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6-09 阅读数:2346
互联网的发展虽然说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但是随之出现的安全问题成为大家困扰大家的问题。云安全指的是保护云上数据的安全,如何实现云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简要描述云安全主要内容。
如何实现云安全?
(1)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在云计算出来之前,用户信息存储于自己的电脑中,任何人不经许可是不能查看、使用这些信息的。
但是当用户信息成为云计算的资源储存在云上时,任何人使用这些信息,导致隐私泄漏,尚没有法律依据如何进行处罚。另外云服务提供商对登记注册管理不严格,也极有可能造成不良分子注册成功并对云服务进行攻击,造成云的滥用、恶用以及对云服务的破坏。
(2)互联网、硬件设备的安全。云中可能存在不安全的接口和API,且用户数据集中在此,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当遇到重大事故时,云系统将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
保障云计算用户象相信银行一样树立云服务提供商的公信力,使用户象在银行存钱一样,把数据存在云服务提供商那里。保障不同用户之间相互隔离,防治用户“串门”。租用第三方的云平台,必须考虑解决云服务提供商管理人员权限的问题。
传统互联网服务为避免单点故障,使用了双机备份:主服务器停止服务,备用服务器随即启动提供服务。一旦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停止了,将会影响到一大片用户,其损失很可能是巨大的。因此必须解决云服务突然终止所带来的风险问题。

简要描述云安全主要内容
1. 数据安全:云服务提供商需要确保存储在云上的数据是安全可靠的,需要防止数据丢失、篡改、泄露等问题。
2. 网络安全:云服务提供商需要为客户提供网络安全,确保客户的云连接是安全可靠的。
3. 身份验证:云服务提供商需要对客户身份进行验证,确保客户的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4. 加密:云服务提供商需要采用加密技术,确保客户的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窃取。
5. 安全审计:云服务提供商需要对客户的云上操作进行审计,以确保操作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6. 安全策略:云服务提供商需要提供针对云上数据安全的安全策略,以确保客户的云上数据安全。
保护云上数据的安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数据存储、网络安全、身份验证、加密、安全审计、安全策略等方面。
云服务提供商通常提供安全管理数据存储和访问控制和安全策略等多种安全服务和功能。如何实现云安全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伴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安全问题日渐显现出来。企业需要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网络安全使用。
                            下一篇
                            
                                
云安全体系架构包括哪些部分?
说起云安全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关于云安全体系架构包括哪些部分,云安全体系架构可以被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云安全体系架构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安全技术和流程,需要全面考虑和管理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云安全体系架构包括哪些部分? 1. 平台层:云计算平台是云平台的基础,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存储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等。平台层是整个云服务的基础,确保云服务的安全和可靠性。 2. 应用层:云平台上的各种应用程序是其核心,包括网站、应用程序开发工具、API和其他工具等。应用层是云平台上的核心,保证应用程序的安全和可靠性。 3. 数据层:云平台的数据存储在平台上,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包括用户的数据、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其他数据等。 4. 网络层:云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到用户。网络层包括网络设备、路由器和防火墙等。网络层保护云平台的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5. 控制层:云平台的控制层包括云平台管理员、监控系统、安全设备和用户界面等。云平台管理员负责云平台的维护和管理,监控系统负责监控和管理云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设备和用户界面用于管理和监测云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加密:云平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中,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并且数据存储在加密的网络中。 7. 安全性:云平台需要保护用户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和安全管理等。 8. 可扩展性:云平台需要可扩展性,确保用户能够使用他们喜欢的云服务,并且能够随着业务的发展而扩展。 云计算安全三种研究方向: (1)保障云计算信息系统自身及云上的数据与应用的安全; (2)研究安全基础设置的云化,即如何使用云计算技术整合安全基础设施资源,优化安全防护机制,提升风险的预判及安全事件的控制能力; (3)云计算安全服务,即使用云计算的资源为用户持续提供安全服务。 云安全体系架构包括哪些部分其实说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随着云计算逐渐成为主流云安全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不少企业也在运用云安全技术,甚至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全面了解云安全技术十分重要。
无法连接云安全中心怎么解决,云安全服务是什么
安全技术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云安全也是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遇到无法连接云安全中心怎么解决呢?原因有很多种,大家要及时去排查,找出具体原因才能更好解决。一起来学习下云安全服务是什么,云安全服务为用户提供的全方位安全技术和咨询服务。 无法连接云安全中心怎么解决? 一、网络设置的问题 这种原因比较多出现在需要手动指定IP、网关、DNS服务器联网方式下,及使用代理服务器上网的。仔细检查计算机的网络设置。 二、DNS服务器的问题 当IE无法浏览网页时,可先尝试用IP地址来访问,如果可以访问,那么应该是DNS的问题,造成DNS的问题可能是连网时获取DNS出错或DNS服务器本身问题,这时你可以手动指定DNS服务(地址可以是你当地ISP提供的DNS服务器地址,也可以用其它地方可正常使用DNS服务器地址。)在网络的属性里进行,(控制面板—网络和拔号连接—本地连接—右键属性—TCP/IP协议—属性—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不同的ISP有不同的DNS地址。有时候则是路由器或网卡的问题,无法与ISP的DNS服务连接,这种情况的话,可把路由器关一会再开,或者重新设置路由器。 还有一种可能,是本地DNS缓存出现了问题。为了提高网站访问速度,系统会自动将已经访问过并获取IP地址的网站存入本地的DNS缓存里,一旦再对这个网站进行访问,则不再通过DNS服务器而直接从本地DNS缓存取出该网站的IP地址进行访问。所以,如果本地DNS缓存出现了问题,会导致网站无法访问。可以在“运行”中执行ipconfig /flushdns来重建本地DNS缓存。 三、IE浏览器本身的问题 当IE浏览器本身出现故障时,自然会影响到浏览了;或者IE被恶意修改破坏也会导致无法浏览网页。这时可以尝试用“黄山IE修复专家”来修复(建议到安全模式下修复),或者重新IE(如重装IE遇到无法重新的问题,可参考:附一解决无法重装IE) 四、网络防火墙的问题 如果网络防火墙设置不当,如安全等级过高、不小心把IE放进了阻止访问列表、错误的防火墙策略等,可尝试检查策略、降低防火墙安全等级或直接关掉试试是否恢复正常。 五、网络协议和网卡驱动的问题 IE无法浏览,有可能是网络协议(特别是TCP/IP协议)或网卡驱动损坏导致,可尝试重新网卡驱动和网络协议。 六、HOSTS文件的问题 HOSTS文件被修改,也会导致浏览的不正常,解决方法当然是清空HOSTS文件里的内容。 云安全服务是什么? 安全即服务。云安全即云安全服务,将云计算技术和业务模式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实现安全即服务的一种技术和业务模式。 云安全服务融合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病毒行为判断等新兴技术和概念,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大流量攻击、木马、恶意程序、病毒等信息及攻击流量,并传送到云端进行自动分析,以云端直接处理或端云协同处理的方式完成安全防御。接受云安全服务的用户不需要亲自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并在最小化服务成本的情况下获取便捷、按需、可扩展的网络安全防护服务。 云安全服务是网络安全服务的最新服务形式,是以云的方式交付安全能力,是托管式安全服务,以此为客户提供安全保障。 云安全”是既"云计算” “云存储”之后出现的"云”技术的重要应用,已经在反病毒软件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良好的效果。在病毒与反病毒软件的技术竞争当中为反病毒软件夺得了先机。 未来杀毒软件将无法有效地处理日益增多的恶意程序。来自互联网的主要威胁正在由电脑病毒转向恶意程序及木马,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的特征库判别法显然已经过时。云安全技术应用后,识别和查杀病毒不再仅仅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库,而是依靠庞大的网络服务,实时进行采集、分析以及处理。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杀毒软件”,参与者越多,每个参与者就越安全,整个互联网就会更安全。 当大家遇到无法连接云安全中心怎么解决呢?首先要看看是不是网络设置的问题,再进一步排查DNS服务器的问题,还有就是看看你的防火墙设置,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耐心地进行检查,才能找出具体的原因。
云安全是什么意思,云安全和传统安全有什么区别
云安全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云安全是指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安全软件,专门保护云计算系统的网络安全学科。那么云安全和传统安全有什么区别呢?云安全包括在基于在线的基础架构、应用程序和平台上保持数据的私密和安全比起传统的安全要求更高,安全性也更好。 云安全是什么意思? 云安全 (Cloud security ),是指基于云计算 商业模式应用的安全软件,硬件,用户,机构,安全云平台的总称。 “云安全”是“云计算”技术的重要分支,已经在反病毒领域当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云安全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服务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整个互联网,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的杀毒软件,这就是云安全计划的宏伟目标。 在互联网普及前,计算机安全问题基本局限在单机范畴,传统安全厂商也主要做单机版杀毒软件,对付病毒的方法都是依靠“杀毒引擎+特征码”的“事后查杀”模式。反病毒行业目前一直沿用的方法是:发现病毒后,由反病毒公司的工程师解析病毒样本,然后将针对该样本的病毒码上传到病毒库中,用户通过定时或者手动更新病毒库,来获得杀毒软件的升级保护。但这样的传统杀毒方式,病毒码更新起来比较麻烦,用户每天升级杀毒软件也比较耗费内存和带宽,很多人对此很反感。此外,日益发展的大量病毒变种,使得标准样本收集、特征码创建以及部署不再能充分发挥效用。 另外,继续使用特征码防护机制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存在防护时间差的问题。一般来说,从一个病毒出现到被识别、分析、加入病毒特征码库到最终传送给用户计算机,通常要花费24~72小时。个人用户和机构用户在等待升级病毒库的这段时间中,他们的终端计算机将会暴露在安全威胁之下,很容易受到攻击。 起初病毒的设计是为了尽可能快速地进行传播,因此很容易找到。随着网络威胁的涌现,恶意软件已经从爆发模式发展到隐蔽的“睡眠式”感染,从而让传统的保护技术更加难以探测。对于小规模,特定范围传播的病毒(这是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最新趋势),反病毒软件公司可能没有得到病毒样本,因此也无法提供特征代码。那么,对这些病毒,反病毒软件就无法检测到。即使反病毒软件公司提供特征代码,那也是在病毒传播一段时间之后了,这段时间里,用户也是不被保护的。 从安全防御机构的角度来说,如果依然沿袭以往的反病毒模式,安全机构依靠自身部署的有限地域、有限数量的恶意软件采集能力,无法在小规模爆发的恶意软件变成大规模的破坏前及时地采集、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从而远远落在攻击者的脚步之后。基于“云安全”的网络协作模式,能够让每一台客户电脑都变成安全机构的智能恶意软件监测站,利用其主动防御技术及时发现和提交“可疑的恶意软件”,从而组成一个遍及全球和各领域的庞大恶意软件监测网络,大幅度提高安全机构的安全信息总量和反应速度,使其基于“特征码比对”或基于“行为模式分析”的解决方案的精确度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 “云计算”实现的安全,或称“云安全”,来源于其“云网络——瘦客户”的新型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将大量的各种计算资源放置在网络中,将分布处理、并行处理及网格计算的能力通过网络接口分享给客户,在实现上,让庞大的服务器端(即“云端”)承担大规模集中信息采集、处理、计算、存储、分析、检测和监测工作,甚至直接在云内将大部分流动的攻击行为阻断掉,而只让客户端承担提交“潜在恶意软件”和执行最终的“清除、隔离还是放行”的简单任务。客户端防护软件将不再需要设计得庞大而全面,不再占据系统过多的宝贵计算和存储资源。当然,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是必须的。从客户的角度而言,这种“提供强大靠山”的新型方式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工作量,使原本弱小的普通客户端告别了原本安全信息不对等的弱势局面,将实时更新的强大入侵监测和分析能力“推送”到了每一台客户计算机。 引入“云计算”架构后,杀毒行业真正实现了从杀毒到防毒的改变。把病毒码放到服务器的“云端”,服务器集群遇到进入用户终端的病毒码时可以自动查杀,这样就可以使用户终端变得很轻松,不用每天升级,也不必再因为杀毒软件而占用内存和带宽。不一定要等到用户中毒之后再去解决,重要的是要预防问题。趋势、熊猫、瑞星、赛门铁克等杀毒厂商目前都在部署自己的云计算机架构,用以组成“云端”的服务器集群从数百台到上万台不等。在未来,用户只要安装了某一款接入“云端”的杀毒软件,在上网时,服务器端会根据已经预存的海量病毒库来判断哪些网页行为是恶意的,甚至是木马程序,并自动为用户清除。 那么一旦出现了新的病毒,而服务器“云端”的数据库中此前没有该病毒码,云计算不再依靠某一公司的工程师们加班加点地去分析,而是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数十项衡量标准对一种网页新行为进行测评,如果发现某一代码行为异常,则立即截断其来回反馈的通道,不让它进入用户终端,直接在半路上查杀。 云安全和传统安全有什么区别? 一是网络边界不可见。云计算通过引入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池化,按需分配给用户,这里涉及到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云服务商为用户提供虚拟化实体,对用户而言,以租用的形式使用的虚拟主机、网络和存储,传统的网络边界不可见。在云计算中,传统的安全问题仍然存在,诸如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网络嗅探、端口扫描、SQL注入和跨站脚本攻击等。 在传统信息系统中,通过在网络边界部署可实现安全的防护。但在云环境中,用户的资源通常是跨主机甚至是跨数据中心的部署,网络边界不可见,由物理主机之间的虚拟网络设备构成,传统的物理防御边界被打破,用户的安全边界模糊,因此需要针对云环境的复杂结构,进一步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边界防御手段来适应云计算的安全性。 二是数据安全要求更高。云环境中的责任主体更加复杂,云服务商为租户提供云服务,不可避免会接触到用户数据,因此云服务商内部窃密是一个很重大的安全隐患。事实上,内部窃密可分为内部工作人员无意泄露内部特权信息或者有意和外部敌手勾结窃取内部敏感信息两种。在云计算环境下,内部人员还包括云服务商的内部人员,也包括为云服务商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厂商的内部人员,这也增加了内部威胁的复杂性。因此需要采用更严格的权限访问控制来限制不通级别内部用户的数据访问权限。 三是云环境中的责任主体更为复杂。在云环境下,数据存储在共享云基础设施之上,当用户数据的存储与数据维护工作都是由云服务商来完成时,就很难分清到底是谁拥有使用这些数据的权利并对这些数据负责。需要更明确的职责划分,更清晰的用户协议,更强的访问控制等多种手段来限制内部人员接触数据并尽可能与用户达成共识。 看完小编的介绍,大家应该都清楚云安全是什么意思。云安全能够及时有效地保护这些系统,无论是个人、中小型企业还是大企业都在普遍使用。云安全方法来确保客户数据的私密和安全存储,这也比传统的安全更为高级。
阅读数:88633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308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796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1245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8320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6235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5893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540 | 2023-06-12 11:04:00
阅读数:88633 | 2023-05-22 11:12:00
阅读数:39308 | 2023-10-18 11:21:00
阅读数:38796 | 2023-04-24 11:27:00
阅读数:21245 | 2023-08-13 11:03:00
阅读数:18320 | 2023-03-06 11:13:03
阅读数:16235 | 2023-08-14 11:27:00
阅读数:15893 | 2023-05-26 11:25:00
阅读数:15540 | 2023-06-12 11:04:00
发布者:大客户经理 | 本文章发表于:2023-06-09
互联网的发展虽然说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但是随之出现的安全问题成为大家困扰大家的问题。云安全指的是保护云上数据的安全,如何实现云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简要描述云安全主要内容。
如何实现云安全?
(1)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在云计算出来之前,用户信息存储于自己的电脑中,任何人不经许可是不能查看、使用这些信息的。
但是当用户信息成为云计算的资源储存在云上时,任何人使用这些信息,导致隐私泄漏,尚没有法律依据如何进行处罚。另外云服务提供商对登记注册管理不严格,也极有可能造成不良分子注册成功并对云服务进行攻击,造成云的滥用、恶用以及对云服务的破坏。
(2)互联网、硬件设备的安全。云中可能存在不安全的接口和API,且用户数据集中在此,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当遇到重大事故时,云系统将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
保障云计算用户象相信银行一样树立云服务提供商的公信力,使用户象在银行存钱一样,把数据存在云服务提供商那里。保障不同用户之间相互隔离,防治用户“串门”。租用第三方的云平台,必须考虑解决云服务提供商管理人员权限的问题。
传统互联网服务为避免单点故障,使用了双机备份:主服务器停止服务,备用服务器随即启动提供服务。一旦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停止了,将会影响到一大片用户,其损失很可能是巨大的。因此必须解决云服务突然终止所带来的风险问题。

简要描述云安全主要内容
1. 数据安全:云服务提供商需要确保存储在云上的数据是安全可靠的,需要防止数据丢失、篡改、泄露等问题。
2. 网络安全:云服务提供商需要为客户提供网络安全,确保客户的云连接是安全可靠的。
3. 身份验证:云服务提供商需要对客户身份进行验证,确保客户的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4. 加密:云服务提供商需要采用加密技术,确保客户的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窃取。
5. 安全审计:云服务提供商需要对客户的云上操作进行审计,以确保操作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6. 安全策略:云服务提供商需要提供针对云上数据安全的安全策略,以确保客户的云上数据安全。
保护云上数据的安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数据存储、网络安全、身份验证、加密、安全审计、安全策略等方面。
云服务提供商通常提供安全管理数据存储和访问控制和安全策略等多种安全服务和功能。如何实现云安全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伴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安全问题日渐显现出来。企业需要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网络安全使用。
                    下一篇
                    
                        
云安全体系架构包括哪些部分?
说起云安全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关于云安全体系架构包括哪些部分,云安全体系架构可以被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云安全体系架构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安全技术和流程,需要全面考虑和管理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云安全体系架构包括哪些部分? 1. 平台层:云计算平台是云平台的基础,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存储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等。平台层是整个云服务的基础,确保云服务的安全和可靠性。 2. 应用层:云平台上的各种应用程序是其核心,包括网站、应用程序开发工具、API和其他工具等。应用层是云平台上的核心,保证应用程序的安全和可靠性。 3. 数据层:云平台的数据存储在平台上,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包括用户的数据、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其他数据等。 4. 网络层:云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到用户。网络层包括网络设备、路由器和防火墙等。网络层保护云平台的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5. 控制层:云平台的控制层包括云平台管理员、监控系统、安全设备和用户界面等。云平台管理员负责云平台的维护和管理,监控系统负责监控和管理云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设备和用户界面用于管理和监测云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加密:云平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中,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并且数据存储在加密的网络中。 7. 安全性:云平台需要保护用户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和安全管理等。 8. 可扩展性:云平台需要可扩展性,确保用户能够使用他们喜欢的云服务,并且能够随着业务的发展而扩展。 云计算安全三种研究方向: (1)保障云计算信息系统自身及云上的数据与应用的安全; (2)研究安全基础设置的云化,即如何使用云计算技术整合安全基础设施资源,优化安全防护机制,提升风险的预判及安全事件的控制能力; (3)云计算安全服务,即使用云计算的资源为用户持续提供安全服务。 云安全体系架构包括哪些部分其实说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随着云计算逐渐成为主流云安全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不少企业也在运用云安全技术,甚至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全面了解云安全技术十分重要。
无法连接云安全中心怎么解决,云安全服务是什么
安全技术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云安全也是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遇到无法连接云安全中心怎么解决呢?原因有很多种,大家要及时去排查,找出具体原因才能更好解决。一起来学习下云安全服务是什么,云安全服务为用户提供的全方位安全技术和咨询服务。 无法连接云安全中心怎么解决? 一、网络设置的问题 这种原因比较多出现在需要手动指定IP、网关、DNS服务器联网方式下,及使用代理服务器上网的。仔细检查计算机的网络设置。 二、DNS服务器的问题 当IE无法浏览网页时,可先尝试用IP地址来访问,如果可以访问,那么应该是DNS的问题,造成DNS的问题可能是连网时获取DNS出错或DNS服务器本身问题,这时你可以手动指定DNS服务(地址可以是你当地ISP提供的DNS服务器地址,也可以用其它地方可正常使用DNS服务器地址。)在网络的属性里进行,(控制面板—网络和拔号连接—本地连接—右键属性—TCP/IP协议—属性—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不同的ISP有不同的DNS地址。有时候则是路由器或网卡的问题,无法与ISP的DNS服务连接,这种情况的话,可把路由器关一会再开,或者重新设置路由器。 还有一种可能,是本地DNS缓存出现了问题。为了提高网站访问速度,系统会自动将已经访问过并获取IP地址的网站存入本地的DNS缓存里,一旦再对这个网站进行访问,则不再通过DNS服务器而直接从本地DNS缓存取出该网站的IP地址进行访问。所以,如果本地DNS缓存出现了问题,会导致网站无法访问。可以在“运行”中执行ipconfig /flushdns来重建本地DNS缓存。 三、IE浏览器本身的问题 当IE浏览器本身出现故障时,自然会影响到浏览了;或者IE被恶意修改破坏也会导致无法浏览网页。这时可以尝试用“黄山IE修复专家”来修复(建议到安全模式下修复),或者重新IE(如重装IE遇到无法重新的问题,可参考:附一解决无法重装IE) 四、网络防火墙的问题 如果网络防火墙设置不当,如安全等级过高、不小心把IE放进了阻止访问列表、错误的防火墙策略等,可尝试检查策略、降低防火墙安全等级或直接关掉试试是否恢复正常。 五、网络协议和网卡驱动的问题 IE无法浏览,有可能是网络协议(特别是TCP/IP协议)或网卡驱动损坏导致,可尝试重新网卡驱动和网络协议。 六、HOSTS文件的问题 HOSTS文件被修改,也会导致浏览的不正常,解决方法当然是清空HOSTS文件里的内容。 云安全服务是什么? 安全即服务。云安全即云安全服务,将云计算技术和业务模式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实现安全即服务的一种技术和业务模式。 云安全服务融合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病毒行为判断等新兴技术和概念,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大流量攻击、木马、恶意程序、病毒等信息及攻击流量,并传送到云端进行自动分析,以云端直接处理或端云协同处理的方式完成安全防御。接受云安全服务的用户不需要亲自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并在最小化服务成本的情况下获取便捷、按需、可扩展的网络安全防护服务。 云安全服务是网络安全服务的最新服务形式,是以云的方式交付安全能力,是托管式安全服务,以此为客户提供安全保障。 云安全”是既"云计算” “云存储”之后出现的"云”技术的重要应用,已经在反病毒软件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良好的效果。在病毒与反病毒软件的技术竞争当中为反病毒软件夺得了先机。 未来杀毒软件将无法有效地处理日益增多的恶意程序。来自互联网的主要威胁正在由电脑病毒转向恶意程序及木马,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的特征库判别法显然已经过时。云安全技术应用后,识别和查杀病毒不再仅仅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库,而是依靠庞大的网络服务,实时进行采集、分析以及处理。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杀毒软件”,参与者越多,每个参与者就越安全,整个互联网就会更安全。 当大家遇到无法连接云安全中心怎么解决呢?首先要看看是不是网络设置的问题,再进一步排查DNS服务器的问题,还有就是看看你的防火墙设置,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耐心地进行检查,才能找出具体的原因。
云安全是什么意思,云安全和传统安全有什么区别
云安全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云安全是指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安全软件,专门保护云计算系统的网络安全学科。那么云安全和传统安全有什么区别呢?云安全包括在基于在线的基础架构、应用程序和平台上保持数据的私密和安全比起传统的安全要求更高,安全性也更好。 云安全是什么意思? 云安全 (Cloud security ),是指基于云计算 商业模式应用的安全软件,硬件,用户,机构,安全云平台的总称。 “云安全”是“云计算”技术的重要分支,已经在反病毒领域当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云安全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服务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整个互联网,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的杀毒软件,这就是云安全计划的宏伟目标。 在互联网普及前,计算机安全问题基本局限在单机范畴,传统安全厂商也主要做单机版杀毒软件,对付病毒的方法都是依靠“杀毒引擎+特征码”的“事后查杀”模式。反病毒行业目前一直沿用的方法是:发现病毒后,由反病毒公司的工程师解析病毒样本,然后将针对该样本的病毒码上传到病毒库中,用户通过定时或者手动更新病毒库,来获得杀毒软件的升级保护。但这样的传统杀毒方式,病毒码更新起来比较麻烦,用户每天升级杀毒软件也比较耗费内存和带宽,很多人对此很反感。此外,日益发展的大量病毒变种,使得标准样本收集、特征码创建以及部署不再能充分发挥效用。 另外,继续使用特征码防护机制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存在防护时间差的问题。一般来说,从一个病毒出现到被识别、分析、加入病毒特征码库到最终传送给用户计算机,通常要花费24~72小时。个人用户和机构用户在等待升级病毒库的这段时间中,他们的终端计算机将会暴露在安全威胁之下,很容易受到攻击。 起初病毒的设计是为了尽可能快速地进行传播,因此很容易找到。随着网络威胁的涌现,恶意软件已经从爆发模式发展到隐蔽的“睡眠式”感染,从而让传统的保护技术更加难以探测。对于小规模,特定范围传播的病毒(这是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最新趋势),反病毒软件公司可能没有得到病毒样本,因此也无法提供特征代码。那么,对这些病毒,反病毒软件就无法检测到。即使反病毒软件公司提供特征代码,那也是在病毒传播一段时间之后了,这段时间里,用户也是不被保护的。 从安全防御机构的角度来说,如果依然沿袭以往的反病毒模式,安全机构依靠自身部署的有限地域、有限数量的恶意软件采集能力,无法在小规模爆发的恶意软件变成大规模的破坏前及时地采集、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从而远远落在攻击者的脚步之后。基于“云安全”的网络协作模式,能够让每一台客户电脑都变成安全机构的智能恶意软件监测站,利用其主动防御技术及时发现和提交“可疑的恶意软件”,从而组成一个遍及全球和各领域的庞大恶意软件监测网络,大幅度提高安全机构的安全信息总量和反应速度,使其基于“特征码比对”或基于“行为模式分析”的解决方案的精确度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 “云计算”实现的安全,或称“云安全”,来源于其“云网络——瘦客户”的新型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将大量的各种计算资源放置在网络中,将分布处理、并行处理及网格计算的能力通过网络接口分享给客户,在实现上,让庞大的服务器端(即“云端”)承担大规模集中信息采集、处理、计算、存储、分析、检测和监测工作,甚至直接在云内将大部分流动的攻击行为阻断掉,而只让客户端承担提交“潜在恶意软件”和执行最终的“清除、隔离还是放行”的简单任务。客户端防护软件将不再需要设计得庞大而全面,不再占据系统过多的宝贵计算和存储资源。当然,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是必须的。从客户的角度而言,这种“提供强大靠山”的新型方式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工作量,使原本弱小的普通客户端告别了原本安全信息不对等的弱势局面,将实时更新的强大入侵监测和分析能力“推送”到了每一台客户计算机。 引入“云计算”架构后,杀毒行业真正实现了从杀毒到防毒的改变。把病毒码放到服务器的“云端”,服务器集群遇到进入用户终端的病毒码时可以自动查杀,这样就可以使用户终端变得很轻松,不用每天升级,也不必再因为杀毒软件而占用内存和带宽。不一定要等到用户中毒之后再去解决,重要的是要预防问题。趋势、熊猫、瑞星、赛门铁克等杀毒厂商目前都在部署自己的云计算机架构,用以组成“云端”的服务器集群从数百台到上万台不等。在未来,用户只要安装了某一款接入“云端”的杀毒软件,在上网时,服务器端会根据已经预存的海量病毒库来判断哪些网页行为是恶意的,甚至是木马程序,并自动为用户清除。 那么一旦出现了新的病毒,而服务器“云端”的数据库中此前没有该病毒码,云计算不再依靠某一公司的工程师们加班加点地去分析,而是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数十项衡量标准对一种网页新行为进行测评,如果发现某一代码行为异常,则立即截断其来回反馈的通道,不让它进入用户终端,直接在半路上查杀。 云安全和传统安全有什么区别? 一是网络边界不可见。云计算通过引入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池化,按需分配给用户,这里涉及到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云服务商为用户提供虚拟化实体,对用户而言,以租用的形式使用的虚拟主机、网络和存储,传统的网络边界不可见。在云计算中,传统的安全问题仍然存在,诸如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网络嗅探、端口扫描、SQL注入和跨站脚本攻击等。 在传统信息系统中,通过在网络边界部署可实现安全的防护。但在云环境中,用户的资源通常是跨主机甚至是跨数据中心的部署,网络边界不可见,由物理主机之间的虚拟网络设备构成,传统的物理防御边界被打破,用户的安全边界模糊,因此需要针对云环境的复杂结构,进一步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边界防御手段来适应云计算的安全性。 二是数据安全要求更高。云环境中的责任主体更加复杂,云服务商为租户提供云服务,不可避免会接触到用户数据,因此云服务商内部窃密是一个很重大的安全隐患。事实上,内部窃密可分为内部工作人员无意泄露内部特权信息或者有意和外部敌手勾结窃取内部敏感信息两种。在云计算环境下,内部人员还包括云服务商的内部人员,也包括为云服务商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厂商的内部人员,这也增加了内部威胁的复杂性。因此需要采用更严格的权限访问控制来限制不通级别内部用户的数据访问权限。 三是云环境中的责任主体更为复杂。在云环境下,数据存储在共享云基础设施之上,当用户数据的存储与数据维护工作都是由云服务商来完成时,就很难分清到底是谁拥有使用这些数据的权利并对这些数据负责。需要更明确的职责划分,更清晰的用户协议,更强的访问控制等多种手段来限制内部人员接触数据并尽可能与用户达成共识。 看完小编的介绍,大家应该都清楚云安全是什么意思。云安全能够及时有效地保护这些系统,无论是个人、中小型企业还是大企业都在普遍使用。云安全方法来确保客户数据的私密和安全存储,这也比传统的安全更为高级。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