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售前轩轩 | 本文章发表于:2024-04-13 阅读数:1964
等保,全称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为了保障信息安全、维护网络空间秩序而推出的一套强制性国家标准和监管体系。等保制度通过明确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应达到的安全保护要求,为企业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导和衡量标准。

等保制度从顶层设计出发,根据信息系统的业务重要性、面临的风险和系统复杂度,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个等级,并为每个等级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和技术要求。这意味着企业须按照其业务系统的等级要求,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物理环境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等多个层面。
等保制度强调了周期性安全评估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需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自查、评估与整改,确保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与等保标准保持一致,从而有效防止各类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
等保制度通过强化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灾难备份与恢复等关键技术环节,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在常态下运行安全,在非常态下能够迅速恢复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
等保制度与法律法规紧密结合,通过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要求企业依法依规进行网络安全建设,并对违反等保要求的行为进行处罚,从法律层面倒逼企业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等保制度通过科学划分安全等级、明确防护要求、实施周期性评估以及法制化监管,全方位、全过程地保障了企业的网络安全,为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石。
上一篇
如何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
在举办重大活动期间,网络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体育赛事、音乐会、展览会还是国际会议,都需要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因网络安全问题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来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重大活动期间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在重大活动期间,网络系统通常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DDoS攻击大规模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可能会使关键服务瘫痪。恶意软件黑客可能会利用活动期间的高流量机会传播恶意软件,影响参与者和工作人员的设备安全。内部威胁内部人员的误操作或恶意行为也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系统故障。网络钓鱼通过假冒活动官网或相关服务的钓鱼网站来获取敏感信息。无线网络攻击公共Wi-Fi网络可能会成为攻击者的目标,通过中间人攻击(MITM)窃取数据。确保网络安全的技术措施为了有效应对上述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流量监控与清洗使用流量监控工具实时检测网络流量,识别异常流量并及时清洗。部署DDoS防护设备,确保在攻击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IDS/IPS)集成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实时监测并阻止可疑行为。设置合理的规则库,定期更新以应对新出现的威胁。Web应用防火墙(WAF)部署Web应用防火墙,保护官方网站和相关服务平台免受攻击。检测并阻止SQL注入、跨站脚本(XSS)等常见Web攻击。加密通信使用TLS/HTTPS协议加密通信,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对无线网络进行加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多因素认证(MFA)实施多因素认证机制,提高账户安全级别。对关键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访问使用MFA,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制定详尽的数据恢复计划,确保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包括安全事件的检测、响应、恢复和报告流程。设立专门的安全事件响应团队,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能够迅速响应。确保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除了技术措施之外,还需要通过管理措施来确保网络安全:安全意识培训对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期开展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安全策略与合规性制定明确的安全策略,规定网络使用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所有活动期间的网络操作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如GDPR、PCI-DSS等。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必要的人员可以访问敏感资源。使用角色基础的访问控制(RBAC),按需分配权限。合作伙伴管理对所有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它们符合安全标准。明确合同中的安全责任条款,确保合作伙伴遵守安全规范。成功案例分享某国际体育赛事在举办期间,通过部署DDoS防护设备、集成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部署Web应用防火墙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并结合安全意识培训、安全策略制定、访问控制等管理措施,成功抵御了多次网络攻击,确保了赛事期间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采取流量监控与清洗、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Web应用防火墙、加密通信、多因素认证、数据备份与恢复、应急响应计划等技术措施,以及安全意识培训、安全策略与合规性、访问控制、合作伙伴管理等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如果您希望提升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上述措施将是您的重要参考。
等保二级与三级有什么区别?
在信息安全领域,等级保护(简称“等保”)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安全制度,其核心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防止信息泄露、破坏和非法访问。等保制度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不同等级,其中等保二级和等保三级是两个尤为重要的保护级别。本文将对等保二级与三级在定级标准、测评周期、监管力度、防护能力等方面的核心区别进行详细解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等保二级主要关注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的严重损害,或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害。而等保三级则更加严格,要求信息系统在受到破坏后,不仅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还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优化建议:企业在确定信息系统等级时,应全面评估系统的重要性和潜在风险,特别是考虑是否涉及国家安全因素,以确保定级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等保三级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等级测评,以确保信息系统的持续安全。相比之下,等保二级虽然不强制要求定期测评,但建议定期找测评机构进行测评或进行系统自测。在监管力度上,等保三级作为重要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属于监督保护级,监管力度更强。优化建议:对于等保二级信息系统,建议企业建立定期自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隐患。对于等保三级信息系统,企业应严格遵守年度测评要求,并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合规性。等保二级要求系统能够防护外来小型组织的恶意攻击和一般自然灾难等威胁,并在遭受攻击后能在一段时间内恢复部分功能。而等保三级则要求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外来有组织的团体的恶意攻击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难等威胁,并能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优化建议:企业在提升信息系统防护能力时,应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采用多层次、多维度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系统在面对各种威胁时都能保持稳健的运行状态。等保二级主要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一般信息系统。而等保三级则适用于更为重要的信息系统,如跨省、跨市或全国联网运营的信息系统等。由于等保三级的要求更高,因此在等级保护搭建的环节中,耗费的人力成本、测评成本和安全设备购置花费也会更高。优化建议:企业在规划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实际需求和预算限制,合理选择等保级别,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在等保二级和三级的具体防护措施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网络访问控制方面,等保三级不仅要求提供明确的允许或拒绝访问的能力,还要求对进出网络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并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优化建议:企业在实施具体防护措施时,应注重细节的完善和执行力的提升。对于等保三级信息系统,应特别关注网络访问控制的严格性和有效性,确保系统的整体安全防护水平。等保二级与三级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在选择过等保级别时,应根据其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和重要性进行合理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以及细节的完善和执行力的提升。通过全面优化等级保护工作,企业可以更好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等保三级是什么,等保三级要求是什么?
等保三级是什么,参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239-2008。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等保三级要求是什么?在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共分为5级,其中要获得等保三级认证并不容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企业外部网、全球互联网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下面就要快快网络苒苒就和大家讲一讲三级等保要求有哪些。 等保三级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包括物理、网络、主机、应用、数据5个方面。 一、物理安全:1、物理位置的选择本项要求包括:a)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2、物理访问控制本项要求包括: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d)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二、网络安全: 1、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合的拓扑图; 2、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配置应符合要求,例如应进行Vlan划分并各Vlan逻辑隔离,应配置Qos流量控制策略,应配备访问控制策略,重要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应进行IP/MAC绑定等; 3、应配备网络审计设备、入侵检测或防御设备; 4、交换机和防火墙的身份鉴别机制要满足等保要求,例如用户名密码复杂度策略,登录访问失败处理机制、用户角色和权限控制等; 5、网络链路、核心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需要提供冗余性设计。 三、主机安全: 1、服务器的自身配置应符合要求,例如身份鉴别机制、访问控制机制、安全审计机制、防病毒等,必要时可购买第三方的主机和数据库审计设备; 2、服务器(应用和数据库服务器)应具有冗余性,例如需要双机热备或集群部署等; 3、服务器和重要网络设备需要在上线前进行漏洞扫描评估,不应有中高级别以上的漏洞(例如windows系统漏洞、apache等中间件漏洞、数据库软件漏洞、其他系统软件及端口漏洞等); 四、应配备专用的日志服务器保存主机、数据库的审计日志 1、应用安全: a) 应用自身的功能应符合等保要求,例如身份鉴别机制、审计日志、通信和存储加密等; b) 应用处应考虑部署网页防篡改设备; c) 应用的安全评估(包括应用安全扫描、渗透测试及风险评估),应不存在中高级风险以上的漏洞(例如SQL注入、跨站脚本、网站挂马、网页篡改、敏感信息泄露、弱口令和口令猜测、管理后台漏洞等); d) 应用系统产生的日志应保存至专用的日志服务器。 2、数据安全: a)应提供数据的本地备份机制,每天备份至本地,且场外存放; b)如系统中存在核心关键数据,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通过网络等将数据传输至异地进行备份; 五、等保三级的管理制度要求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处理能力和连接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整体的网络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的物理安全、网络拓扑结构安全、网络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网络管理的安全等。小伙伴们要想获得更多三级等保要求的内容,请关注快快网络苒苒QQ712730904!
阅读数:9939 | 2023-07-18 00:00:00
阅读数:6335 | 2023-04-18 00:00:00
阅读数:6209 | 2023-04-11 00:00:00
阅读数:4255 | 2024-02-25 00:00:00
阅读数:4222 | 2023-08-10 00:00:00
阅读数:3695 | 2023-04-20 00:00:00
阅读数:3601 | 2023-03-28 00:00:00
阅读数:3576 | 2023-07-11 00:00:00
阅读数:9939 | 2023-07-18 00:00:00
阅读数:6335 | 2023-04-18 00:00:00
阅读数:6209 | 2023-04-11 00:00:00
阅读数:4255 | 2024-02-25 00:00:00
阅读数:4222 | 2023-08-10 00:00:00
阅读数:3695 | 2023-04-20 00:00:00
阅读数:3601 | 2023-03-28 00:00:00
阅读数:3576 | 2023-07-11 00:00:00
发布者:售前轩轩 | 本文章发表于:2024-04-13
等保,全称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为了保障信息安全、维护网络空间秩序而推出的一套强制性国家标准和监管体系。等保制度通过明确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应达到的安全保护要求,为企业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导和衡量标准。

等保制度从顶层设计出发,根据信息系统的业务重要性、面临的风险和系统复杂度,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个等级,并为每个等级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和技术要求。这意味着企业须按照其业务系统的等级要求,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物理环境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等多个层面。
等保制度强调了周期性安全评估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需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自查、评估与整改,确保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与等保标准保持一致,从而有效防止各类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
等保制度通过强化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灾难备份与恢复等关键技术环节,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在常态下运行安全,在非常态下能够迅速恢复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
等保制度与法律法规紧密结合,通过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要求企业依法依规进行网络安全建设,并对违反等保要求的行为进行处罚,从法律层面倒逼企业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等保制度通过科学划分安全等级、明确防护要求、实施周期性评估以及法制化监管,全方位、全过程地保障了企业的网络安全,为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石。
上一篇
如何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
在举办重大活动期间,网络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体育赛事、音乐会、展览会还是国际会议,都需要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因网络安全问题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来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重大活动期间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在重大活动期间,网络系统通常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DDoS攻击大规模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可能会使关键服务瘫痪。恶意软件黑客可能会利用活动期间的高流量机会传播恶意软件,影响参与者和工作人员的设备安全。内部威胁内部人员的误操作或恶意行为也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系统故障。网络钓鱼通过假冒活动官网或相关服务的钓鱼网站来获取敏感信息。无线网络攻击公共Wi-Fi网络可能会成为攻击者的目标,通过中间人攻击(MITM)窃取数据。确保网络安全的技术措施为了有效应对上述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流量监控与清洗使用流量监控工具实时检测网络流量,识别异常流量并及时清洗。部署DDoS防护设备,确保在攻击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IDS/IPS)集成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实时监测并阻止可疑行为。设置合理的规则库,定期更新以应对新出现的威胁。Web应用防火墙(WAF)部署Web应用防火墙,保护官方网站和相关服务平台免受攻击。检测并阻止SQL注入、跨站脚本(XSS)等常见Web攻击。加密通信使用TLS/HTTPS协议加密通信,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对无线网络进行加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多因素认证(MFA)实施多因素认证机制,提高账户安全级别。对关键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访问使用MFA,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制定详尽的数据恢复计划,确保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包括安全事件的检测、响应、恢复和报告流程。设立专门的安全事件响应团队,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能够迅速响应。确保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除了技术措施之外,还需要通过管理措施来确保网络安全:安全意识培训对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期开展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安全策略与合规性制定明确的安全策略,规定网络使用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所有活动期间的网络操作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如GDPR、PCI-DSS等。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必要的人员可以访问敏感资源。使用角色基础的访问控制(RBAC),按需分配权限。合作伙伴管理对所有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它们符合安全标准。明确合同中的安全责任条款,确保合作伙伴遵守安全规范。成功案例分享某国际体育赛事在举办期间,通过部署DDoS防护设备、集成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部署Web应用防火墙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并结合安全意识培训、安全策略制定、访问控制等管理措施,成功抵御了多次网络攻击,确保了赛事期间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采取流量监控与清洗、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Web应用防火墙、加密通信、多因素认证、数据备份与恢复、应急响应计划等技术措施,以及安全意识培训、安全策略与合规性、访问控制、合作伙伴管理等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如果您希望提升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上述措施将是您的重要参考。
等保二级与三级有什么区别?
在信息安全领域,等级保护(简称“等保”)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安全制度,其核心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防止信息泄露、破坏和非法访问。等保制度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不同等级,其中等保二级和等保三级是两个尤为重要的保护级别。本文将对等保二级与三级在定级标准、测评周期、监管力度、防护能力等方面的核心区别进行详细解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等保二级主要关注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的严重损害,或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害。而等保三级则更加严格,要求信息系统在受到破坏后,不仅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还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优化建议:企业在确定信息系统等级时,应全面评估系统的重要性和潜在风险,特别是考虑是否涉及国家安全因素,以确保定级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等保三级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等级测评,以确保信息系统的持续安全。相比之下,等保二级虽然不强制要求定期测评,但建议定期找测评机构进行测评或进行系统自测。在监管力度上,等保三级作为重要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属于监督保护级,监管力度更强。优化建议:对于等保二级信息系统,建议企业建立定期自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隐患。对于等保三级信息系统,企业应严格遵守年度测评要求,并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合规性。等保二级要求系统能够防护外来小型组织的恶意攻击和一般自然灾难等威胁,并在遭受攻击后能在一段时间内恢复部分功能。而等保三级则要求在统一安全策略下,防护系统免受外来有组织的团体的恶意攻击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难等威胁,并能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优化建议:企业在提升信息系统防护能力时,应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采用多层次、多维度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系统在面对各种威胁时都能保持稳健的运行状态。等保二级主要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一般信息系统。而等保三级则适用于更为重要的信息系统,如跨省、跨市或全国联网运营的信息系统等。由于等保三级的要求更高,因此在等级保护搭建的环节中,耗费的人力成本、测评成本和安全设备购置花费也会更高。优化建议:企业在规划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实际需求和预算限制,合理选择等保级别,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在等保二级和三级的具体防护措施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网络访问控制方面,等保三级不仅要求提供明确的允许或拒绝访问的能力,还要求对进出网络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并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优化建议:企业在实施具体防护措施时,应注重细节的完善和执行力的提升。对于等保三级信息系统,应特别关注网络访问控制的严格性和有效性,确保系统的整体安全防护水平。等保二级与三级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在选择过等保级别时,应根据其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和重要性进行合理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以及细节的完善和执行力的提升。通过全面优化等级保护工作,企业可以更好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等保三级是什么,等保三级要求是什么?
等保三级是什么,参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239-2008。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等保三级要求是什么?在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共分为5级,其中要获得等保三级认证并不容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企业外部网、全球互联网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下面就要快快网络苒苒就和大家讲一讲三级等保要求有哪些。 等保三级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包括物理、网络、主机、应用、数据5个方面。 一、物理安全:1、物理位置的选择本项要求包括:a)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2、物理访问控制本项要求包括: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d)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二、网络安全: 1、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合的拓扑图; 2、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配置应符合要求,例如应进行Vlan划分并各Vlan逻辑隔离,应配置Qos流量控制策略,应配备访问控制策略,重要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应进行IP/MAC绑定等; 3、应配备网络审计设备、入侵检测或防御设备; 4、交换机和防火墙的身份鉴别机制要满足等保要求,例如用户名密码复杂度策略,登录访问失败处理机制、用户角色和权限控制等; 5、网络链路、核心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需要提供冗余性设计。 三、主机安全: 1、服务器的自身配置应符合要求,例如身份鉴别机制、访问控制机制、安全审计机制、防病毒等,必要时可购买第三方的主机和数据库审计设备; 2、服务器(应用和数据库服务器)应具有冗余性,例如需要双机热备或集群部署等; 3、服务器和重要网络设备需要在上线前进行漏洞扫描评估,不应有中高级别以上的漏洞(例如windows系统漏洞、apache等中间件漏洞、数据库软件漏洞、其他系统软件及端口漏洞等); 四、应配备专用的日志服务器保存主机、数据库的审计日志 1、应用安全: a) 应用自身的功能应符合等保要求,例如身份鉴别机制、审计日志、通信和存储加密等; b) 应用处应考虑部署网页防篡改设备; c) 应用的安全评估(包括应用安全扫描、渗透测试及风险评估),应不存在中高级风险以上的漏洞(例如SQL注入、跨站脚本、网站挂马、网页篡改、敏感信息泄露、弱口令和口令猜测、管理后台漏洞等); d) 应用系统产生的日志应保存至专用的日志服务器。 2、数据安全: a)应提供数据的本地备份机制,每天备份至本地,且场外存放; b)如系统中存在核心关键数据,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通过网络等将数据传输至异地进行备份; 五、等保三级的管理制度要求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处理能力和连接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整体的网络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的物理安全、网络拓扑结构安全、网络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网络管理的安全等。小伙伴们要想获得更多三级等保要求的内容,请关注快快网络苒苒QQ712730904!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