全专家快快网络!智能云安全管理服务商-----------------快快i9,就是最好i9!快快i9,才是真正i9
联系专属售前:快快网络朵儿,企鹅:537013900,CALL:18050128237
上一篇
下一篇
cc防护是什么
在数字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愈发凸显其重要性。CC防护,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解读CC防护的概念、原理、应用及其重要性。一、CC防护的定义CC防护,全称Challenge-Collapsar Protection,是一种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运用独特的防护技术,阻碍未经授权的用户远程访问和破坏数据。CC防护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旨在防止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中的CC攻击,确保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二、CC防护的原理CC防护的原理主要基于深度包检测(DPI)和流量清洗技术。通过对网络中的每一个数据包进行深度扫描,CC防护能够发现并阻止任何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攻击行为。同时,它还可以根据设定的规则和策略,对流量进行清洗和过滤,排除恶意请求,减轻服务器的负载压力。三、CC防护的应用CC防护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服务器端防护:通过在服务器端安装防护套件,CC防护可以监控网络中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并阻止任何对系统的攻击行为。入口网关防护:入口网关(Router)上安装CC防护器,可以过滤网络流量,防止任何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和潜在的网络威胁。负载均衡:通过合理地分配服务器的负载,避免某一台服务器被CC攻击直接击垮。负载均衡技术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减轻CC攻击对服务器的影响。DDOS防护:DDoS攻击是CC攻击的一种形式,CC防护可以作为DDoS防护的一部分,通过实时分析和过滤流量,及时阻止恶意流量的攻击。黑白名单机制:通过建立黑名单和白名单,对访问服务器的用户进行筛选,有效过滤掉大部分恶意访问。四、CC防护的重要性CC防护在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多,CC攻击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对网站、服务器等网络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CC防护能够有效地防御CC攻击,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确保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总之,CC防护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它通过深度包检测、流量清洗等技术手段,有效防御CC攻击等网络威胁,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日益深入的今天,CC防护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们应该加强对其的认识和应用,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常见漏洞类型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今天就跟着快快网络小编一起来看看网络安全常见漏洞类型都有哪些。如果企业遇到网络安全漏洞的话会给自己的业务造成很大的伤害。 网络安全常见漏洞类型 1,弱口令:所谓弱口令就是容易被猜测或重复的口令,弱口令会对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不要令测试账户拥有的口令强度弱且没有几乎没有有效监控。由于弱口令引发的网络安全事件不胜枚举,就在我们身边也是时常发生的。很多人,可能为了懒省事或方便自己,最终也方便了黑客。 注意:不要在系统或互联网站点,使用重复相同的安全口令。 2,软件补丁更新:软件补丁更新,是提升网络安全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因为存在漏洞,当然补丁修补后会解决发现相应的漏洞。修补漏洞原则上也是减少信息系统攻击面。没有打过安全补丁、过时的、有漏洞的或仍处于默认配置状态的软件,会为信息系统带来严重风险。大多数漏洞都可以通过及时打上安全补丁和测试予以避免。 在《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行了约定,及时更新各类软件、固件版本和漏洞补丁,是提升系统安全性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极大降低安全风险。 3,远程访问点:无安全措施或无监控的远程访问点,等于为企业网络被随意访问打开了一条“捷径”。有时,最大的隐患是公司前雇员的账号没有关闭。也就是内部人员转变成外部人员过程中,授权没有及时收回,可能为系统带来严重风险。 4,信息泄漏:信息泄漏使攻击者可以了解有关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版本、用户、组、共享以及DNS的信息。使用诸如百度、谷歌、Facebook、校园网、QQ、微信诸如此类工具,可以为攻击者提供巨量的信息。 5,非必要的服务:运行不必要的服务(诸如:FTP、DNS、RPC等)的主机,为攻击者提供了更大的攻击面。非必要的服务或软件,是我们在测评中强调的安全风险,我们在测评中会访谈形式先问一下,然后再上机进行验证是否存在非必要多余的服务或安装了非必须的软件。 6,配置不当的防火墙:防火墙规则可能变得非常复杂,或许可能引发彼此互相冲突。常常增加的测试规则,或紧急情况时打上的补丁后来忘记删除,从而防火墙规则可能允许攻击者访问DMZ或内部网络。一个正确合理的配置策略,是有利于保护网络的。反之,则对网络是巨大的风险。 7,配置不当的互联网服务器:互联网服务器配置不当,尤其是跨站脚本和SQL注入漏洞的网页服务器,更可能严重损害内部整个网络安全。配置不当的安全事件,我们时常可以在网上看到,诸如亚马逊云服务经常配置错误,发生数据泄露。 8,不充分的日志记录:由于互联网网关及主机的监控不足,攻击者有机会在你的网络环境中肆意妄为。所以必须考虑监控外流的通信流量,以便检测出网络中是否潜伏有高级和持久的“破坏者”(黑客)。很多单位设备的日志是默认状态,但是很多默认状态属于未开启,则日志记录可能只存在极少的默认信息,是不能满足日志留存要求的。特别,我们《网络安全法》找到需要留存不低于六个月的法条,也就伴随着直接的合规风险。 9,过度宽松的文件和目录访问控制:Windows和UNIX内部的文件共享只有少量或者几乎没有访问控制,这样就让攻击者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地导出乱窜,悄悄偷走最敏感的数据。所谓攻不进、拿不走、看不懂是安全防护的三个层级,然而有时过于宽松的访问控制导致你不知道他何时拿走了数据。 10,缺乏记录成册的安全策略:任意的或未记录成册的安全控制使得在系统或网络中执行不一致的安全标准,必然导致系统被攻破。这个则属于网络安全管理层面的东西了,人防则更多的需要考虑管理制度体系以及总体安全策略甚至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等等。 以上就是网络安全常见漏洞类型介绍,网络安全漏洞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一些疏漏或弱点。在攻击网络之前攻击者首先要寻找网络的安全漏洞,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要赶紧将漏洞补住。
深入解析流量攻击:威胁网络稳定与安全的常见攻击方式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一种常见而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方式就是流量攻击。本文将深入探讨流量攻击的概念、原理和常见类型,同时提供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什么是流量攻击?流量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大量的虚假或恶意请求,向目标网络或服务器发送海量数据流量,以耗尽带宽、系统资源或导致服务不可用的攻击手段。 流量攻击的原理和常见类型: (1)SYN Flood 攻击:攻击者发送大量伪造的TCP连接请求,占用服务器资源并使其无法正常处理真实用户的请求。 (2)UDP Flood 攻击:攻击者发送大量的UDP数据包到目标服务器,耗尽带宽和处理能力。 (3)ICMP Flood 攻击:攻击者发送大量的ICMP Echo请求(Ping请求),使目标服务器资源耗尽。 (4)HTTP Flood 攻击:攻击者模拟大量合法的HTTP请求,以超出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范围。 (5) DNS Amplification 攻击:攻击者利用存在放大效应的DNS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DNS查询请求,导致目标服务器被淹没。 如何有效防护流量攻击? 使用流量清洗(Traffic Scrubbing)技术:流量清洗服务可以检测和过滤恶意流量,只将合法流量转发给目标服务器,从而减轻攻击带来的影响。 部署反向代理或负载均衡器:通过在网络边界设置反向代理或负载均衡器,可以分发流量并过滤掉恶意请求,保护后端服务器。 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IPS):防火墙可以过滤恶意流量,而IDS/IPS可以检测并阻止攻击行为。 使用CDN(内容分发网络):CDN可以分发流量并缓存静态内容,减轻服务器负载,并通过分布式节点提供更高的带宽和稳定性。 预防措施和最佳实践: 定期更新和修补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确保服务器和软件处于最新的安全状态。 配置适当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不必要的流量进入网络。 监测网络流量和服务器性能,及时发现异常流量和攻击行为。 建立灾备和容灾机制,确保在攻击发生时能够迅速切换到备用系统。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渗透测试,发现潜在的漏洞并及时修复。 总结:流量攻击是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为了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组织和个人应加强对流量攻击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使用流量清洗技术、部署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器、配置防火墙和IDS/IPS等。同时,定期更新系统、监测网络流量、建立灾备机制和进行安全演练也是防范流量攻击的重要步骤。通过综合应对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应对流量攻击,保护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阅读数:5810 | 2024-06-17 04:00:00
阅读数:5099 | 2021-05-24 17:04:32
阅读数:4669 | 2022-03-17 16:07:52
阅读数:4338 | 2022-03-03 16:40:16
阅读数:4178 | 2022-06-10 14:38:16
阅读数:4175 | 2022-07-15 17:06:41
阅读数:4121 | 2023-02-10 15:29:39
阅读数:4024 | 2023-04-10 00:00:00
阅读数:5810 | 2024-06-17 04:00:00
阅读数:5099 | 2021-05-24 17:04:32
阅读数:4669 | 2022-03-17 16:07:52
阅读数:4338 | 2022-03-03 16:40:16
阅读数:4178 | 2022-06-10 14:38:16
阅读数:4175 | 2022-07-15 17:06:41
阅读数:4121 | 2023-02-10 15:29:39
阅读数:4024 | 2023-04-10 00:00:00
发布者:售前朵儿 | 本文章发表于:2022-11-10
大家都知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等,这些都严重影响这业务的运行,很多企业都绞尽脑汁寻找抵抗网络不安全因素,那么到底有哪些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呢?还有多少大家不知道的事情,怎么才能让企业远离这种不安因素,网络安全你所不知道的事情让我来说说。
一.网络安全面临两大类威胁,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1.被动攻击
指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通常把这类攻击称为截获。
2.主动攻击
篡改 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恶意程序
拒绝服务 Dos 攻击者向互联网上的某个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分组,使该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安全的计算机网络
保密性 只有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才能懂得所发送信息的内容,而信息的截获者则看不懂所截获的信息。
端点鉴别 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必须能够鉴别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真实身份。
信息的完整性 确保信息没有被人篡改过
运行的安全性 计算机拥有避免网络攻击引起的拥塞和瘫痪的能力。
这些不安全因素都是waf能很好解决的。网络安全你所不知道的事情现在应该有所轮廓了吧。
高防安全专家快快网络!智能云安全管理服务商-----------------快快i9,就是最好i9!快快i9,才是真正i9
联系专属售前:快快网络朵儿,企鹅:537013900,CALL:18050128237
上一篇
下一篇
cc防护是什么
在数字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愈发凸显其重要性。CC防护,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解读CC防护的概念、原理、应用及其重要性。一、CC防护的定义CC防护,全称Challenge-Collapsar Protection,是一种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运用独特的防护技术,阻碍未经授权的用户远程访问和破坏数据。CC防护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旨在防止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中的CC攻击,确保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二、CC防护的原理CC防护的原理主要基于深度包检测(DPI)和流量清洗技术。通过对网络中的每一个数据包进行深度扫描,CC防护能够发现并阻止任何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攻击行为。同时,它还可以根据设定的规则和策略,对流量进行清洗和过滤,排除恶意请求,减轻服务器的负载压力。三、CC防护的应用CC防护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服务器端防护:通过在服务器端安装防护套件,CC防护可以监控网络中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并阻止任何对系统的攻击行为。入口网关防护:入口网关(Router)上安装CC防护器,可以过滤网络流量,防止任何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和潜在的网络威胁。负载均衡:通过合理地分配服务器的负载,避免某一台服务器被CC攻击直接击垮。负载均衡技术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减轻CC攻击对服务器的影响。DDOS防护:DDoS攻击是CC攻击的一种形式,CC防护可以作为DDoS防护的一部分,通过实时分析和过滤流量,及时阻止恶意流量的攻击。黑白名单机制:通过建立黑名单和白名单,对访问服务器的用户进行筛选,有效过滤掉大部分恶意访问。四、CC防护的重要性CC防护在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多,CC攻击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对网站、服务器等网络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CC防护能够有效地防御CC攻击,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确保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总之,CC防护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它通过深度包检测、流量清洗等技术手段,有效防御CC攻击等网络威胁,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日益深入的今天,CC防护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们应该加强对其的认识和应用,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常见漏洞类型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今天就跟着快快网络小编一起来看看网络安全常见漏洞类型都有哪些。如果企业遇到网络安全漏洞的话会给自己的业务造成很大的伤害。 网络安全常见漏洞类型 1,弱口令:所谓弱口令就是容易被猜测或重复的口令,弱口令会对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不要令测试账户拥有的口令强度弱且没有几乎没有有效监控。由于弱口令引发的网络安全事件不胜枚举,就在我们身边也是时常发生的。很多人,可能为了懒省事或方便自己,最终也方便了黑客。 注意:不要在系统或互联网站点,使用重复相同的安全口令。 2,软件补丁更新:软件补丁更新,是提升网络安全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因为存在漏洞,当然补丁修补后会解决发现相应的漏洞。修补漏洞原则上也是减少信息系统攻击面。没有打过安全补丁、过时的、有漏洞的或仍处于默认配置状态的软件,会为信息系统带来严重风险。大多数漏洞都可以通过及时打上安全补丁和测试予以避免。 在《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行了约定,及时更新各类软件、固件版本和漏洞补丁,是提升系统安全性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极大降低安全风险。 3,远程访问点:无安全措施或无监控的远程访问点,等于为企业网络被随意访问打开了一条“捷径”。有时,最大的隐患是公司前雇员的账号没有关闭。也就是内部人员转变成外部人员过程中,授权没有及时收回,可能为系统带来严重风险。 4,信息泄漏:信息泄漏使攻击者可以了解有关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版本、用户、组、共享以及DNS的信息。使用诸如百度、谷歌、Facebook、校园网、QQ、微信诸如此类工具,可以为攻击者提供巨量的信息。 5,非必要的服务:运行不必要的服务(诸如:FTP、DNS、RPC等)的主机,为攻击者提供了更大的攻击面。非必要的服务或软件,是我们在测评中强调的安全风险,我们在测评中会访谈形式先问一下,然后再上机进行验证是否存在非必要多余的服务或安装了非必须的软件。 6,配置不当的防火墙:防火墙规则可能变得非常复杂,或许可能引发彼此互相冲突。常常增加的测试规则,或紧急情况时打上的补丁后来忘记删除,从而防火墙规则可能允许攻击者访问DMZ或内部网络。一个正确合理的配置策略,是有利于保护网络的。反之,则对网络是巨大的风险。 7,配置不当的互联网服务器:互联网服务器配置不当,尤其是跨站脚本和SQL注入漏洞的网页服务器,更可能严重损害内部整个网络安全。配置不当的安全事件,我们时常可以在网上看到,诸如亚马逊云服务经常配置错误,发生数据泄露。 8,不充分的日志记录:由于互联网网关及主机的监控不足,攻击者有机会在你的网络环境中肆意妄为。所以必须考虑监控外流的通信流量,以便检测出网络中是否潜伏有高级和持久的“破坏者”(黑客)。很多单位设备的日志是默认状态,但是很多默认状态属于未开启,则日志记录可能只存在极少的默认信息,是不能满足日志留存要求的。特别,我们《网络安全法》找到需要留存不低于六个月的法条,也就伴随着直接的合规风险。 9,过度宽松的文件和目录访问控制:Windows和UNIX内部的文件共享只有少量或者几乎没有访问控制,这样就让攻击者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地导出乱窜,悄悄偷走最敏感的数据。所谓攻不进、拿不走、看不懂是安全防护的三个层级,然而有时过于宽松的访问控制导致你不知道他何时拿走了数据。 10,缺乏记录成册的安全策略:任意的或未记录成册的安全控制使得在系统或网络中执行不一致的安全标准,必然导致系统被攻破。这个则属于网络安全管理层面的东西了,人防则更多的需要考虑管理制度体系以及总体安全策略甚至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等等。 以上就是网络安全常见漏洞类型介绍,网络安全漏洞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一些疏漏或弱点。在攻击网络之前攻击者首先要寻找网络的安全漏洞,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要赶紧将漏洞补住。
深入解析流量攻击:威胁网络稳定与安全的常见攻击方式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一种常见而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方式就是流量攻击。本文将深入探讨流量攻击的概念、原理和常见类型,同时提供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什么是流量攻击?流量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大量的虚假或恶意请求,向目标网络或服务器发送海量数据流量,以耗尽带宽、系统资源或导致服务不可用的攻击手段。 流量攻击的原理和常见类型: (1)SYN Flood 攻击:攻击者发送大量伪造的TCP连接请求,占用服务器资源并使其无法正常处理真实用户的请求。 (2)UDP Flood 攻击:攻击者发送大量的UDP数据包到目标服务器,耗尽带宽和处理能力。 (3)ICMP Flood 攻击:攻击者发送大量的ICMP Echo请求(Ping请求),使目标服务器资源耗尽。 (4)HTTP Flood 攻击:攻击者模拟大量合法的HTTP请求,以超出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范围。 (5) DNS Amplification 攻击:攻击者利用存在放大效应的DNS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DNS查询请求,导致目标服务器被淹没。 如何有效防护流量攻击? 使用流量清洗(Traffic Scrubbing)技术:流量清洗服务可以检测和过滤恶意流量,只将合法流量转发给目标服务器,从而减轻攻击带来的影响。 部署反向代理或负载均衡器:通过在网络边界设置反向代理或负载均衡器,可以分发流量并过滤掉恶意请求,保护后端服务器。 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IPS):防火墙可以过滤恶意流量,而IDS/IPS可以检测并阻止攻击行为。 使用CDN(内容分发网络):CDN可以分发流量并缓存静态内容,减轻服务器负载,并通过分布式节点提供更高的带宽和稳定性。 预防措施和最佳实践: 定期更新和修补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确保服务器和软件处于最新的安全状态。 配置适当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不必要的流量进入网络。 监测网络流量和服务器性能,及时发现异常流量和攻击行为。 建立灾备和容灾机制,确保在攻击发生时能够迅速切换到备用系统。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渗透测试,发现潜在的漏洞并及时修复。 总结:流量攻击是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为了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组织和个人应加强对流量攻击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使用流量清洗技术、部署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器、配置防火墙和IDS/IPS等。同时,定期更新系统、监测网络流量、建立灾备机制和进行安全演练也是防范流量攻击的重要步骤。通过综合应对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应对流量攻击,保护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