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9-14 阅读数:2570
网络安全十大漏洞有哪些?在网络时代安全问题是很关键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安全漏洞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网络攻击以及其他数字化安全漏洞从来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网络安全十大漏洞有哪些?
1,弱口令:所谓弱口令就是容易被猜测或重复的口令,弱口令会对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不要令测试账户拥有的口令强度弱且没有几乎没有有效监控。由于弱口令引发的网络安全事件不胜枚举,就在我们身边也是时常发生的。很多人,可能为了懒省事或方便自己,最终也方便了黑客。
注意:不要在系统或互联网站点,使用重复相同的安全口令。
2,软件补丁更新:软件补丁更新,是提升网络安全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因为存在漏洞,当然补丁修补后会解决发现相应的漏洞。修补漏洞原则上也是减少信息系统攻击面。没有打过安全补丁、过时的、有漏洞的或仍处于默认配置状态的软件,会为信息系统带来严重风险。大多数漏洞都可以通过及时打上安全补丁和测试予以避免。
在《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行了约定,及时更新各类软件、固件版本和漏洞补丁,是提升系统安全性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极大降低安全风险。
3,远程访问点:无安全措施或无监控的远程访问点,等于为企业网络被随意访问打开了一条“捷径”。有时,最大的隐患是公司前雇员的账号没有关闭。也就是内部人员转变成外部人员过程中,授权没有及时收回,可能为系统带来严重风险。

4,信息泄漏:信息泄漏使攻击者可以了解有关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版本、用户、组、共享以及DNS的信息。使用诸如百度、谷歌、Facebook、校园网、QQ、微信诸如此类工具,可以为攻击者提供巨量的信息。
5,非必要的服务:运行不必要的服务(诸如:FTP、DNS、RPC等)的主机,为攻击者提供了更大的攻击面。非必要的服务或软件,是我们在测评中强调的安全风险,我们在测评中会访谈形式先问一下,然后再上机进行验证是否存在非必要多余的服务或安装了非必须的软件。
6,配置不当的防火墙:防火墙规则可能变得非常复杂,或许可能引发彼此互相冲突。常常增加的测试规则,或紧急情况时打上的补丁后来忘记删除,从而防火墙规则可能允许攻击者访问DMZ或内部网络。一个正确合理的配置策略,是有利于保护网络的。反之,则对网络是巨大的风险。
7,配置不当的互联网服务器:互联网服务器配置不当,尤其是跨站脚本和SQL注入漏洞的网页服务器,更可能严重损害内部整个网络安全。配置不当的安全事件,我们时常可以在网上看到,诸如亚马逊云服务经常配置错误,发生数据泄露。
8,不充分的日志记录:由于互联网网关及主机的监控不足,攻击者有机会在你的网络环境中肆意妄为。所以必须考虑监控外流的通信流量,以便检测出网络中是否潜伏有高级和持久的“破坏者”(黑客)。很多单位设备的日志是默认状态,但是很多默认状态属于未开启,则日志记录可能只存在极少的默认信息,是不能满足日志留存要求的。特别,我们《网络安全法》找到需要留存不低于六个月的法条,也就伴随着直接的合规风险。
9,过度宽松的文件和目录访问控制:Windows和UNIX内部的文件共享只有少量或者几乎没有访问控制,这样就让攻击者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地导出乱窜,悄悄偷走最敏感的数据。所谓攻不进、拿不走、看不懂是安全防护的三个层级,然而有时过于宽松的访问控制导致你不知道他何时拿走了数据。
10,缺乏记录成册的安全策略:任意的或未记录成册的安全控制使得在系统或网络中执行不一致的安全标准,必然导致系统被攻破。这个则属于网络安全管理层面的东西了,人防则更多的需要考虑管理制度体系以及总体安全策略甚至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网络安全十大漏洞的全部内容,自从该漏洞被公开披露以来,就是一直困恼大家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注重网络安全很重要,毕竟这关系到大家的信息和经济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WAF与传统防火墙使用功能上的区别?
在网络安全领域,Web应用防火墙(WAF)和传统防火墙是两种常用的防护工具,但它们在功能、用途和实现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介绍WAF与传统防火墙的区别,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工具。1. 什么是Web应用防火墙(WAF)?Web应用防火墙(Web Application Firewall,简称WAF)是一种专门用于保护Web应用的安全设备或服务。它通过监测和过滤HTTP/HTTPS流量,防止恶意请求到达Web服务器,从而保护Web应用免受各种攻击,如SQL注入、跨站脚本(XSS)、文件包含漏洞等。2. 什么是传统防火墙?传统防火墙(Network Firewall)是一种网络设备或软件,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它通过预设的规则集,允许或拒绝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传统防火墙通常部署在网络边界,保护整个网络的入口和出口。3. WAF与传统防火墙的区别防护对象WAF:专注于保护Web应用,针对HTTP/HTTPS流量进行细粒度的监控和过滤。传统防火墙:保护整个网络,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所有流量,不限于Web应用。防护深度WAF:提供深层次的流量分析,能够识别和阻止特定的Web应用攻击,如SQL注入、XSS等。传统防火墙:提供网络层面的防护,主要基于IP地址、端口和协议进行流量过滤,防护深度相对较浅。配置复杂度WAF:配置相对复杂,需要对Web应用的业务逻辑和安全需求有深入了解,以便设置合适的规则。传统防火墙:配置相对简单,主要基于网络拓扑和安全策略进行设置。性能影响WAF:由于需要对HTTP/HTTPS流量进行深层次分析,可能会对Web应用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传统防火墙: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较小,因为它主要处理网络层面的流量。应用场景WAF:适用于需要保护Web应用的场景,特别是电商、金融、医疗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行业。传统防火墙:适用于需要保护整个网络的场景,广泛应用于各种企业和组织。合规性支持WAF:能够帮助企业满足特定的合规要求,如PCI-DSS、HIPAA等,提供详细的审计日志和报告。传统防火墙:虽然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合规支持,但主要集中在网络层面的合规性。集成能力WAF:通常可以与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IDS/IPS(入侵检测/预防系统)等其他安全工具集成,形成多层次的防护体系。传统防火墙:也可以与其他安全工具集成,但主要集中在网络层面的防护。成功案例分享某金融科技公司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种Web应用攻击的威胁。通过部署WAF,该公司成功抵御了多次SQL注入和XSS攻击,确保了Web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WAF的细粒度防护和详细的审计日志帮助公司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任。通过了解WAF与传统防火墙的区别,你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工具,确保Web应用和网络的安全。如果你希望确保业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WAF将是你的理想选择。
DDoS攻击?高防IP,让你安心!
高防IP是一种为互联网业务提供安全保障的服务,它通过使用DDoS防护技术,帮助企业和网站有效抵御DDoS攻击等网络安全威胁。在互联网上,DDoS攻击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方式,它利用海量的流量冲击目标服务器或网站,导致其无法正常访问或服务不稳定。DDoS攻击不仅会导致服务中断,还可能造成数据泄露、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因此保护业务免受DDoS攻击的影响非常重要。高防IP是一种专业的DDoS防护服务,其主要功能是对入站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过滤,同时通过智能算法识别并封锁恶意流量,确保合法的访问流量能够正常到达目标服务器或网站,同时将DDoS攻击的影响降至最低。高防IP通常与CDN(内容分发网络)结合使用,通过CDN加速和缓存等功能,使用户能够更快速地访问网站内容,提升网站访问速度和稳定性,同时兼备防御DDoS攻击的功能。总的来说,高防IP是一项非常有用的网络安全服务,它可以帮助企业和网站有效应对DDoS攻击等网络安全威胁,保障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建议大家还是选择靠谱快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想了解更多关于快快网络详细资讯,联系24小时专属售前小志QQ537013909手机微信19906019202!
等保的流程具体分为哪些,有哪些具体要求?
等保(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是指根据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安全标准,保护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的安全性。等保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筹备阶段:制定等级保护目标: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和相应的安全保护目标。制定安全策略:制定适合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包括安全目标、安全政策、组织结构与职责等。资源评估阶段:标定安全等级: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估,确定其安全等级。安全风险评估: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安全设计阶段:制定安全方案:针对不同的安全等级和风险评估结果,设计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和技术方案。安全设计审查:审查和验证安全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安全实施阶段:安全设备配置:根据安全方案配置和部署安全设备和系统。安全策略实施:将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实施到信息系统中。漏洞修复与补丁管理:及时修复系统漏洞,管理安全补丁的更新。安全运维阶段:安全巡检与监控: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和监控,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安全事件响应:及时响应和处理安全事件,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安全管理评估:定期评估和审查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具体的等保要求根据不同的国家和行业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等保要求包括以下方面:认证和授权:确保系统用户的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系统安全配置:包括强密码策略、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等。安全监控与日志管理:监控系统的安全事件和异常行为,并记录相应的日志。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确保系统可以及时恢复。安全培训与演练: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测试。应急响应与事件管理: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能够及时应对安全事件和应急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特定的安全标准进行具体的等保要求规划和实施。同时,需要定期评估和审查等保措施的有效性,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阅读数:88768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450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925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1557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8513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6457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6102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715 | 2023-06-12 11:04:00
阅读数:88768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450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925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1557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8513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6457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6102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715 | 2023-06-12 11:04:00
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9-14
网络安全十大漏洞有哪些?在网络时代安全问题是很关键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安全漏洞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网络攻击以及其他数字化安全漏洞从来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网络安全十大漏洞有哪些?
1,弱口令:所谓弱口令就是容易被猜测或重复的口令,弱口令会对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不要令测试账户拥有的口令强度弱且没有几乎没有有效监控。由于弱口令引发的网络安全事件不胜枚举,就在我们身边也是时常发生的。很多人,可能为了懒省事或方便自己,最终也方便了黑客。
注意:不要在系统或互联网站点,使用重复相同的安全口令。
2,软件补丁更新:软件补丁更新,是提升网络安全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因为存在漏洞,当然补丁修补后会解决发现相应的漏洞。修补漏洞原则上也是减少信息系统攻击面。没有打过安全补丁、过时的、有漏洞的或仍处于默认配置状态的软件,会为信息系统带来严重风险。大多数漏洞都可以通过及时打上安全补丁和测试予以避免。
在《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行了约定,及时更新各类软件、固件版本和漏洞补丁,是提升系统安全性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极大降低安全风险。
3,远程访问点:无安全措施或无监控的远程访问点,等于为企业网络被随意访问打开了一条“捷径”。有时,最大的隐患是公司前雇员的账号没有关闭。也就是内部人员转变成外部人员过程中,授权没有及时收回,可能为系统带来严重风险。

4,信息泄漏:信息泄漏使攻击者可以了解有关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版本、用户、组、共享以及DNS的信息。使用诸如百度、谷歌、Facebook、校园网、QQ、微信诸如此类工具,可以为攻击者提供巨量的信息。
5,非必要的服务:运行不必要的服务(诸如:FTP、DNS、RPC等)的主机,为攻击者提供了更大的攻击面。非必要的服务或软件,是我们在测评中强调的安全风险,我们在测评中会访谈形式先问一下,然后再上机进行验证是否存在非必要多余的服务或安装了非必须的软件。
6,配置不当的防火墙:防火墙规则可能变得非常复杂,或许可能引发彼此互相冲突。常常增加的测试规则,或紧急情况时打上的补丁后来忘记删除,从而防火墙规则可能允许攻击者访问DMZ或内部网络。一个正确合理的配置策略,是有利于保护网络的。反之,则对网络是巨大的风险。
7,配置不当的互联网服务器:互联网服务器配置不当,尤其是跨站脚本和SQL注入漏洞的网页服务器,更可能严重损害内部整个网络安全。配置不当的安全事件,我们时常可以在网上看到,诸如亚马逊云服务经常配置错误,发生数据泄露。
8,不充分的日志记录:由于互联网网关及主机的监控不足,攻击者有机会在你的网络环境中肆意妄为。所以必须考虑监控外流的通信流量,以便检测出网络中是否潜伏有高级和持久的“破坏者”(黑客)。很多单位设备的日志是默认状态,但是很多默认状态属于未开启,则日志记录可能只存在极少的默认信息,是不能满足日志留存要求的。特别,我们《网络安全法》找到需要留存不低于六个月的法条,也就伴随着直接的合规风险。
9,过度宽松的文件和目录访问控制:Windows和UNIX内部的文件共享只有少量或者几乎没有访问控制,这样就让攻击者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地导出乱窜,悄悄偷走最敏感的数据。所谓攻不进、拿不走、看不懂是安全防护的三个层级,然而有时过于宽松的访问控制导致你不知道他何时拿走了数据。
10,缺乏记录成册的安全策略:任意的或未记录成册的安全控制使得在系统或网络中执行不一致的安全标准,必然导致系统被攻破。这个则属于网络安全管理层面的东西了,人防则更多的需要考虑管理制度体系以及总体安全策略甚至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网络安全十大漏洞的全部内容,自从该漏洞被公开披露以来,就是一直困恼大家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注重网络安全很重要,毕竟这关系到大家的信息和经济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WAF与传统防火墙使用功能上的区别?
在网络安全领域,Web应用防火墙(WAF)和传统防火墙是两种常用的防护工具,但它们在功能、用途和实现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介绍WAF与传统防火墙的区别,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工具。1. 什么是Web应用防火墙(WAF)?Web应用防火墙(Web Application Firewall,简称WAF)是一种专门用于保护Web应用的安全设备或服务。它通过监测和过滤HTTP/HTTPS流量,防止恶意请求到达Web服务器,从而保护Web应用免受各种攻击,如SQL注入、跨站脚本(XSS)、文件包含漏洞等。2. 什么是传统防火墙?传统防火墙(Network Firewall)是一种网络设备或软件,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它通过预设的规则集,允许或拒绝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传统防火墙通常部署在网络边界,保护整个网络的入口和出口。3. WAF与传统防火墙的区别防护对象WAF:专注于保护Web应用,针对HTTP/HTTPS流量进行细粒度的监控和过滤。传统防火墙:保护整个网络,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所有流量,不限于Web应用。防护深度WAF:提供深层次的流量分析,能够识别和阻止特定的Web应用攻击,如SQL注入、XSS等。传统防火墙:提供网络层面的防护,主要基于IP地址、端口和协议进行流量过滤,防护深度相对较浅。配置复杂度WAF:配置相对复杂,需要对Web应用的业务逻辑和安全需求有深入了解,以便设置合适的规则。传统防火墙:配置相对简单,主要基于网络拓扑和安全策略进行设置。性能影响WAF:由于需要对HTTP/HTTPS流量进行深层次分析,可能会对Web应用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传统防火墙: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较小,因为它主要处理网络层面的流量。应用场景WAF:适用于需要保护Web应用的场景,特别是电商、金融、医疗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行业。传统防火墙:适用于需要保护整个网络的场景,广泛应用于各种企业和组织。合规性支持WAF:能够帮助企业满足特定的合规要求,如PCI-DSS、HIPAA等,提供详细的审计日志和报告。传统防火墙:虽然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合规支持,但主要集中在网络层面的合规性。集成能力WAF:通常可以与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IDS/IPS(入侵检测/预防系统)等其他安全工具集成,形成多层次的防护体系。传统防火墙:也可以与其他安全工具集成,但主要集中在网络层面的防护。成功案例分享某金融科技公司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种Web应用攻击的威胁。通过部署WAF,该公司成功抵御了多次SQL注入和XSS攻击,确保了Web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WAF的细粒度防护和详细的审计日志帮助公司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任。通过了解WAF与传统防火墙的区别,你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工具,确保Web应用和网络的安全。如果你希望确保业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WAF将是你的理想选择。
DDoS攻击?高防IP,让你安心!
高防IP是一种为互联网业务提供安全保障的服务,它通过使用DDoS防护技术,帮助企业和网站有效抵御DDoS攻击等网络安全威胁。在互联网上,DDoS攻击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方式,它利用海量的流量冲击目标服务器或网站,导致其无法正常访问或服务不稳定。DDoS攻击不仅会导致服务中断,还可能造成数据泄露、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因此保护业务免受DDoS攻击的影响非常重要。高防IP是一种专业的DDoS防护服务,其主要功能是对入站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过滤,同时通过智能算法识别并封锁恶意流量,确保合法的访问流量能够正常到达目标服务器或网站,同时将DDoS攻击的影响降至最低。高防IP通常与CDN(内容分发网络)结合使用,通过CDN加速和缓存等功能,使用户能够更快速地访问网站内容,提升网站访问速度和稳定性,同时兼备防御DDoS攻击的功能。总的来说,高防IP是一项非常有用的网络安全服务,它可以帮助企业和网站有效应对DDoS攻击等网络安全威胁,保障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建议大家还是选择靠谱快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想了解更多关于快快网络详细资讯,联系24小时专属售前小志QQ537013909手机微信19906019202!
等保的流程具体分为哪些,有哪些具体要求?
等保(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是指根据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安全标准,保护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的安全性。等保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筹备阶段:制定等级保护目标: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和相应的安全保护目标。制定安全策略:制定适合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包括安全目标、安全政策、组织结构与职责等。资源评估阶段:标定安全等级: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估,确定其安全等级。安全风险评估: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安全设计阶段:制定安全方案:针对不同的安全等级和风险评估结果,设计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和技术方案。安全设计审查:审查和验证安全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安全实施阶段:安全设备配置:根据安全方案配置和部署安全设备和系统。安全策略实施:将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实施到信息系统中。漏洞修复与补丁管理:及时修复系统漏洞,管理安全补丁的更新。安全运维阶段:安全巡检与监控: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和监控,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安全事件响应:及时响应和处理安全事件,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安全管理评估:定期评估和审查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具体的等保要求根据不同的国家和行业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等保要求包括以下方面:认证和授权:确保系统用户的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系统安全配置:包括强密码策略、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等。安全监控与日志管理:监控系统的安全事件和异常行为,并记录相应的日志。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确保系统可以及时恢复。安全培训与演练: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测试。应急响应与事件管理: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能够及时应对安全事件和应急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特定的安全标准进行具体的等保要求规划和实施。同时,需要定期评估和审查等保措施的有效性,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