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使用以下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IE 9.0+以上版本 Chrome 31+谷歌浏览器 Firefox 30+ 火狐浏览器

云安全检测标准是什么_云安全主要的考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5-02       阅读数:3047

  云安全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词,但是大家知道云安全检测标准是什么吗?安全组织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有关云计算安全的方法。这些标准来衡量云安全检测的重要性。接下来小编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云安全主要的考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掌握这些技术,更好地保障网络的安全使用。

 

  由于奠定了这个基础,他们把云计算的安全定义为一个立体形状的模型。大约在同一时间,云计算安全联盟和他们的想法很相似。最后修正云计算以三种形式交付。

 

  1、保密性

 

  我们通过技术保密,如加密和访问控制。虽然我们仍然可以加密,但是想象一下接下来大数据集会发生什么。它会被发送,或装配到云上,这时仍然是加密的形式,然后被传送给我们进行处理。

 

  一旦数据在我们这里,我们这时就要给数据解密,随着操作的需求,再重新加密传送到云上。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这里的性能税是巨大的,我们仍然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保密性内的另一个其他因素是破坏数据的能力。由于云不是我们的,所以我们无法控制,同样我们也不能控制存储介质。相同的介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用于其他目的。这些存储桶是动态的,并且服务/平台/应用软件提供商可能会把他们分配给其他用户。

 

  很多情况下共享存储介质,这要求可以核实数据超出有效期后是否真的毁灭掉了。我们必须遵循严格的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它会指出数据需要存储多长时间,什么时候由谁来毁灭它,以及如何核实这种破坏。由于给磁带消磁或粉碎光盘是可不能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部署更多更加灵活的软件,以保证可以销毁。

 

  当我们要更改某一硬盘驱动器上的数据时,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数据通常会在驱动的存储位置之间移动,但此时我们并不能管理驱动。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要求服务提供商定期清理存储介质。

 

  2、可用性

 

  当处理云计算资源时,多亏了网络,远程服务器,以及任何控制都是适用的。但是我们一直在承受风险,用户对他们的信息是非常敏感的。为了避免风险,我们通常会在系统上创建冗余。这样做大概会增加线路,服务器,网络设备和人员。但对一个企业冗余的复杂度意味着什么呢?什么是操作的真正成本呢?

 

  3、完整性

 

  在他们更改后,我们可以检测这些变化。从散列到冗余校验,从数字签名到布线,我们都能够确定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不再阻止这些改变。尤其是我们谈到云计算时。

 

  事实上,云泛滥可能导致直接针对数据的攻击。虽然大多数托管公司将会保证他们会监测,安全性好,但事实上,云数据的配置已经面临危险。他们现在可以同时改变数据和相关的有效载荷,直接到达预定目的地。


云安全检测标准是什么

 

  云安全主要的考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1、可信访问控制技术

 

  在云计算环境中,各个云应用属于不同的安全管理域,每个安全域都管理着本地的资源和用户。各虚拟系统在逻辑上互相独立,可以构成不同的虚拟安全域和虚拟网关设备。当用户跨域访问资源时,需在域边界设置认证服务,对访问共享资源的用户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管理。在跨多个域的资源访问中,各域有自己的访问控制策略,在进行资源共享和保护时必须对共享资源制定一个公共的、双方都认同的访问控制策略,因此,需要支持策略的合成。

 

  2、云环境的漏洞扫描技术

 

  漏洞扫描服务器是对指定目标网络或者目标数据库服务器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审计和评估的专用设备。漏洞扫描服务器采用模拟黑客攻击的方式对目标网络或者目标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测试,从而全面地发现目标网络或者目标数据库服务器存在的易受到攻击的潜在的安全漏洞。云环境下从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系统和网络安全隐患显著增加,各种漏洞层出不穷,需要不断更新漏洞数据库,还得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扫描,这样才能确保及时准确地检测出系统存在的各种漏洞。不当的安全配置也会引起系统漏洞。

 

  3、云环境下安全配置管理技术

 

  安全配置管理平台实现对存储设备的统一逻辑虚拟化管理、多链路冗余管理,硬件设备的状态监控、故障维护和统一配置,提高系统的易管理性;提供对节点关键信息进行状态的监控;并实现统一密码管理服务,为安全存储系统提供互连互通密码配置、公钥证书和传统的对称密钥的管理;云计算安全管理还包含对接入者的身份管理及访问控制策略管理,并提供安全审计功能。通过安全配置管理对云环境中的安全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配置,通过对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库漏洞扫描系统和终端安全监控系统等数据库安全防护设备产生的安全态势数据进行会聚、过滤、标准化、优先级排序和关联分析处理,提高安全事件的可靠性,减少需要处理的安全态势数据的数量,让管理员集中精力处理高威胁事件,并能够对确切的安全事件自动生成安全响应策略,即时降低或阻断安全威胁。

 

  4、安全分布式文件系统与密态检索技术

 

  安全分布式系统利用集群功能,共同为客户机提供网络资源的一组计算机系统。当一个节点不可用或者不能处理客户的请求时,该请求将会转到另外的可用节点来处理,而这些对于客户端来说,它根本不必关心这些要使用的资源的具体位置,集群系统会自动完成。集群中节点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运行,多个服务器都同时处于活动状态,也就是在多个节点上同时运行应用程序,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运行在出故障的节点上的应用程序就会转移到另外的没有出现故障的服务器上。

 

  5、虚拟化安全技术虚拟技术

 

  是实现云计算的关键核心技术,使用虚拟技术的云计算平台上的云架构提供者必须向其客户提供安全性和隔离保证。利用虚拟化技术对安全资源层的设备进行虚拟化,这些设备包括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计算设备可能是功能较大的小型服务器,也可以是普通 X86 PC;存储设备可以是 FC 光纤通道存储设备,可以是 NAS 和 iSCSI 等 IP 存储设备,也可以是 SCSI 或 SAS 等 DAS 存储设备。这些设备往往数量庞大且分布在不同地域,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互联网或者 FC 光纤通道网络连接在一起,再通过虚拟化技术屏蔽底层的逻辑细节,呈现在用户面前的都是逻辑设备。这些安全虚拟化的设备都统一通过虚拟化的操作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

 

  了解云安全检测标准是什么,云安全测试是云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系统的定级对象在原有定级对象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有一些关键性技术不能忽略,可以帮助组织检测和预防违规行为,保护他们的数据安全。


相关文章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01

网站业务服务器被攻击了怎么办

当网站业务服务器遭受攻击时,需迅速采取行动以降低损失、恢复服务并防止未来再次发生。以下是一套系统化的应对方案,涵盖从应急响应到长期防御的完整流程:立即控制事态目标:快速止损,恢复业务连续性确认攻击类型DDoS攻击:流量激增导致服务不可用。Web攻击:如SQL注入、XSS、文件上传漏洞利用等导致数据泄露或篡改。系统入侵:服务器被植入后门、木马或被用于挖矿等恶意活动。勒索软件:数据被加密,攻击者索要赎金。隔离受影响服务器物理隔离:断开服务器网络连接(如拔网线),防止攻击扩散。逻辑隔离:通过防火墙/ACL限制访问,仅允许运维IP访问。保留攻击证据保存服务器日志(如Apache/Nginx日志、系统日志)。提取网络流量包(PCAP文件),供后续溯源分析。记录攻击时间、现象(如异常请求、响应时间)。启动备份恢复若数据未被篡改:直接从备份恢复服务。若数据被加密/篡改:评估备份完整性(确保备份未被污染)。优先恢复核心业务数据,非关键数据可延迟处理。定位攻击根源目标:找到漏洞并修复,防止二次攻击漏洞扫描与代码审计使用工具(如Nessus、OpenVAS)扫描服务器漏洞。对Web应用进行代码审计,检查常见漏洞(如未过滤输入、弱密码)。入侵路径分析检查服务器日志,确认攻击者如何进入(如弱密码、未更新补丁)。监控异常进程、文件修改、计划任务等。第三方服务排查若使用CDN、云存储等,检查其安全配置(如S3桶权限)。确认供应商是否遭遇大规模攻击(如云服务商被DDoS)。消除安全隐患目标:补齐安全短板,提升防御能力修复漏洞更新系统补丁(如Linux内核、Windows安全更新)。升级Web应用组件(如CMS、框架版本)。安全配置优化防火墙:限制开放端口(如仅开放80/443),禁用不必要的服务。Web服务器:禁用目录列表、限制上传文件类型。数据库:修改默认端口,禁用root远程登录,启用审计日志。访问控制强化启用MFA(多因素认证),强制复杂密码策略。按最小权限原则分配用户/服务账号权限。构建主动防御体系目标:降低未来被攻击概率部署安全防护工具WAF(Web应用防火墙):过滤恶意请求(如SQL注入、XSS)。DDoS防护:使用云服务商的抗D服务(如快快网络DDoS高防)。EDR(终端检测与响应):实时监控服务器行为,识别异常。安全运维流程定期备份:遵循3-2-1原则(3份备份,2种介质,1份异地)。漏洞管理:订阅CVE漏洞库,及时修复高危漏洞。安全培训:对开发、运维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监控与应急预案部署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实时告警异常。制定应急响应手册,定期演练(如模拟勒索软件攻击)。其他注意事项法律与合规若涉及用户数据泄露,需按《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上报监管机构。保留攻击证据,必要时报警并配合调查。成本与资源中小企业可优先使用云服务商的安全服务(如AWS Shield、Azure DDoS Protection)。大型企业可组建安全运营中心(SOC)或聘请专业安全团队。网络攻击虽如暗箭难防,但只要企业以雷霆之势紧急应对、抽丝剥茧细致排查、精准高效修复加固、深刻反思总结复盘,就能在危机中锤炼出更强的防御力。如此,方能在风云变幻的网络江湖里,稳舵前行,守护好业务与用户的双重安全。

售前鑫鑫 2025-05-10 07:05:05

02

VoIP被CC攻击应当如何防护?使用游戏盾有效解决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技术通过互联网传输语音信号,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其广泛应用,VoIP系统也面临着各种网络攻击,尤其是CC(Challenge Collapsar)攻击。CC攻击通过大量恶意请求淹没目标服务器,使其资源耗尽,导致服务中断。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防护VoIP系统免受CC攻击,并详细介绍快快网络游戏盾产品如何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一、CC攻击的原理与影响CC攻击是一种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的特殊形式,攻击者通常利用僵尸网络控制大量被感染的计算机,向目标服务器发起高并发的请求。这些请求可以是HTTP、SYN或UDP数据包,目的是耗尽服务器的资源,使其无法处理正常的访问请求。CC攻击对VoIP系统的影响尤为严重,因为语音通信对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攻击发生时,VoIP服务可能出现延迟、中断甚至完全不可用,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和业务连续性。二、VoIP系统防护CC攻击的策略为了有效防护VoIP系统免受CC攻击,企业和个人应采取以下策略:选用高性能服务器与网络带宽:确保服务器和网络带宽资源充足,能够应对大量的数据包请求。实施流量清洗:通过专业的服务商进行流量检测和清洗,将恶意请求与正常流量区分开来。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将流量分散到多台服务器上,减少单一服务器的压力。强化网络防火墙设置:设置请求速率限制,及时过滤异常流量,并对进出网络的流量进行监控。定期安全审计:发现系统中潜在的安全漏洞,并及时采取措施修复。三、游戏盾产品的推荐快快网络游戏盾是一款针对游戏及VoIP等实时性要求高的在线业务提供的专业安全防护产品。它不仅具备防御DDoS和CC攻击的能力,还集成了内容分发加速(CDN)和Web攻击防护等多种功能,为VoIP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强大的防御能力:快快网络游戏盾基于分布式系统架构,能够快速识别和防御来自全球各地的恶意请求。无论攻击规模有多大,都能迅速有效地应对,保障业务的连续性。高度智能化:融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自动学习并适应新型攻击的特征,提供更为精准和高效的CC攻击防护。灵活可扩展:具备分布式架构和弹性扩展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攻击情况,弹性地调整防御能力。无论是小规模的CC攻击还是大规模的DDoS攻击,都能有效应对。内容分发加速:集成了CDN功能,通过边缘节点注入安全能力,形成分布式的安全加速网络,提升业务的访问速度和稳定性。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支持:提供全程在线支持,帮助客户应对安全问题和风险,确保业务的顺畅运行。VoIP系统作为现代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面临着CC攻击等网络威胁。通过选用高性能服务器、实施流量清洗、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强化网络防火墙设置以及定期安全审计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而快快网络游戏盾作为一款专业的安全防护产品,不仅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和高度智能化优势,还集成了内容分发加速等多种功能,为VoIP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面对不断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企业和个人用户可以放心选择快快网络游戏盾作为防护CC攻击的首选工具,保障自身网络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通过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我们共同维护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售前毛毛 2025-01-23 14:57:10

03

你了解数据库发展史吗,快快网络告诉你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成为每个部门,每个组织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因此发展一个可以有效管理数据并行之有效的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数据库因此而诞生。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的数据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快快网络佳佳将带你了解数据库的发展史。数据库发展史: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便已经开始,在将近60年的时间里,技术经历三代演变,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造就了C.W.Bachman、E.F.Codd和J.Gray三位图灵奖得主;发展了以数据建模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核心技术为主,带动了一个巨大的数百亿美元的软件产业。       第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在1968年上线。IBM的IMS用于跟踪土星5号和阿波罗太空探索项目的供应和零部件库存。它引入了这样一种思想,即应用程序的代码应该与它所操作的数据分离。由此支持开发人员编写只关注数据访问和操作的应用程序,而不关注与执行这些操作和确保数据安全相关的复杂性和开销。IMS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IBM的System R和加州大学的INGRES率先开发了第一个关系型DBMS。       第一批系统的数据库工作负载没有今天那么复杂和多样化。在这些早期的应用程序中,操作员通过终端启动事务,然后手动向系统输入新数据。此时,DBMS的预期峰值吞吐量仅为每秒数十到数百个事务,响应时间以秒为单位度量。这       些早期DBMS的体系结构也基于当时流行的计算硬件。它们通常部署在只有一个CPU核心和少量主内存的计算机上。对于这些系统来说,磁盘是数据库的主要存储位置,因为磁盘能够存储比内存更大的数据,而且成本更低。       数据库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其表现为数据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数据量剧增、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可以说数据管理无处不需无处不在,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基于云环境所打造的云原生数据库不断地开始占了数据库市场份额。云原生数据库和托管/自建数据库最大的区别就是:云原生数据库是面向独立资源的云化,其CPU、内存、存储等均可实现独立的弹性,利用大型云厂商的海量资源池,最大化其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同时支持独立扩展特定资源,满足多种用户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实现完全的Serverless; 而托管数据库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服务器架构,各项资源等比率的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其弹性范围,资源利用率都受到较大的限制,无法充分利用云的红利。       基于云原生数据库技术,未来创业团队无需花费巨大精力来应对海量数据来袭,只需聚焦在业务即可。看完上面的介绍,相信数据库的发展史已经都了解了。租赁服务器可咨询快快网络佳佳Q537013906

售前佳佳 2022-11-10 10:40:23

新闻中心 > 市场资讯

查看更多文章 >
云安全检测标准是什么_云安全主要的考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5-02

  云安全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词,但是大家知道云安全检测标准是什么吗?安全组织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有关云计算安全的方法。这些标准来衡量云安全检测的重要性。接下来小编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云安全主要的考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掌握这些技术,更好地保障网络的安全使用。

 

  由于奠定了这个基础,他们把云计算的安全定义为一个立体形状的模型。大约在同一时间,云计算安全联盟和他们的想法很相似。最后修正云计算以三种形式交付。

 

  1、保密性

 

  我们通过技术保密,如加密和访问控制。虽然我们仍然可以加密,但是想象一下接下来大数据集会发生什么。它会被发送,或装配到云上,这时仍然是加密的形式,然后被传送给我们进行处理。

 

  一旦数据在我们这里,我们这时就要给数据解密,随着操作的需求,再重新加密传送到云上。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这里的性能税是巨大的,我们仍然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保密性内的另一个其他因素是破坏数据的能力。由于云不是我们的,所以我们无法控制,同样我们也不能控制存储介质。相同的介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用于其他目的。这些存储桶是动态的,并且服务/平台/应用软件提供商可能会把他们分配给其他用户。

 

  很多情况下共享存储介质,这要求可以核实数据超出有效期后是否真的毁灭掉了。我们必须遵循严格的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它会指出数据需要存储多长时间,什么时候由谁来毁灭它,以及如何核实这种破坏。由于给磁带消磁或粉碎光盘是可不能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部署更多更加灵活的软件,以保证可以销毁。

 

  当我们要更改某一硬盘驱动器上的数据时,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数据通常会在驱动的存储位置之间移动,但此时我们并不能管理驱动。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要求服务提供商定期清理存储介质。

 

  2、可用性

 

  当处理云计算资源时,多亏了网络,远程服务器,以及任何控制都是适用的。但是我们一直在承受风险,用户对他们的信息是非常敏感的。为了避免风险,我们通常会在系统上创建冗余。这样做大概会增加线路,服务器,网络设备和人员。但对一个企业冗余的复杂度意味着什么呢?什么是操作的真正成本呢?

 

  3、完整性

 

  在他们更改后,我们可以检测这些变化。从散列到冗余校验,从数字签名到布线,我们都能够确定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不再阻止这些改变。尤其是我们谈到云计算时。

 

  事实上,云泛滥可能导致直接针对数据的攻击。虽然大多数托管公司将会保证他们会监测,安全性好,但事实上,云数据的配置已经面临危险。他们现在可以同时改变数据和相关的有效载荷,直接到达预定目的地。


云安全检测标准是什么

 

  云安全主要的考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1、可信访问控制技术

 

  在云计算环境中,各个云应用属于不同的安全管理域,每个安全域都管理着本地的资源和用户。各虚拟系统在逻辑上互相独立,可以构成不同的虚拟安全域和虚拟网关设备。当用户跨域访问资源时,需在域边界设置认证服务,对访问共享资源的用户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管理。在跨多个域的资源访问中,各域有自己的访问控制策略,在进行资源共享和保护时必须对共享资源制定一个公共的、双方都认同的访问控制策略,因此,需要支持策略的合成。

 

  2、云环境的漏洞扫描技术

 

  漏洞扫描服务器是对指定目标网络或者目标数据库服务器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审计和评估的专用设备。漏洞扫描服务器采用模拟黑客攻击的方式对目标网络或者目标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测试,从而全面地发现目标网络或者目标数据库服务器存在的易受到攻击的潜在的安全漏洞。云环境下从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系统和网络安全隐患显著增加,各种漏洞层出不穷,需要不断更新漏洞数据库,还得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扫描,这样才能确保及时准确地检测出系统存在的各种漏洞。不当的安全配置也会引起系统漏洞。

 

  3、云环境下安全配置管理技术

 

  安全配置管理平台实现对存储设备的统一逻辑虚拟化管理、多链路冗余管理,硬件设备的状态监控、故障维护和统一配置,提高系统的易管理性;提供对节点关键信息进行状态的监控;并实现统一密码管理服务,为安全存储系统提供互连互通密码配置、公钥证书和传统的对称密钥的管理;云计算安全管理还包含对接入者的身份管理及访问控制策略管理,并提供安全审计功能。通过安全配置管理对云环境中的安全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配置,通过对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库漏洞扫描系统和终端安全监控系统等数据库安全防护设备产生的安全态势数据进行会聚、过滤、标准化、优先级排序和关联分析处理,提高安全事件的可靠性,减少需要处理的安全态势数据的数量,让管理员集中精力处理高威胁事件,并能够对确切的安全事件自动生成安全响应策略,即时降低或阻断安全威胁。

 

  4、安全分布式文件系统与密态检索技术

 

  安全分布式系统利用集群功能,共同为客户机提供网络资源的一组计算机系统。当一个节点不可用或者不能处理客户的请求时,该请求将会转到另外的可用节点来处理,而这些对于客户端来说,它根本不必关心这些要使用的资源的具体位置,集群系统会自动完成。集群中节点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运行,多个服务器都同时处于活动状态,也就是在多个节点上同时运行应用程序,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运行在出故障的节点上的应用程序就会转移到另外的没有出现故障的服务器上。

 

  5、虚拟化安全技术虚拟技术

 

  是实现云计算的关键核心技术,使用虚拟技术的云计算平台上的云架构提供者必须向其客户提供安全性和隔离保证。利用虚拟化技术对安全资源层的设备进行虚拟化,这些设备包括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计算设备可能是功能较大的小型服务器,也可以是普通 X86 PC;存储设备可以是 FC 光纤通道存储设备,可以是 NAS 和 iSCSI 等 IP 存储设备,也可以是 SCSI 或 SAS 等 DAS 存储设备。这些设备往往数量庞大且分布在不同地域,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互联网或者 FC 光纤通道网络连接在一起,再通过虚拟化技术屏蔽底层的逻辑细节,呈现在用户面前的都是逻辑设备。这些安全虚拟化的设备都统一通过虚拟化的操作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

 

  了解云安全检测标准是什么,云安全测试是云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系统的定级对象在原有定级对象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有一些关键性技术不能忽略,可以帮助组织检测和预防违规行为,保护他们的数据安全。


相关文章

网站业务服务器被攻击了怎么办

当网站业务服务器遭受攻击时,需迅速采取行动以降低损失、恢复服务并防止未来再次发生。以下是一套系统化的应对方案,涵盖从应急响应到长期防御的完整流程:立即控制事态目标:快速止损,恢复业务连续性确认攻击类型DDoS攻击:流量激增导致服务不可用。Web攻击:如SQL注入、XSS、文件上传漏洞利用等导致数据泄露或篡改。系统入侵:服务器被植入后门、木马或被用于挖矿等恶意活动。勒索软件:数据被加密,攻击者索要赎金。隔离受影响服务器物理隔离:断开服务器网络连接(如拔网线),防止攻击扩散。逻辑隔离:通过防火墙/ACL限制访问,仅允许运维IP访问。保留攻击证据保存服务器日志(如Apache/Nginx日志、系统日志)。提取网络流量包(PCAP文件),供后续溯源分析。记录攻击时间、现象(如异常请求、响应时间)。启动备份恢复若数据未被篡改:直接从备份恢复服务。若数据被加密/篡改:评估备份完整性(确保备份未被污染)。优先恢复核心业务数据,非关键数据可延迟处理。定位攻击根源目标:找到漏洞并修复,防止二次攻击漏洞扫描与代码审计使用工具(如Nessus、OpenVAS)扫描服务器漏洞。对Web应用进行代码审计,检查常见漏洞(如未过滤输入、弱密码)。入侵路径分析检查服务器日志,确认攻击者如何进入(如弱密码、未更新补丁)。监控异常进程、文件修改、计划任务等。第三方服务排查若使用CDN、云存储等,检查其安全配置(如S3桶权限)。确认供应商是否遭遇大规模攻击(如云服务商被DDoS)。消除安全隐患目标:补齐安全短板,提升防御能力修复漏洞更新系统补丁(如Linux内核、Windows安全更新)。升级Web应用组件(如CMS、框架版本)。安全配置优化防火墙:限制开放端口(如仅开放80/443),禁用不必要的服务。Web服务器:禁用目录列表、限制上传文件类型。数据库:修改默认端口,禁用root远程登录,启用审计日志。访问控制强化启用MFA(多因素认证),强制复杂密码策略。按最小权限原则分配用户/服务账号权限。构建主动防御体系目标:降低未来被攻击概率部署安全防护工具WAF(Web应用防火墙):过滤恶意请求(如SQL注入、XSS)。DDoS防护:使用云服务商的抗D服务(如快快网络DDoS高防)。EDR(终端检测与响应):实时监控服务器行为,识别异常。安全运维流程定期备份:遵循3-2-1原则(3份备份,2种介质,1份异地)。漏洞管理:订阅CVE漏洞库,及时修复高危漏洞。安全培训:对开发、运维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监控与应急预案部署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实时告警异常。制定应急响应手册,定期演练(如模拟勒索软件攻击)。其他注意事项法律与合规若涉及用户数据泄露,需按《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上报监管机构。保留攻击证据,必要时报警并配合调查。成本与资源中小企业可优先使用云服务商的安全服务(如AWS Shield、Azure DDoS Protection)。大型企业可组建安全运营中心(SOC)或聘请专业安全团队。网络攻击虽如暗箭难防,但只要企业以雷霆之势紧急应对、抽丝剥茧细致排查、精准高效修复加固、深刻反思总结复盘,就能在危机中锤炼出更强的防御力。如此,方能在风云变幻的网络江湖里,稳舵前行,守护好业务与用户的双重安全。

售前鑫鑫 2025-05-10 07:05:05

VoIP被CC攻击应当如何防护?使用游戏盾有效解决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技术通过互联网传输语音信号,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其广泛应用,VoIP系统也面临着各种网络攻击,尤其是CC(Challenge Collapsar)攻击。CC攻击通过大量恶意请求淹没目标服务器,使其资源耗尽,导致服务中断。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防护VoIP系统免受CC攻击,并详细介绍快快网络游戏盾产品如何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一、CC攻击的原理与影响CC攻击是一种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的特殊形式,攻击者通常利用僵尸网络控制大量被感染的计算机,向目标服务器发起高并发的请求。这些请求可以是HTTP、SYN或UDP数据包,目的是耗尽服务器的资源,使其无法处理正常的访问请求。CC攻击对VoIP系统的影响尤为严重,因为语音通信对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攻击发生时,VoIP服务可能出现延迟、中断甚至完全不可用,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和业务连续性。二、VoIP系统防护CC攻击的策略为了有效防护VoIP系统免受CC攻击,企业和个人应采取以下策略:选用高性能服务器与网络带宽:确保服务器和网络带宽资源充足,能够应对大量的数据包请求。实施流量清洗:通过专业的服务商进行流量检测和清洗,将恶意请求与正常流量区分开来。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将流量分散到多台服务器上,减少单一服务器的压力。强化网络防火墙设置:设置请求速率限制,及时过滤异常流量,并对进出网络的流量进行监控。定期安全审计:发现系统中潜在的安全漏洞,并及时采取措施修复。三、游戏盾产品的推荐快快网络游戏盾是一款针对游戏及VoIP等实时性要求高的在线业务提供的专业安全防护产品。它不仅具备防御DDoS和CC攻击的能力,还集成了内容分发加速(CDN)和Web攻击防护等多种功能,为VoIP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强大的防御能力:快快网络游戏盾基于分布式系统架构,能够快速识别和防御来自全球各地的恶意请求。无论攻击规模有多大,都能迅速有效地应对,保障业务的连续性。高度智能化:融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自动学习并适应新型攻击的特征,提供更为精准和高效的CC攻击防护。灵活可扩展:具备分布式架构和弹性扩展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攻击情况,弹性地调整防御能力。无论是小规模的CC攻击还是大规模的DDoS攻击,都能有效应对。内容分发加速:集成了CDN功能,通过边缘节点注入安全能力,形成分布式的安全加速网络,提升业务的访问速度和稳定性。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支持:提供全程在线支持,帮助客户应对安全问题和风险,确保业务的顺畅运行。VoIP系统作为现代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面临着CC攻击等网络威胁。通过选用高性能服务器、实施流量清洗、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强化网络防火墙设置以及定期安全审计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而快快网络游戏盾作为一款专业的安全防护产品,不仅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和高度智能化优势,还集成了内容分发加速等多种功能,为VoIP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面对不断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企业和个人用户可以放心选择快快网络游戏盾作为防护CC攻击的首选工具,保障自身网络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通过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我们共同维护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售前毛毛 2025-01-23 14:57:10

你了解数据库发展史吗,快快网络告诉你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成为每个部门,每个组织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因此发展一个可以有效管理数据并行之有效的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数据库因此而诞生。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的数据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快快网络佳佳将带你了解数据库的发展史。数据库发展史: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便已经开始,在将近60年的时间里,技术经历三代演变,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造就了C.W.Bachman、E.F.Codd和J.Gray三位图灵奖得主;发展了以数据建模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核心技术为主,带动了一个巨大的数百亿美元的软件产业。       第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在1968年上线。IBM的IMS用于跟踪土星5号和阿波罗太空探索项目的供应和零部件库存。它引入了这样一种思想,即应用程序的代码应该与它所操作的数据分离。由此支持开发人员编写只关注数据访问和操作的应用程序,而不关注与执行这些操作和确保数据安全相关的复杂性和开销。IMS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IBM的System R和加州大学的INGRES率先开发了第一个关系型DBMS。       第一批系统的数据库工作负载没有今天那么复杂和多样化。在这些早期的应用程序中,操作员通过终端启动事务,然后手动向系统输入新数据。此时,DBMS的预期峰值吞吐量仅为每秒数十到数百个事务,响应时间以秒为单位度量。这       些早期DBMS的体系结构也基于当时流行的计算硬件。它们通常部署在只有一个CPU核心和少量主内存的计算机上。对于这些系统来说,磁盘是数据库的主要存储位置,因为磁盘能够存储比内存更大的数据,而且成本更低。       数据库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其表现为数据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数据量剧增、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可以说数据管理无处不需无处不在,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基于云环境所打造的云原生数据库不断地开始占了数据库市场份额。云原生数据库和托管/自建数据库最大的区别就是:云原生数据库是面向独立资源的云化,其CPU、内存、存储等均可实现独立的弹性,利用大型云厂商的海量资源池,最大化其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同时支持独立扩展特定资源,满足多种用户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实现完全的Serverless; 而托管数据库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服务器架构,各项资源等比率的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其弹性范围,资源利用率都受到较大的限制,无法充分利用云的红利。       基于云原生数据库技术,未来创业团队无需花费巨大精力来应对海量数据来袭,只需聚焦在业务即可。看完上面的介绍,相信数据库的发展史已经都了解了。租赁服务器可咨询快快网络佳佳Q537013906

售前佳佳 2022-11-10 10:40:23

查看更多文章 >
AI助理

您对快快产品更新的整体评价是?

期待您提供更多的改进意见(选填)

提交成功~
提交失败~

售前咨询

售后咨询

  • 紧急电话:400-9188-010

等级保护报价计算器

今天已有1593位获取了等保预算

所在城市:
机房部署:
等保级别:
服务器数量:
是否已购安全产品:
手机号码:
手机验证码:
开始计算

稍后有等保顾问致电为您解读报价

拖动下列滑块完成拼图

您的等保预算报价0
  • 咨询费:
    0
  • 测评费:
    0
  • 定级费:
    0
  • 产品费:
    0
联系二维码

详情咨询等保专家

联系人:潘成豪

1305523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