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8-07 阅读数:1895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数据云是在算力基础设施上建立的,面向数据资源的云服务支撑体系,是现实可信数据空间在物理隔离、安全可信的云上构建的新型基础设施。互联网时代数据是重要载物。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
大数据是指种类多、流量大、容量大、价值高、处理和分析速度快的真实数据汇聚的产物。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或海量数据资源,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数据云是在算力基础设施上建立的,面向数据资源的云服务支撑体系,是现实可信数据空间在物理隔离、安全可信的云上构建的新型基础设施。
数据云在云上实现了同现实物理隔离一样可靠的数据隔离,同时解决现实世界算力不足、跨空间无法共享的问题;不同领域或行业可根据数据的属性和信任原则构建有边界的数据空间,在可信数据空间内可以基于隐私计算、数链融合等技术进行数据的可信计算与流通。

数据云定位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的基础环境,支撑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并提供可控可信的数字安全保障;未来浪潮云将在全国100个城市,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领域落地数据云,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数字原生等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数据被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并通过算法进行大数据分析,转化为极具预见性的结果,使得企业对过去难以捉摸的事物,有了远超以往的清晰洞见与判断。
但是,面对更加庞大的数据资源量和更加丰富的业务场景需求,政企客户需要更加便捷的云上大数据管理和服务能力,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更高效便捷的采集、存储、计算、分析、应用能力。
在新形势、新政策和新需求的催化下,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建设加速了数据云落地。但何为数据云,业内一直争论不休。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数据云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对其传输、存储和计算等性能加以改进的网络存储技术。数据云的核心,是在现有互联网存储技术的基础之上实现5个“无限量”,即:中央处理器无限量、硬盘无限量、传输信道无限量、内存无限量和用户无限量。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呢?云数据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分配、数据预警的技术与平台的总称。将其上云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可用性、增强安全性、提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实现全球化访问。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 云数据库是指被优化或部署到一个虚拟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库,可以实现按需付费、按需扩展、高可用性以及存储整合等优势。根据数据库类型一般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 云数据库的特性有:实例创建快速、支持只读实例、读写分离、故障自动切换、数据备份、Binlog备份、SQL审计、访问白名单、监控与消息通知等。 云数据是由财富在线研发团队独立自主研发而成的金融数据集成处理平台该平台通过高频数据清洗技术,研发出最完整的金融数据分析模型,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投资决策参考。 1.降低成本 数据库的运维成本很高,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和人力资源。而将数据库上云后,企业可以将这些成本转移到云服务提供商上,通过按需付费的方式降低运维成本。此外,云服务提供商还可以提供高效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工具,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数据库。 2.提高可用性 数据库在云上运行可以享受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高可用性和冗余性保障。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会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之间实现数据的备份和同步,以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灾备。此外,云服务提供商还可以提供自动化的故障切换和容错机制,以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 3.增强安全性 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会提供安全性强大的数据库服务,包括数据加密、网络安全、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通过使用云上的数据库服务,企业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安全性,以保护数据免受外部攻击和数据泄露。 4.提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将数据库上云可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数据库服务,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此外,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随时增加或减少数据库资源,以适应不同业务周期和需求。 5.实现全球化访问 将数据库上云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访问和数据共享。云服务提供商通常在全球各地部署数据中心,以提供更快速的数据访问和响应速度。此外,云服务提供商还可以提供全球化的数据同步和备份服务,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以上就是关于数据云是什么意思的相关解答,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应用、数据和基础设施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传统的以资源为中心的云计算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而以数据为中心的数据云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方法。
企业网站怎么应对黑客入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黑客入侵已经成为企业网站的常见威胁。无论是数据窃取、流量劫持,还是恶意代码植入,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1. 网站防火墙是第一道防线网站防火墙(WAF)是防止黑客入侵的关键工具之一。WAF能够实时监控并过滤进入网站的流量,阻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SQL注入、跨站脚本(XSS)攻击等恶意行为。对于中小企业,选择一款稳定的云WAF是必备措施。2. 定期更新系统和插件很多黑客通过利用网站的系统漏洞进行攻击,因此定期更新网站系统、服务器软件以及插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那些流行的开源CMS(如WordPress),如果不及时更新,极容易成为黑客的目标。3. 数据备份,未雨绸缪即便采取了再多的安全措施,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杜绝攻击。因此,定期备份网站数据至关重要。如果网站遭到攻击后数据丢失,备份能让你快速恢复,避免造成长期损失。最好采用自动化备份工具,确保备份的频率和完整性。4. 强化用户身份验证许多黑客通过暴力破解弱密码进入网站后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企业可以启用两步验证(2FA),增加登录的安全性。此外,定期要求员工更换密码,采用强密码策略,杜绝使用简单、易猜的密码。5. DDoS防护不可忽视DDoS攻击对网站的影响尤其大,短时间内会耗尽服务器资源,导致网站无法正常访问。选择一个支持DDoS防护的云服务商或者使用高防IP,可以有效抵御此类流量攻击。对于流量攻击频发的企业,还可以启用流量清洗服务,保证网站的稳定性。应对黑客入侵,企业不仅要依靠技术手段,还要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通过部署WAF、定期备份、强化验证、更新系统以及使用DDoS防护等措施,企业可以大大提升网站的安全性,降低黑客攻击带来的风险。
什么是异地多活?异地多活的核心定义
在数字业务对 “不间断运行” 要求日益严苛的今天,单一地域的系统部署已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网络故障等风险,异地多活作为高可用架构的 “终极方案” 应运而生。异地多活是在不同地理区域部署多个可同时运行的业务节点,各节点实时同步数据、分担流量,既能在单一区域故障时无缝切换,又能通过就近节点提升用户访问速度。它彻底打破 “单地域依赖”,是金融、电商、社交等核心业务保障连续性的关键架构。本文将解析异地多活的定义与本质,阐述其核心优势、应用场景及架构类型,结合案例说明选择与实施要点,帮助读者理解这一保障业务永续运行的核心方案。一、异地多活的核心定义异地多活是指在地理上相互隔离的多个区域(如北京、上海、广州),部署功能一致的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各区域节点均处于 “活跃” 状态 —— 既同时处理用户请求、分担流量,又实时同步数据,确保各区域数据一致性。其核心本质是 “无单点故障 + 流量分布式承载”:与传统 “主备灾备”(主区域运行、备区域闲置,故障后切换)不同,异地多活的所有节点均参与业务处理,资源利用率达 100%,且故障切换时间从分钟级缩短至秒级,甚至用户无感知。例如,某电商在北上广部署三地多活架构,北京用户访问北京节点,广州用户访问广州节点,北京节点故障时,用户自动切换至上海节点,访问体验无中断。二、异地多活的核心优势1. 抵御区域级灾难单一区域故障不影响整体业务,保障业务永续。2023 年某地区遭遇台风导致机房断电,采用异地多活的某支付平台,5 秒内将该区域用户请求切换至其他节点,支付业务未中断;而未采用该架构的某本地平台,中断服务 4 小时,损失交易额超千万元。2. 提升用户访问速度就近节点处理请求,缩短网络延迟。某社交 APP 在国内部署 “北上广深” 四地多活,北京用户访问北京节点,延迟 < 30ms;新疆用户访问深圳节点,延迟从原来的 200ms 降至 50ms,消息发送、刷朋友圈卡顿率下降 70%,用户留存率提升 15%。3. 承载超高峰值流量多节点分担流量,突破单区域性能瓶颈。某电商 “双 11” 峰值流量达每秒 50 万次请求,通过五地多活架构,每个区域节点仅需处理 10 万次请求,CPU 利用率控制在 60% 以内;若依赖单区域,服务器 CPU 利用率将达 100%,导致系统崩溃。4. 优化资源利用率所有节点均承载业务,避免备机闲置浪费。传统主备架构中,备区域服务器利用率仅 10%;异地多活架构下,某企业的三地节点利用率均达 70%,相当于节省 2 台服务器采购成本,年运维费用降低 30 万元。三、异地多活的应用场景1. 金融支付领域保障资金交易连续,避免故障导致的资金风险。某银行的核心支付系统采用 “北京主活 + 上海备活 + 深圳灾备” 三地多活架构,北京节点故障时,上海节点 1 秒内接管所有支付请求,单日 1000 万笔转账交易无一笔失败,交易成功率保持 99.999%。2. 电商与零售行业应对大促流量峰值,保障购物体验。某电商平台 “618” 期间,通过 “华东、华北、华南” 三地多活,将商品详情页、购物车、订单等业务分散到各节点,单节点处理能力提升 3 倍,页面加载速度从 1.5 秒优化至 0.8 秒,转化率提升 20%。3. 即时通讯与社交确保消息实时同步,避免用户体验中断。某聊天软件在全球部署 10 个多活节点,用户发送消息时,就近节点接收并同步至其他节点,即使某节点故障,消息也能从其他节点获取,消息送达率从 98% 提升至 99.99%,未出现 “消息丢失” 问题。4. 政务与公共服务保障民生服务不中断,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某城市的政务服务平台采用 “市区 + 郊区” 两地多活,市区机房维护时,郊区节点自动接管 “社保查询、公积金提取” 等业务,市民线上办事无感知,服务中断率从每年 5 次降至 0 次,群众满意度提升 40%。四、异地多活的架构类型1. 双向同步多活两地节点实时互相同步数据,均处理本地流量。某企业 “北京 - 上海” 双向多活,北京节点写入的数据 1 秒内同步至上海,上海节点数据同理,用户就近访问,故障时双向切换,适合业务覆盖范围较广的企业,数据一致性达 99.99%。2. 读写分离多活部分节点负责写入,所有节点负责读取,分担读压力。某资讯平台 “广州写入节点 + 北上深读节点” 架构,新闻发布后写入广州节点,100ms 内同步至读节点,用户读取新闻时从就近读节点获取,读请求处理能力提升 5 倍,写入节点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写入节点。3. 单元化多活按用户或业务拆分单元,每个单元独立运行。某社交 APP 按 “手机号前缀” 拆分单元,130-132 号段用户由北京单元服务,133-135 号段由上海单元服务,各单元数据独立同步,单单元故障仅影响对应用户,不波及全局,故障影响范围缩小 80%。随着云原生与分布式技术的发展,异地多活正从 “大型企业专属” 向 “中小微企业普及” 演进,云厂商推出的 “托管多活服务” 降低了部署门槛。企业实施时,需先评估业务优先级(核心业务优先),再选择匹配的架构类型(如双向同步、单元化),并重点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中小微企业可从 “两地双活” 起步,逐步向多地域扩展。未来,结合 AI 的智能调度将实现 “流量预测 - 动态扩容 - 故障自愈” 一体化,让异地多活更智能、更高效,成为所有关键业务的标配架构。
阅读数:88766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447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924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1552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8512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6451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6100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713 | 2023-06-12 11:04:00
阅读数:88766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447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924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1552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8512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6451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6100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713 | 2023-06-12 11:04:00
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8-07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数据云是在算力基础设施上建立的,面向数据资源的云服务支撑体系,是现实可信数据空间在物理隔离、安全可信的云上构建的新型基础设施。互联网时代数据是重要载物。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
大数据是指种类多、流量大、容量大、价值高、处理和分析速度快的真实数据汇聚的产物。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或海量数据资源,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数据云是在算力基础设施上建立的,面向数据资源的云服务支撑体系,是现实可信数据空间在物理隔离、安全可信的云上构建的新型基础设施。
数据云在云上实现了同现实物理隔离一样可靠的数据隔离,同时解决现实世界算力不足、跨空间无法共享的问题;不同领域或行业可根据数据的属性和信任原则构建有边界的数据空间,在可信数据空间内可以基于隐私计算、数链融合等技术进行数据的可信计算与流通。

数据云定位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的基础环境,支撑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并提供可控可信的数字安全保障;未来浪潮云将在全国100个城市,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领域落地数据云,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数字原生等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数据被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并通过算法进行大数据分析,转化为极具预见性的结果,使得企业对过去难以捉摸的事物,有了远超以往的清晰洞见与判断。
但是,面对更加庞大的数据资源量和更加丰富的业务场景需求,政企客户需要更加便捷的云上大数据管理和服务能力,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更高效便捷的采集、存储、计算、分析、应用能力。
在新形势、新政策和新需求的催化下,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建设加速了数据云落地。但何为数据云,业内一直争论不休。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数据云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对其传输、存储和计算等性能加以改进的网络存储技术。数据云的核心,是在现有互联网存储技术的基础之上实现5个“无限量”,即:中央处理器无限量、硬盘无限量、传输信道无限量、内存无限量和用户无限量。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呢?云数据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分配、数据预警的技术与平台的总称。将其上云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可用性、增强安全性、提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实现全球化访问。 数据云是什么意思? 云数据库是指被优化或部署到一个虚拟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库,可以实现按需付费、按需扩展、高可用性以及存储整合等优势。根据数据库类型一般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 云数据库的特性有:实例创建快速、支持只读实例、读写分离、故障自动切换、数据备份、Binlog备份、SQL审计、访问白名单、监控与消息通知等。 云数据是由财富在线研发团队独立自主研发而成的金融数据集成处理平台该平台通过高频数据清洗技术,研发出最完整的金融数据分析模型,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投资决策参考。 1.降低成本 数据库的运维成本很高,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和人力资源。而将数据库上云后,企业可以将这些成本转移到云服务提供商上,通过按需付费的方式降低运维成本。此外,云服务提供商还可以提供高效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工具,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数据库。 2.提高可用性 数据库在云上运行可以享受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高可用性和冗余性保障。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会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之间实现数据的备份和同步,以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数据灾备。此外,云服务提供商还可以提供自动化的故障切换和容错机制,以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 3.增强安全性 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会提供安全性强大的数据库服务,包括数据加密、网络安全、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通过使用云上的数据库服务,企业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安全性,以保护数据免受外部攻击和数据泄露。 4.提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将数据库上云可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数据库服务,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此外,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随时增加或减少数据库资源,以适应不同业务周期和需求。 5.实现全球化访问 将数据库上云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访问和数据共享。云服务提供商通常在全球各地部署数据中心,以提供更快速的数据访问和响应速度。此外,云服务提供商还可以提供全球化的数据同步和备份服务,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以上就是关于数据云是什么意思的相关解答,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应用、数据和基础设施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传统的以资源为中心的云计算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而以数据为中心的数据云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方法。
企业网站怎么应对黑客入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黑客入侵已经成为企业网站的常见威胁。无论是数据窃取、流量劫持,还是恶意代码植入,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1. 网站防火墙是第一道防线网站防火墙(WAF)是防止黑客入侵的关键工具之一。WAF能够实时监控并过滤进入网站的流量,阻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SQL注入、跨站脚本(XSS)攻击等恶意行为。对于中小企业,选择一款稳定的云WAF是必备措施。2. 定期更新系统和插件很多黑客通过利用网站的系统漏洞进行攻击,因此定期更新网站系统、服务器软件以及插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那些流行的开源CMS(如WordPress),如果不及时更新,极容易成为黑客的目标。3. 数据备份,未雨绸缪即便采取了再多的安全措施,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杜绝攻击。因此,定期备份网站数据至关重要。如果网站遭到攻击后数据丢失,备份能让你快速恢复,避免造成长期损失。最好采用自动化备份工具,确保备份的频率和完整性。4. 强化用户身份验证许多黑客通过暴力破解弱密码进入网站后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企业可以启用两步验证(2FA),增加登录的安全性。此外,定期要求员工更换密码,采用强密码策略,杜绝使用简单、易猜的密码。5. DDoS防护不可忽视DDoS攻击对网站的影响尤其大,短时间内会耗尽服务器资源,导致网站无法正常访问。选择一个支持DDoS防护的云服务商或者使用高防IP,可以有效抵御此类流量攻击。对于流量攻击频发的企业,还可以启用流量清洗服务,保证网站的稳定性。应对黑客入侵,企业不仅要依靠技术手段,还要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通过部署WAF、定期备份、强化验证、更新系统以及使用DDoS防护等措施,企业可以大大提升网站的安全性,降低黑客攻击带来的风险。
什么是异地多活?异地多活的核心定义
在数字业务对 “不间断运行” 要求日益严苛的今天,单一地域的系统部署已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网络故障等风险,异地多活作为高可用架构的 “终极方案” 应运而生。异地多活是在不同地理区域部署多个可同时运行的业务节点,各节点实时同步数据、分担流量,既能在单一区域故障时无缝切换,又能通过就近节点提升用户访问速度。它彻底打破 “单地域依赖”,是金融、电商、社交等核心业务保障连续性的关键架构。本文将解析异地多活的定义与本质,阐述其核心优势、应用场景及架构类型,结合案例说明选择与实施要点,帮助读者理解这一保障业务永续运行的核心方案。一、异地多活的核心定义异地多活是指在地理上相互隔离的多个区域(如北京、上海、广州),部署功能一致的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各区域节点均处于 “活跃” 状态 —— 既同时处理用户请求、分担流量,又实时同步数据,确保各区域数据一致性。其核心本质是 “无单点故障 + 流量分布式承载”:与传统 “主备灾备”(主区域运行、备区域闲置,故障后切换)不同,异地多活的所有节点均参与业务处理,资源利用率达 100%,且故障切换时间从分钟级缩短至秒级,甚至用户无感知。例如,某电商在北上广部署三地多活架构,北京用户访问北京节点,广州用户访问广州节点,北京节点故障时,用户自动切换至上海节点,访问体验无中断。二、异地多活的核心优势1. 抵御区域级灾难单一区域故障不影响整体业务,保障业务永续。2023 年某地区遭遇台风导致机房断电,采用异地多活的某支付平台,5 秒内将该区域用户请求切换至其他节点,支付业务未中断;而未采用该架构的某本地平台,中断服务 4 小时,损失交易额超千万元。2. 提升用户访问速度就近节点处理请求,缩短网络延迟。某社交 APP 在国内部署 “北上广深” 四地多活,北京用户访问北京节点,延迟 < 30ms;新疆用户访问深圳节点,延迟从原来的 200ms 降至 50ms,消息发送、刷朋友圈卡顿率下降 70%,用户留存率提升 15%。3. 承载超高峰值流量多节点分担流量,突破单区域性能瓶颈。某电商 “双 11” 峰值流量达每秒 50 万次请求,通过五地多活架构,每个区域节点仅需处理 10 万次请求,CPU 利用率控制在 60% 以内;若依赖单区域,服务器 CPU 利用率将达 100%,导致系统崩溃。4. 优化资源利用率所有节点均承载业务,避免备机闲置浪费。传统主备架构中,备区域服务器利用率仅 10%;异地多活架构下,某企业的三地节点利用率均达 70%,相当于节省 2 台服务器采购成本,年运维费用降低 30 万元。三、异地多活的应用场景1. 金融支付领域保障资金交易连续,避免故障导致的资金风险。某银行的核心支付系统采用 “北京主活 + 上海备活 + 深圳灾备” 三地多活架构,北京节点故障时,上海节点 1 秒内接管所有支付请求,单日 1000 万笔转账交易无一笔失败,交易成功率保持 99.999%。2. 电商与零售行业应对大促流量峰值,保障购物体验。某电商平台 “618” 期间,通过 “华东、华北、华南” 三地多活,将商品详情页、购物车、订单等业务分散到各节点,单节点处理能力提升 3 倍,页面加载速度从 1.5 秒优化至 0.8 秒,转化率提升 20%。3. 即时通讯与社交确保消息实时同步,避免用户体验中断。某聊天软件在全球部署 10 个多活节点,用户发送消息时,就近节点接收并同步至其他节点,即使某节点故障,消息也能从其他节点获取,消息送达率从 98% 提升至 99.99%,未出现 “消息丢失” 问题。4. 政务与公共服务保障民生服务不中断,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某城市的政务服务平台采用 “市区 + 郊区” 两地多活,市区机房维护时,郊区节点自动接管 “社保查询、公积金提取” 等业务,市民线上办事无感知,服务中断率从每年 5 次降至 0 次,群众满意度提升 40%。四、异地多活的架构类型1. 双向同步多活两地节点实时互相同步数据,均处理本地流量。某企业 “北京 - 上海” 双向多活,北京节点写入的数据 1 秒内同步至上海,上海节点数据同理,用户就近访问,故障时双向切换,适合业务覆盖范围较广的企业,数据一致性达 99.99%。2. 读写分离多活部分节点负责写入,所有节点负责读取,分担读压力。某资讯平台 “广州写入节点 + 北上深读节点” 架构,新闻发布后写入广州节点,100ms 内同步至读节点,用户读取新闻时从就近读节点获取,读请求处理能力提升 5 倍,写入节点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写入节点。3. 单元化多活按用户或业务拆分单元,每个单元独立运行。某社交 APP 按 “手机号前缀” 拆分单元,130-132 号段用户由北京单元服务,133-135 号段由上海单元服务,各单元数据独立同步,单单元故障仅影响对应用户,不波及全局,故障影响范围缩小 80%。随着云原生与分布式技术的发展,异地多活正从 “大型企业专属” 向 “中小微企业普及” 演进,云厂商推出的 “托管多活服务” 降低了部署门槛。企业实施时,需先评估业务优先级(核心业务优先),再选择匹配的架构类型(如双向同步、单元化),并重点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中小微企业可从 “两地双活” 起步,逐步向多地域扩展。未来,结合 AI 的智能调度将实现 “流量预测 - 动态扩容 - 故障自愈” 一体化,让异地多活更智能、更高效,成为所有关键业务的标配架构。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