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售前毛毛 | 本文章发表于:2021-08-27 阅读数:4927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等保2.0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等保2.0从传统的信息系统,转变成具有基础信息网络平台的多种新兴技术对象,即具有网络服务,有数据的网络服务平台都可以成为新兴的测评对象。等保2.0备案从原来的自主定级改变成系统定级,才能得到公安机关的备案,关于等保测评详细攻略如下:
等保2.0定级步骤:确定定级对象——初步确定系统定级——专家评审——主管部门审核——公安机关备案审查——最终确定系统等级。
等级保护测评主要测什么?
安全技术测评: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
安全管理测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
等保测评攻略流程
1、测评准备阶段:合同保密协议签署,定级报告,备案表,测评方案,检测表准备。
系统备案填写备案表向市级公安机关主管部门提交材料:《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
2、调研与方案编制:
业务调研、资产调研与确认、扫描方案编制测评机构成立项目组后,工作人员到被检测的单位进行调研,了解被测评系统,并整理出相关的材料,达成共识后以便开展接下来的测评工作。
3、现场测评:测评工具准备、现场测评准备、脆弱性检测、安全技术测评、安全管理测评进入检测阶段后,测评机构项目组成员根据之前整理好的材料完成测评工作。
测评方法:
①访谈,查看(了解环境)
②配置核查(看标准配置文件是否配置正确)
③安全测试:漏洞检测(针对web),渗透测试(以绕开被测评项目为目的,从而获取信息文件,进行测评被测评项目的安全性)
④测评工具:等保工具箱,应用扫描器,主机扫描,协议分析,嗅探,木马,日志分析。
判定依据:(等保2.0)测评采用通用安全要求+扩展安全要求形式,两部分均通过才允许测评通过。
了解高危风险的高危漏洞有哪些:勒索病毒入侵,文件上传漏洞,SQL注入,XSS跨站脚本,Struts2远程命令执行漏洞,Java反程序化远程命令执行漏洞,弱口令等。
4、测评报告:综合分析与结论、测评报告编制测评结束后,测评机构会根据测评的实际情况生成等级测评报告和安全建议报告
整改建设(优化建议)
网络安全:构架,访问控制缺陷,网络层防护严重不足
应用安全:网络安全功能严重缺失,代码层未考虑安全机制(可能存在注入漏洞)
数据安全:无数据备份,核心设备,链路缺少冗余(坏一个地方,全网瘫痪)
安全整改:(需要用户配合事项)
应用安全:设备采购,程序二次开发,配置变更
安全管理:制度更新,流程规范化
主机安全:策略变更,备份恢复
网络安全:设备采购,策略变更,区域划分
注:低成本整改项优先整改,高危风险必须整改(要得到用户授权),中低危酌情整改(会影响系统得分)
等保测评攻略快快带你来看看关于等保更多详情可咨询客服QQ:537013901
网站防护怎么选择呢?
在数字化时代,网站作为企业展示形象、提供服务、互动交流的重要窗口,其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网站防护方案,既要考虑到防护效果,又要兼顾成本与效率。以下为选择网站防护方案的一些关键要素:安全防护能力:首要考虑的是防护方案能否有效抵御各类常见及新型的网络攻击,如DDoS攻击、SQL注入、XSS跨站脚本攻击等。选择具备实时监控、智能识别、主动防御功能的防护服务,确保网站在遭受攻击时能迅速响应并有效拦截。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CDN不仅能加速网站访问速度,减少延迟,还可以通过全球分布式节点分散攻击流量,减轻源站压力。同时,带有WAF功能的CDN服务能够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防范恶意请求和攻击。SSL/TLS加密:确保网站数据传输安全,是防护工作的重要一环。选择支持SSL/TLS证书的服务商,实现从用户浏览器到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加密传输,保障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的安全。定期安全审计与漏洞扫描:选择提供定期安全审计与漏洞扫描服务的防护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修补系统漏洞,防止攻击者利用已知漏洞入侵。安全策略定制与自动化管理:针对不同业务需求,防护方案应能提供灵活的安全策略定制,并具备自动化管理功能,包括访问控制、防火墙规则配置、攻击事件告警等,确保网站安全防护与时俱进,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选择具有良好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防护方案提供商,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响应和处置建议,减少损失,保障网站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选择网站防护方案不仅要着眼于眼前的安全威胁,还要考虑未来的安全趋势和业务发展需求。通过综合评估防护能力、服务质量、技术支持等因素,才能构建出一套既满足当前安全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挑战的网站防护体系。
密评项目的周期大概是多久?
在信息安全领域,密评(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项目作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机构的重视。然而,许多组织在计划开展密评项目时,往往对所需时间存在疑问。密评项目的周期不仅取决于项目的复杂程度,还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1、项目准备阶段:在正式开始密评之前,准备工作至关重要。这一阶段包括明确评估范围、制定评估计划、组建评估团队等步骤。对于一些小型系统或单一应用,准备阶段可能仅需几天时间;而对于大型复杂的系统,尤其是那些涉及多个子系统的项目,准备工作可能需要几周甚至数月。特别是当企业内部缺乏相关经验时,寻找合适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并进行沟通协调也会占用一定的时间。2、初步评估与风险识别:初步评估阶段旨在全面了解现有系统的密码应用情况,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漏洞。在此过程中,评估人员会对系统中的加密算法、密钥管理机制、身份认证流程等关键环节进行详细检查。根据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初步评估的时间差异较大。例如,一个简单的网站应用可能只需要几天完成初步评估,而一个包含多个模块的企业级信息系统则可能需要数周才能完成全面的风险识别工作。3、深入分析与整改建议:基于初步评估的结果,评估团队会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这一过程不仅要求评估人员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还需要与系统开发和运维团队密切配合,确保提出的改进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深入分析与整改建议阶段的时间长度通常与系统的复杂性和问题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整改建议可以在几天内完成;而对于复杂的安全隐患,则可能需要几周甚至更长时间来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4、整改实施与复评:一旦整改建议被确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实际的整改实施阶段。这一步骤涉及到修改代码、调整配置、更新策略等多项具体操作。根据整改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的重要性,整改实施的时间可以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完成整改后,还需要进行复评以验证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复评的过程类似于初步评估,但更加聚焦于之前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了彻底解决。复评的时间也因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情况下,复评的时间会比初步评估短一些,但仍需几天到几周不等。5、文档编制与报告提交:在整个密评项目接近尾声时,文档编制和报告提交成为最后的关键步骤。这一阶段需要整理所有的评估记录、整改方案以及最终的评估结果,并形成正式的报告。文档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改进措施的执行效果,因此必须严谨细致。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度,文档编制和报告提交的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需要几天到一周左右的时间。密评项目的周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项目准备到最终报告提交,每个阶段都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和资源。对于小型系统而言,整个密评项目可能在一个月内完成;而对于大型复杂系统,则可能需要数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时间。企业在规划密评项目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合理安排时间表,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助力其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密评项目。基于初步评估的结果,评估团队会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这一过程不仅要求评估人员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还需要与系统开发和运维团队密切配合,确保提出的改进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深入分析与整改建议阶段的时间长度通常与系统的复杂性和问题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整改建议可以在几天内完成;而对于复杂的安全隐患,则可能需要几周甚至更长时间来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
什么是服务器睿频?
在服务器领域,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指标。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服务器技术不断创新,其中,睿频技术成为提升服务器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服务器睿频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应用场景。 睿频,即Intel Turbo Boost技术,是一种智能加速技术。它能够在处理器运行时,根据工作负载自动调整处理器的频率,从而在保证处理器安全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性能。在服务器领域,睿频技术的应用使得服务器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复杂任务,提升整体性能。 服务器睿频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处理器的动态调整。当处理器遇到高负荷任务时,睿频技术会自动检测并评估当前的工作状态,然后根据处理器的功耗、温度以及性能需求等因素,智能地调整处理器的运行频率。这种动态调整能够确保处理器在高负荷运行时保持最佳性能状态,从而提升服务器的整体性能。 服务器睿频的优势 性能提升:通过动态调整处理器频率,睿频技术能够确保服务器在处理复杂任务时保持高性能状态,从而提升整体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 能效优化:睿频技术不仅关注性能的提升,还注重能效的优化。它能够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处理器的功耗,从而实现更高的能效比。 智能管理:睿频技术具备智能管理能力,能够根据服务器的工作负载自动调整处理器状态,无需人工干预,简化了服务器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服务器睿频技术作为提升服务器性能的关键手段,在现代计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动态调整处理器频率和优化能效比,睿频技术能够确保服务器在高负荷运行时保持最佳性能状态,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服务器睿频技术有望为更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性能提升。
阅读数:10375 | 2022-06-10 10:59:16
阅读数:6365 | 2022-11-24 17:19:37
阅读数:5659 | 2022-09-29 16:02:15
阅读数:4927 | 2021-08-27 14:37:33
阅读数:4233 | 2021-09-24 15:46:06
阅读数:3917 | 2021-05-28 17:17:40
阅读数:3891 | 2021-06-10 09:52:18
阅读数:3711 | 2021-05-20 17:22:42
阅读数:10375 | 2022-06-10 10:59:16
阅读数:6365 | 2022-11-24 17:19:37
阅读数:5659 | 2022-09-29 16:02:15
阅读数:4927 | 2021-08-27 14:37:33
阅读数:4233 | 2021-09-24 15:46:06
阅读数:3917 | 2021-05-28 17:17:40
阅读数:3891 | 2021-06-10 09:52:18
阅读数:3711 | 2021-05-20 17:22:42
发布者:售前毛毛 | 本文章发表于:2021-08-27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等保2.0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等保2.0从传统的信息系统,转变成具有基础信息网络平台的多种新兴技术对象,即具有网络服务,有数据的网络服务平台都可以成为新兴的测评对象。等保2.0备案从原来的自主定级改变成系统定级,才能得到公安机关的备案,关于等保测评详细攻略如下:
等保2.0定级步骤:确定定级对象——初步确定系统定级——专家评审——主管部门审核——公安机关备案审查——最终确定系统等级。
等级保护测评主要测什么?
安全技术测评: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
安全管理测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
等保测评攻略流程
1、测评准备阶段:合同保密协议签署,定级报告,备案表,测评方案,检测表准备。
系统备案填写备案表向市级公安机关主管部门提交材料:《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
2、调研与方案编制:
业务调研、资产调研与确认、扫描方案编制测评机构成立项目组后,工作人员到被检测的单位进行调研,了解被测评系统,并整理出相关的材料,达成共识后以便开展接下来的测评工作。
3、现场测评:测评工具准备、现场测评准备、脆弱性检测、安全技术测评、安全管理测评进入检测阶段后,测评机构项目组成员根据之前整理好的材料完成测评工作。
测评方法:
①访谈,查看(了解环境)
②配置核查(看标准配置文件是否配置正确)
③安全测试:漏洞检测(针对web),渗透测试(以绕开被测评项目为目的,从而获取信息文件,进行测评被测评项目的安全性)
④测评工具:等保工具箱,应用扫描器,主机扫描,协议分析,嗅探,木马,日志分析。
判定依据:(等保2.0)测评采用通用安全要求+扩展安全要求形式,两部分均通过才允许测评通过。
了解高危风险的高危漏洞有哪些:勒索病毒入侵,文件上传漏洞,SQL注入,XSS跨站脚本,Struts2远程命令执行漏洞,Java反程序化远程命令执行漏洞,弱口令等。
4、测评报告:综合分析与结论、测评报告编制测评结束后,测评机构会根据测评的实际情况生成等级测评报告和安全建议报告
整改建设(优化建议)
网络安全:构架,访问控制缺陷,网络层防护严重不足
应用安全:网络安全功能严重缺失,代码层未考虑安全机制(可能存在注入漏洞)
数据安全:无数据备份,核心设备,链路缺少冗余(坏一个地方,全网瘫痪)
安全整改:(需要用户配合事项)
应用安全:设备采购,程序二次开发,配置变更
安全管理:制度更新,流程规范化
主机安全:策略变更,备份恢复
网络安全:设备采购,策略变更,区域划分
注:低成本整改项优先整改,高危风险必须整改(要得到用户授权),中低危酌情整改(会影响系统得分)
等保测评攻略快快带你来看看关于等保更多详情可咨询客服QQ:537013901
网站防护怎么选择呢?
在数字化时代,网站作为企业展示形象、提供服务、互动交流的重要窗口,其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网站防护方案,既要考虑到防护效果,又要兼顾成本与效率。以下为选择网站防护方案的一些关键要素:安全防护能力:首要考虑的是防护方案能否有效抵御各类常见及新型的网络攻击,如DDoS攻击、SQL注入、XSS跨站脚本攻击等。选择具备实时监控、智能识别、主动防御功能的防护服务,确保网站在遭受攻击时能迅速响应并有效拦截。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CDN不仅能加速网站访问速度,减少延迟,还可以通过全球分布式节点分散攻击流量,减轻源站压力。同时,带有WAF功能的CDN服务能够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防范恶意请求和攻击。SSL/TLS加密:确保网站数据传输安全,是防护工作的重要一环。选择支持SSL/TLS证书的服务商,实现从用户浏览器到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加密传输,保障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的安全。定期安全审计与漏洞扫描:选择提供定期安全审计与漏洞扫描服务的防护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修补系统漏洞,防止攻击者利用已知漏洞入侵。安全策略定制与自动化管理:针对不同业务需求,防护方案应能提供灵活的安全策略定制,并具备自动化管理功能,包括访问控制、防火墙规则配置、攻击事件告警等,确保网站安全防护与时俱进,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选择具有良好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防护方案提供商,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响应和处置建议,减少损失,保障网站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选择网站防护方案不仅要着眼于眼前的安全威胁,还要考虑未来的安全趋势和业务发展需求。通过综合评估防护能力、服务质量、技术支持等因素,才能构建出一套既满足当前安全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挑战的网站防护体系。
密评项目的周期大概是多久?
在信息安全领域,密评(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项目作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机构的重视。然而,许多组织在计划开展密评项目时,往往对所需时间存在疑问。密评项目的周期不仅取决于项目的复杂程度,还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1、项目准备阶段:在正式开始密评之前,准备工作至关重要。这一阶段包括明确评估范围、制定评估计划、组建评估团队等步骤。对于一些小型系统或单一应用,准备阶段可能仅需几天时间;而对于大型复杂的系统,尤其是那些涉及多个子系统的项目,准备工作可能需要几周甚至数月。特别是当企业内部缺乏相关经验时,寻找合适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并进行沟通协调也会占用一定的时间。2、初步评估与风险识别:初步评估阶段旨在全面了解现有系统的密码应用情况,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漏洞。在此过程中,评估人员会对系统中的加密算法、密钥管理机制、身份认证流程等关键环节进行详细检查。根据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初步评估的时间差异较大。例如,一个简单的网站应用可能只需要几天完成初步评估,而一个包含多个模块的企业级信息系统则可能需要数周才能完成全面的风险识别工作。3、深入分析与整改建议:基于初步评估的结果,评估团队会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这一过程不仅要求评估人员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还需要与系统开发和运维团队密切配合,确保提出的改进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深入分析与整改建议阶段的时间长度通常与系统的复杂性和问题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整改建议可以在几天内完成;而对于复杂的安全隐患,则可能需要几周甚至更长时间来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4、整改实施与复评:一旦整改建议被确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实际的整改实施阶段。这一步骤涉及到修改代码、调整配置、更新策略等多项具体操作。根据整改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的重要性,整改实施的时间可以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完成整改后,还需要进行复评以验证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复评的过程类似于初步评估,但更加聚焦于之前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了彻底解决。复评的时间也因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情况下,复评的时间会比初步评估短一些,但仍需几天到几周不等。5、文档编制与报告提交:在整个密评项目接近尾声时,文档编制和报告提交成为最后的关键步骤。这一阶段需要整理所有的评估记录、整改方案以及最终的评估结果,并形成正式的报告。文档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改进措施的执行效果,因此必须严谨细致。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度,文档编制和报告提交的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需要几天到一周左右的时间。密评项目的周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项目准备到最终报告提交,每个阶段都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和资源。对于小型系统而言,整个密评项目可能在一个月内完成;而对于大型复杂系统,则可能需要数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时间。企业在规划密评项目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合理安排时间表,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助力其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密评项目。基于初步评估的结果,评估团队会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这一过程不仅要求评估人员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还需要与系统开发和运维团队密切配合,确保提出的改进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深入分析与整改建议阶段的时间长度通常与系统的复杂性和问题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整改建议可以在几天内完成;而对于复杂的安全隐患,则可能需要几周甚至更长时间来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
什么是服务器睿频?
在服务器领域,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指标。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服务器技术不断创新,其中,睿频技术成为提升服务器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服务器睿频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应用场景。 睿频,即Intel Turbo Boost技术,是一种智能加速技术。它能够在处理器运行时,根据工作负载自动调整处理器的频率,从而在保证处理器安全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性能。在服务器领域,睿频技术的应用使得服务器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复杂任务,提升整体性能。 服务器睿频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处理器的动态调整。当处理器遇到高负荷任务时,睿频技术会自动检测并评估当前的工作状态,然后根据处理器的功耗、温度以及性能需求等因素,智能地调整处理器的运行频率。这种动态调整能够确保处理器在高负荷运行时保持最佳性能状态,从而提升服务器的整体性能。 服务器睿频的优势 性能提升:通过动态调整处理器频率,睿频技术能够确保服务器在处理复杂任务时保持高性能状态,从而提升整体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 能效优化:睿频技术不仅关注性能的提升,还注重能效的优化。它能够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处理器的功耗,从而实现更高的能效比。 智能管理:睿频技术具备智能管理能力,能够根据服务器的工作负载自动调整处理器状态,无需人工干预,简化了服务器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服务器睿频技术作为提升服务器性能的关键手段,在现代计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动态调整处理器频率和优化能效比,睿频技术能够确保服务器在高负荷运行时保持最佳性能状态,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服务器睿频技术有望为更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性能提升。
查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