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4-26 阅读数:5548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家变得越来越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防火墙是一种常见的应用设备。防火墙分为哪几类呢?在防火墙的种类中,边界防火墙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今天就跟着快快网络小编一起来学习下边界防火墙和防火墙的区别。这些关于防火墙的干货知识记得收藏起来。
防火墙分为哪几类?
软件防火墙
运行在特定的计算机上,需要客户预先安装好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支持。一般来说这台计算机就是整个网络的网关,俗称个人防火墙。软件防火墙像其他软件产品一样需要先在计算机上安装并做好配置才可以使用。使用这类防火墙,需要网关对所工作的操作系统平台比较熟悉。
硬件防火墙
通过硬件设备实现的防火墙叫做硬件防火墙,外形跟路由器相似,接口类型通常有千兆网口、万兆光口。硬件防火墙可以实现 CIA 的机密性( 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 Integrity )、可用性( Availability )这三种类型的对应策略。小企业会在局域网和互联网的边界部署防火墙。
传统硬件防火墙一般至少具备三个端口,分别接内网、外网和 DMZ 区(非军事化区),现在一些新的硬件防火墙往往扩展了端口,常见的四端防火墙将第四个端口做为配置口、管理端口。很多防火墙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端口数目。
按照防火墙实现技术的不同可以将防火墙分为:
包过滤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是用一个软件查看所流经的数据包的包头(header),由此决定整个包的命运。它可能会决定丢弃(DROP)这个包,可能会接受(ACCEPT)这个包(让这个包通过),也可能执行其它更复杂的动作。
包过滤是一种内置于 Linux 内核路由功能之上的防火墙类型,其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
状态 / 动态检测防火墙
状态 / 动态检测防火墙,可以跟踪通过防火墙的网络连接和包,这样防火墙就可以使用组附加的标准,以确定该数据包是分许或者拒绝通信。它是在使用了基本包过海防火墙的通信上应用些技术来做到这点的。
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
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又称为应用层防火墙,工作于 OSI 的应用层上。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实际上并不允许在它连接的网络之间直接通信。相反,它是接受来自内部网络特定用户应用程序的通信,然后建立于公共网络服务器单独的连接。
按照防火墙结构分类:
单一主机防火墙
单一主机防火墙是最为传统的防火墙,独立于其它网络设备,它位于网络边界。这种防火墙其实与一台计算机结构差不多,同样包括 CPU、内存、硬盘等基本组件,当然主板更是不能少了,且主板上也有南、北桥芯片。它与一般计算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一般防火墙都集成了两个以上的以太网卡,因为它需要连接一个以上的内、外部网络。
路由器集成式防火墙
原来单一主机的防火墙由于价格非常昂贵,仅有少数大型企业才能承受得起,为了降低企业网络投资,现在许多中、高档路由器中集成了防火墙功能。如 Cisco IOS 防火墙系列。但这种防火墙通常是较低级的包过滤型。这样企业就不用再同时购买路由器和防火墙,大大降低了网络设备购买成本。
分布式防火墙
分布式防火墙再也不是只是位于网络边界,而是渗透于网络的每一台主机,对整个内部网络的主机实施保护。在网络服务器中,通常会安装一个用于防火墙系统管理软件,在服务器及各主机上安装有集成网卡功能的 PCI 防火墙卡 ,这样一块防火墙卡同时兼有网卡和防火墙的双重功能。这样一个防火墙系统就可以彻底保护内部网络。各主机把任何其它主机发送的通信连接都视为 “不可信” 的,都需要严格过滤。而不是传统边界防火墙那样,仅对外部网络发出的通信请求 “不信任”。
按照防火墙的应用部署位置分类:
边界防火墙
边界防火墙是最为传统的那种,它们于内、外部网络的边界,所起的作用的对内、外部网络实施隔离,保护边界内部网络。这类防火墙一般都是硬件类型的,价格较贵,性能较好。
个人防火墙
个人防火墙安装于单台主机中,防护的也只是单台主机。这类防火墙应用于广大的个人用户,通常为软件防火墙,价格最便宜,性能也最差。
混合防火墙
混合式防火墙可以说就是 “分布式防火墙” 或者 “嵌入式防火墙”,它是一整套防火墙系统,由若干个软、硬件组件组成,分布于内、外部网络边界和内部各主机之间,既对内、外部网络之间通信进行过滤,又对网络内部各主机间的通信进行过滤。它属于最新的防火墙技术之一,性能最好,价格也最贵。
边界防火墙和防火墙的区别
1.边界防火墙的概念和作用:边界防火墙是指部署在网络边界上的一种防火墙,它主要的作用是防止网络入侵和攻击。通常情况下,边界防火墙会设置在网络的出口处,它可以监控和过滤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从而保障网络的安全。
2.普通防火墙的概念和作用:普通防火墙是指部署在网络内部,用于控制网络访问和保障网络安全的一种防火墙。它主要的作用是监控和过滤网络中的数据流量,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3.两者的区别
部署位置不同:边界防火墙是部署在网络的出口处,用于保护整个网络的安全;而普通防火墙则是部署在网络内部,主要是为了保护单个主机或局域网的安全。
安全性不同:由于边界防火墙处于网络的出口处,可以对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因此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普通防火墙只能保护网络内部的安全,安全性相对较低。
功能不同:边界防火墙主要的作用是保护整个网络的安全,它可以监控和过滤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并且可以对网络进行访问控制和流量管理;而普通防火墙则主要是为单个主机或局域网提供安全保护,它可以检测和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配置和管理不同:由于边界防火墙的配置比较复杂,需要对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安全策略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因此对于配置和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而普通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相对比较简单,一般的网络管理员也比较容易上手。
防火墙提供的网络边界安全是不可替代的,作为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防火墙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防火墙分为哪几类?这是不少网友都疑问的地方,其实防火墙在不同功能和应用部署位置来看的话是有分不用类型的,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几款不同类型。赶紧跟着快快网络小编一起学习下吧。
防火墙安装在什么位置?防火墙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安全范畴的防火墙阻断外界非法探测和访问,保护内部主机和网络。那么防火墙安装在什么位置?对于不少新手来说不知道防火墙的位置在哪?防火墙的位置主要有两方面,逻辑位置和物理位置,今天小编就给的大家详细介绍下关于防火墙的发展历程吧。 防火墙最主要被部署在网络边界位置。防火墙作为实现网络安全的一种方式,主要用来拒绝未经授权用户的访问、存取敏感数据,同时允许合法用户访问网络资源不受影响。防火墙就是一种在内部与外部网络的中间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防御系统,具有安全防护的价值与作用,通过防火墙可以实现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有效流通,及时处理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进而提升了信息数据资料的安全性。 防火墙安装在什么位置 逻辑位置:这里说的位置是指防火墙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在网络拓扑中防火墙一般安装在核心交换机和网关或者路由器之间,一般部署模式有透明桥模式、双机热备模式和网关路由模式; 防火墙的逻辑位置指的是防火墙与网络协议相对应的逻辑层次关系。处于不同网络层次的防火墙实现不同级别的网络过滤功能,表现出来的特性也不同。 网络层-》包过滤、代理型防火墙(应用层)。 所有防火墙均依赖于对ISO OSI/RM网络七层模型中各层协议所产生的信息流进行检查。一般说来,防火墙越是工作在ISO OSI/RM模型的上层,能检查的信息就越多,其提供的安全保护等级就越高。 物理位置:物理位置是指防火墙设备在物理环境中的位置,在物理环境中防火墙一般安装在机柜中,机柜一般放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潮防尘防水等条件的机房中。 从设备部署位置上看,防火墙要部署在本地受保护区域与外部网络的交界点上。防火墙一般位于等级较高的网关位置或与外网相连接的节点处。 从具体的实现上看,防火墙运行在任何要实现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上。个人防火墙装在单机上。 防火墙的发展历程 1、基于路由器的防火墙: 由于多数路由器中本身就包含有分组过滤功能,故网络访问控制可通过路由控制来实现,从而使具有分组过滤功能的路由器成为第一代防火墙产品。 2、用户化的防火墙: 将过滤功能从路由器中独立出来,并加上审计和告警功能。针对用户需求,提供模块化的软件包,是纯软件产品。 3、建立在通用操作系统上的防火墙: 近年来在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就是这一代产品。包括分组过滤和代理功能。第三代防火墙有以纯软件实现的,也有以硬件方式实现的。 4、具有安全操作系统的防火墙: 具有安全操作系统的防火墙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系统,因而在安全性上得到提高 看完文章大家就知道防火墙安装在什么位置,简单来说,防火墙是隔离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一个防御系统。我们可以认为防火墙运行在任何要实现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上,保障大家的上网安全。
防火墙策略设置的原则有哪些?
防火墙命令配置是实现安全防护的核心,但是很多人对于防火墙的命令配置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防火墙命令配置,防火墙策略设置的原则有哪些呢?今天快快网络小编就跟大家讲解下防火墙配置的相关原则。 防火墙策略设置的原则有哪些? 防火墙是保护计算机免受网络攻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利用防火墙的保护功能,我们需要正确地设置防火墙策略. 原则一: 限制访问规则 防火墙的作用之一是限制进入和离开计算机网络的流量。因此,设置适当的访问规则非常重要。此原则是基于限制计算机网络中的流量,只允许授权的流量访问。具体做法是根据计算机网络上的服务和应用程序定义访问控制列表(ACL),允许或禁止流量进入或离开网络。通常,从Internet进入内部网络的流量应该为严格限制,应该设定明确的授权码或白名单。 原则二: 使用策略来授权用户与应用程序 根据不同的用户和应用程序设置访问规则是一项重要的防火墙策略。因此,您应该指定哪些用户或组有权访问特定服务或应用程序。例如,您可以设置ACL,为用户或组分配特定的IP地址或端口访问权限,以确保数据只被授权的用户查看或修改。此外您还可以使用VPN连接,将远程用户和应用程序受控制的本地网络连接起来,以确保安全性。 原则三:采用多层防御机制 防火墙是IT安全解决方案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然而,为了确保保护,应该采用多层防御体系结构,使攻击者无法穿过一个防御层的安全障碍。为了实现这一策略,您应该将不同类型的防御组件集成到防火墙的策略中。常见的多层防御机制包括入侵检测系统 (IDS) 和入侵预防系统IPS) 。IDS: 允许防火墙检测入侵行为并发出警告IPS: 允许防火墙自动屏蔽攻击端口或组件。 原则四: 定时更新防火墙策略 防火墙的策略应该经常更新和监测,以确保保护水平。如果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发生变化,例如添加了新的应用程序或更改了网络配置,防火墙的策略必须相应地更新此外,您还应该定期检查并修复可能出现的防火墙缺陷,以确保安全性。例如,您应该定期测试防火墙并修复发现的任何安全漏洞。 防火墙策略设置的原则有哪些?正确地设置防火墙策略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防火墙的话防火墙可以为您的网络提供强大的保护,使您的计算机幸免于攻击。定时更新防火墙策略,以保证保护水平。
防火墙分为哪三类?防火墙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防火墙是电脑系统的一种重要保护工具,防火墙通常在可信网络和不可信网络之间建立屏障。防火墙分为哪三类?很多用户还不是很清楚,今天快快网络小编就详细跟大家介绍下关于防火墙。 防火墙分为哪三类? 包过滤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是用一个软件查看所流经的数据包的包头(header),由此决定整个包的命运。它可能会决定丢弃(DROP)这个包,可能会接受(ACCEPT)这个包(让这个包通过),也可能执行其它更复杂的动作。 包过滤是一种内置于Linux内核路由功能之上的防火墙类型,其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 状态/动态检测防火墙 状态/动态检测防火墙,可以跟踪通过防火墙的网络连接和包,这样防火墙就可以使用组附加的标准,以确定该数据包是分许或者拒绝通信。它是在使用了基本包过海防火墙的通信上应用些技术来做到这点的。 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 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又称为应用层防火墙,工作于OSI的应用层上。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实际上并不允许在它连接的网络之间直接通信。相反,它是接受来自内部网络特定用户应用程序的通信,然后建立于公共网络服务器单独的连接。 防火墙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网络安全的屏障 一个防火墙(作为阻塞点、控制点)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由于只有经过精心选择的应用协议才能通过防火墙,所以网络环境变得更安全。 如防火墙可以禁止诸如众所周知的不安全的NFS协议进出受保护网络,这样外部的攻击者就不可能利用这些脆弱的协议来攻击内部网络。防火墙同时可以保护网络免受基于路由的攻击,如IP选项中的源路由攻击和ICMP重定向中的重定向路径。防火墙应该可以拒绝所有以上类型攻击的报文并通知防火墙管理员。 2、强化网络安全策略 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审计等)配置在防火墙上。与将网络安全问题分散到各个主机上相比,防火墙的集中安全管理更经济。例如在网络访问时,一次一密口令系统和其它的身份认证系统完全可以不必分散在各个主机上,而集中在防火墙一身上。 3、监控审计 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作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 另外,收集一个网络的使用和误用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的理由是可以清楚防火墙是否能够抵挡攻击者的探测和攻击,并且清楚防火墙的控制是否充足。而网络使用统计对网络需求分析和威胁分析等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4、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 通过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限制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再者,隐私是内部网络非常关心的问题,一个内部网络中不引人注意的细节可能包含了有关安全的线索而引起外部攻击者的兴趣,甚至因此而暴漏了内部网络的某些安全漏洞。 使用防火墙就可以隐蔽那些透漏内部细节如Finger,DNS等服务。Finger显示了主机的所有用户的注册名、真名,最后登录时间和使用shell类型等。但是Finger显示的信息非常容易被攻击者所获悉。攻击者可以知道一个系统使用的频繁程度,这个系统是否有用户正在连线上网,这个系统是否在被攻击时引起注意等等。 防火墙可以同样阻塞有关内部网络中的DNS信息,这样一台主机的域名和IP地址就不会被外界所了解。除了安全作用,防火墙还支持具有Internet服务性的企业内部网络技术体系虚拟专用网。 5、日志记录与事件通知 进出网络的数据都必须经过防火墙,防火墙通过日志对其进行记录,能提供网络使用的详细统计信息。当发生可疑事件时,防火墙更能根据机制进行报警和通知,提供网络是否受到威胁的信息。 防火墙分为哪三类?看完文章就能清楚知道了,防火墙指的是一个有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在保障网络安全上,防火墙有重要作用。
阅读数:88303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024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681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0738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7888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5842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5629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144 | 2023-06-12 11:04:00
阅读数:88303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024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681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0738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7888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5842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5629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144 | 2023-06-12 11:04:00
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4-26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家变得越来越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防火墙是一种常见的应用设备。防火墙分为哪几类呢?在防火墙的种类中,边界防火墙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今天就跟着快快网络小编一起来学习下边界防火墙和防火墙的区别。这些关于防火墙的干货知识记得收藏起来。
防火墙分为哪几类?
软件防火墙
运行在特定的计算机上,需要客户预先安装好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支持。一般来说这台计算机就是整个网络的网关,俗称个人防火墙。软件防火墙像其他软件产品一样需要先在计算机上安装并做好配置才可以使用。使用这类防火墙,需要网关对所工作的操作系统平台比较熟悉。
硬件防火墙
通过硬件设备实现的防火墙叫做硬件防火墙,外形跟路由器相似,接口类型通常有千兆网口、万兆光口。硬件防火墙可以实现 CIA 的机密性( 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 Integrity )、可用性( Availability )这三种类型的对应策略。小企业会在局域网和互联网的边界部署防火墙。
传统硬件防火墙一般至少具备三个端口,分别接内网、外网和 DMZ 区(非军事化区),现在一些新的硬件防火墙往往扩展了端口,常见的四端防火墙将第四个端口做为配置口、管理端口。很多防火墙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端口数目。
按照防火墙实现技术的不同可以将防火墙分为:
包过滤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是用一个软件查看所流经的数据包的包头(header),由此决定整个包的命运。它可能会决定丢弃(DROP)这个包,可能会接受(ACCEPT)这个包(让这个包通过),也可能执行其它更复杂的动作。
包过滤是一种内置于 Linux 内核路由功能之上的防火墙类型,其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
状态 / 动态检测防火墙
状态 / 动态检测防火墙,可以跟踪通过防火墙的网络连接和包,这样防火墙就可以使用组附加的标准,以确定该数据包是分许或者拒绝通信。它是在使用了基本包过海防火墙的通信上应用些技术来做到这点的。
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
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又称为应用层防火墙,工作于 OSI 的应用层上。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实际上并不允许在它连接的网络之间直接通信。相反,它是接受来自内部网络特定用户应用程序的通信,然后建立于公共网络服务器单独的连接。
按照防火墙结构分类:
单一主机防火墙
单一主机防火墙是最为传统的防火墙,独立于其它网络设备,它位于网络边界。这种防火墙其实与一台计算机结构差不多,同样包括 CPU、内存、硬盘等基本组件,当然主板更是不能少了,且主板上也有南、北桥芯片。它与一般计算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一般防火墙都集成了两个以上的以太网卡,因为它需要连接一个以上的内、外部网络。
路由器集成式防火墙
原来单一主机的防火墙由于价格非常昂贵,仅有少数大型企业才能承受得起,为了降低企业网络投资,现在许多中、高档路由器中集成了防火墙功能。如 Cisco IOS 防火墙系列。但这种防火墙通常是较低级的包过滤型。这样企业就不用再同时购买路由器和防火墙,大大降低了网络设备购买成本。
分布式防火墙
分布式防火墙再也不是只是位于网络边界,而是渗透于网络的每一台主机,对整个内部网络的主机实施保护。在网络服务器中,通常会安装一个用于防火墙系统管理软件,在服务器及各主机上安装有集成网卡功能的 PCI 防火墙卡 ,这样一块防火墙卡同时兼有网卡和防火墙的双重功能。这样一个防火墙系统就可以彻底保护内部网络。各主机把任何其它主机发送的通信连接都视为 “不可信” 的,都需要严格过滤。而不是传统边界防火墙那样,仅对外部网络发出的通信请求 “不信任”。
按照防火墙的应用部署位置分类:
边界防火墙
边界防火墙是最为传统的那种,它们于内、外部网络的边界,所起的作用的对内、外部网络实施隔离,保护边界内部网络。这类防火墙一般都是硬件类型的,价格较贵,性能较好。
个人防火墙
个人防火墙安装于单台主机中,防护的也只是单台主机。这类防火墙应用于广大的个人用户,通常为软件防火墙,价格最便宜,性能也最差。
混合防火墙
混合式防火墙可以说就是 “分布式防火墙” 或者 “嵌入式防火墙”,它是一整套防火墙系统,由若干个软、硬件组件组成,分布于内、外部网络边界和内部各主机之间,既对内、外部网络之间通信进行过滤,又对网络内部各主机间的通信进行过滤。它属于最新的防火墙技术之一,性能最好,价格也最贵。
边界防火墙和防火墙的区别
1.边界防火墙的概念和作用:边界防火墙是指部署在网络边界上的一种防火墙,它主要的作用是防止网络入侵和攻击。通常情况下,边界防火墙会设置在网络的出口处,它可以监控和过滤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从而保障网络的安全。
2.普通防火墙的概念和作用:普通防火墙是指部署在网络内部,用于控制网络访问和保障网络安全的一种防火墙。它主要的作用是监控和过滤网络中的数据流量,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3.两者的区别
部署位置不同:边界防火墙是部署在网络的出口处,用于保护整个网络的安全;而普通防火墙则是部署在网络内部,主要是为了保护单个主机或局域网的安全。
安全性不同:由于边界防火墙处于网络的出口处,可以对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因此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普通防火墙只能保护网络内部的安全,安全性相对较低。
功能不同:边界防火墙主要的作用是保护整个网络的安全,它可以监控和过滤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并且可以对网络进行访问控制和流量管理;而普通防火墙则主要是为单个主机或局域网提供安全保护,它可以检测和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配置和管理不同:由于边界防火墙的配置比较复杂,需要对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安全策略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因此对于配置和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而普通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相对比较简单,一般的网络管理员也比较容易上手。
防火墙提供的网络边界安全是不可替代的,作为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防火墙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防火墙分为哪几类?这是不少网友都疑问的地方,其实防火墙在不同功能和应用部署位置来看的话是有分不用类型的,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几款不同类型。赶紧跟着快快网络小编一起学习下吧。
防火墙安装在什么位置?防火墙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安全范畴的防火墙阻断外界非法探测和访问,保护内部主机和网络。那么防火墙安装在什么位置?对于不少新手来说不知道防火墙的位置在哪?防火墙的位置主要有两方面,逻辑位置和物理位置,今天小编就给的大家详细介绍下关于防火墙的发展历程吧。 防火墙最主要被部署在网络边界位置。防火墙作为实现网络安全的一种方式,主要用来拒绝未经授权用户的访问、存取敏感数据,同时允许合法用户访问网络资源不受影响。防火墙就是一种在内部与外部网络的中间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防御系统,具有安全防护的价值与作用,通过防火墙可以实现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有效流通,及时处理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进而提升了信息数据资料的安全性。 防火墙安装在什么位置 逻辑位置:这里说的位置是指防火墙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在网络拓扑中防火墙一般安装在核心交换机和网关或者路由器之间,一般部署模式有透明桥模式、双机热备模式和网关路由模式; 防火墙的逻辑位置指的是防火墙与网络协议相对应的逻辑层次关系。处于不同网络层次的防火墙实现不同级别的网络过滤功能,表现出来的特性也不同。 网络层-》包过滤、代理型防火墙(应用层)。 所有防火墙均依赖于对ISO OSI/RM网络七层模型中各层协议所产生的信息流进行检查。一般说来,防火墙越是工作在ISO OSI/RM模型的上层,能检查的信息就越多,其提供的安全保护等级就越高。 物理位置:物理位置是指防火墙设备在物理环境中的位置,在物理环境中防火墙一般安装在机柜中,机柜一般放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潮防尘防水等条件的机房中。 从设备部署位置上看,防火墙要部署在本地受保护区域与外部网络的交界点上。防火墙一般位于等级较高的网关位置或与外网相连接的节点处。 从具体的实现上看,防火墙运行在任何要实现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上。个人防火墙装在单机上。 防火墙的发展历程 1、基于路由器的防火墙: 由于多数路由器中本身就包含有分组过滤功能,故网络访问控制可通过路由控制来实现,从而使具有分组过滤功能的路由器成为第一代防火墙产品。 2、用户化的防火墙: 将过滤功能从路由器中独立出来,并加上审计和告警功能。针对用户需求,提供模块化的软件包,是纯软件产品。 3、建立在通用操作系统上的防火墙: 近年来在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就是这一代产品。包括分组过滤和代理功能。第三代防火墙有以纯软件实现的,也有以硬件方式实现的。 4、具有安全操作系统的防火墙: 具有安全操作系统的防火墙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系统,因而在安全性上得到提高 看完文章大家就知道防火墙安装在什么位置,简单来说,防火墙是隔离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一个防御系统。我们可以认为防火墙运行在任何要实现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上,保障大家的上网安全。
防火墙策略设置的原则有哪些?
防火墙命令配置是实现安全防护的核心,但是很多人对于防火墙的命令配置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防火墙命令配置,防火墙策略设置的原则有哪些呢?今天快快网络小编就跟大家讲解下防火墙配置的相关原则。 防火墙策略设置的原则有哪些? 防火墙是保护计算机免受网络攻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利用防火墙的保护功能,我们需要正确地设置防火墙策略. 原则一: 限制访问规则 防火墙的作用之一是限制进入和离开计算机网络的流量。因此,设置适当的访问规则非常重要。此原则是基于限制计算机网络中的流量,只允许授权的流量访问。具体做法是根据计算机网络上的服务和应用程序定义访问控制列表(ACL),允许或禁止流量进入或离开网络。通常,从Internet进入内部网络的流量应该为严格限制,应该设定明确的授权码或白名单。 原则二: 使用策略来授权用户与应用程序 根据不同的用户和应用程序设置访问规则是一项重要的防火墙策略。因此,您应该指定哪些用户或组有权访问特定服务或应用程序。例如,您可以设置ACL,为用户或组分配特定的IP地址或端口访问权限,以确保数据只被授权的用户查看或修改。此外您还可以使用VPN连接,将远程用户和应用程序受控制的本地网络连接起来,以确保安全性。 原则三:采用多层防御机制 防火墙是IT安全解决方案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然而,为了确保保护,应该采用多层防御体系结构,使攻击者无法穿过一个防御层的安全障碍。为了实现这一策略,您应该将不同类型的防御组件集成到防火墙的策略中。常见的多层防御机制包括入侵检测系统 (IDS) 和入侵预防系统IPS) 。IDS: 允许防火墙检测入侵行为并发出警告IPS: 允许防火墙自动屏蔽攻击端口或组件。 原则四: 定时更新防火墙策略 防火墙的策略应该经常更新和监测,以确保保护水平。如果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发生变化,例如添加了新的应用程序或更改了网络配置,防火墙的策略必须相应地更新此外,您还应该定期检查并修复可能出现的防火墙缺陷,以确保安全性。例如,您应该定期测试防火墙并修复发现的任何安全漏洞。 防火墙策略设置的原则有哪些?正确地设置防火墙策略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防火墙的话防火墙可以为您的网络提供强大的保护,使您的计算机幸免于攻击。定时更新防火墙策略,以保证保护水平。
防火墙分为哪三类?防火墙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防火墙是电脑系统的一种重要保护工具,防火墙通常在可信网络和不可信网络之间建立屏障。防火墙分为哪三类?很多用户还不是很清楚,今天快快网络小编就详细跟大家介绍下关于防火墙。 防火墙分为哪三类? 包过滤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是用一个软件查看所流经的数据包的包头(header),由此决定整个包的命运。它可能会决定丢弃(DROP)这个包,可能会接受(ACCEPT)这个包(让这个包通过),也可能执行其它更复杂的动作。 包过滤是一种内置于Linux内核路由功能之上的防火墙类型,其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 状态/动态检测防火墙 状态/动态检测防火墙,可以跟踪通过防火墙的网络连接和包,这样防火墙就可以使用组附加的标准,以确定该数据包是分许或者拒绝通信。它是在使用了基本包过海防火墙的通信上应用些技术来做到这点的。 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 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又称为应用层防火墙,工作于OSI的应用层上。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实际上并不允许在它连接的网络之间直接通信。相反,它是接受来自内部网络特定用户应用程序的通信,然后建立于公共网络服务器单独的连接。 防火墙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网络安全的屏障 一个防火墙(作为阻塞点、控制点)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由于只有经过精心选择的应用协议才能通过防火墙,所以网络环境变得更安全。 如防火墙可以禁止诸如众所周知的不安全的NFS协议进出受保护网络,这样外部的攻击者就不可能利用这些脆弱的协议来攻击内部网络。防火墙同时可以保护网络免受基于路由的攻击,如IP选项中的源路由攻击和ICMP重定向中的重定向路径。防火墙应该可以拒绝所有以上类型攻击的报文并通知防火墙管理员。 2、强化网络安全策略 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审计等)配置在防火墙上。与将网络安全问题分散到各个主机上相比,防火墙的集中安全管理更经济。例如在网络访问时,一次一密口令系统和其它的身份认证系统完全可以不必分散在各个主机上,而集中在防火墙一身上。 3、监控审计 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作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 另外,收集一个网络的使用和误用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的理由是可以清楚防火墙是否能够抵挡攻击者的探测和攻击,并且清楚防火墙的控制是否充足。而网络使用统计对网络需求分析和威胁分析等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4、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 通过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限制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再者,隐私是内部网络非常关心的问题,一个内部网络中不引人注意的细节可能包含了有关安全的线索而引起外部攻击者的兴趣,甚至因此而暴漏了内部网络的某些安全漏洞。 使用防火墙就可以隐蔽那些透漏内部细节如Finger,DNS等服务。Finger显示了主机的所有用户的注册名、真名,最后登录时间和使用shell类型等。但是Finger显示的信息非常容易被攻击者所获悉。攻击者可以知道一个系统使用的频繁程度,这个系统是否有用户正在连线上网,这个系统是否在被攻击时引起注意等等。 防火墙可以同样阻塞有关内部网络中的DNS信息,这样一台主机的域名和IP地址就不会被外界所了解。除了安全作用,防火墙还支持具有Internet服务性的企业内部网络技术体系虚拟专用网。 5、日志记录与事件通知 进出网络的数据都必须经过防火墙,防火墙通过日志对其进行记录,能提供网络使用的详细统计信息。当发生可疑事件时,防火墙更能根据机制进行报警和通知,提供网络是否受到威胁的信息。 防火墙分为哪三类?看完文章就能清楚知道了,防火墙指的是一个有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在保障网络安全上,防火墙有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