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售前佳佳 | 本文章发表于:2022-10-20 阅读数:2610
现如今,攻击的威胁无处不在,保护数据库免受恶意攻击侵害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囊括从服务器物理位置到人为失误风险缓解等诸多方面。下面,快快网络佳佳将带你了解确保数据库安全的几个方法。
确保数据库安全的几个方法:
1、确保物理数据库安全
在选择网络托管服务时,应考虑一家具有认真对待安全问题历史的网络托管公司。免费托管服务可能不安全,因此通常最好避免使用它们。
您应该通过添加监控摄像头、锁和员工安全来确保您的服务器在物理上是安全的。为了降低恶意活动的风险,所有物理服务器访问都应该被记录下来,并且只提供给适当的人。
如果您打算使用网络服务器,您将需要研究托管公司以确保没有与以前的违规或数据丢失相关的危险信号。
2、避免使用默认网络端口
TCP和UDP协议用在服务器间传输数据的时候。设置这些协议时往往会自动使用默认网络端口。
由于太常见了,暴力破解攻击就经常使用默认端口。如果你不使用默认端口,盯上你服务器的网络攻击者就必须尝试不同端口号,不断试错。这额外的工作量很是劝退,攻击者不会再在你身上耗时间。
不过,分配新端口的时候,记得查一下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的端口注册表,确保新端口没被其他服务占用。
3、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
为了保护数据库免受网络攻击,必须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将您的数据存储在与您的网站相同的服务器上也会将您的数据暴露给针对您网站的不同攻击媒介。
您的数据库服务器应该与其他一切隔离,以减少这些安全风险。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为组织提供对相关信息的实时访问,使他们能够更快地响应企图破坏的行为。
4、采用数据库防火墙和Web应用防火墙
防火墙是拦住恶意访问的第一道防线。除网站防护措施之外,还应安装防火墙来保护数据库免遭不同攻击方式侵害。
• 包过滤防火墙
• 有状态包检测(SPI)
• 代理服务器防火墙
防火墙的配置要确保正确覆盖每个安全漏洞。另外,保持更新防火墙也是必需的,因为这样才能保护站点和数据库能抵御新型网络攻击方法。
5、创建定期数据库备份
创建网站备份算是常见操作了,但定期创建数据库备份也很重要。这么做可以缓解因恶意攻击或数据损坏而造成的敏感信息丢失风险。
在Windows和Linux等常见服务器上创建数据库备份的方法可在官网上找到。此外,要想进一步强化安全,最好在单独的服务器上加密并存储备份。这样,即使主数据库服务器被黑或无法访问,你的数据也可以恢复。
看完上面介绍,确保数据库安全的几个方法应该都了解了。租赁服务器可咨询快快网络佳佳Q537013906
内网渗透什么意思,怎么做好安全防范?
在当前高度数字化的世界中,企业和组织使用内网(即内部网络)来处理各种敏感数据与关键业务活动。然而,内网同样面临各种网络安全威胁,内网渗透就是其中一种。了解内网渗透的具体含义,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于保障企业和组织的网络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释什么是内网渗透,以及如何通过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来有效抵御这种威胁。什么是内网渗透?内网渗透,指的是攻击者利用多种手段侵入企业或组织的内部网络,并进一步获取敏感数据、窃取信息或者破坏系统的过程。通常,攻击者会先利用外部网络的弱点突破初级防线,然后通过钓鱼攻击、恶意软件、社交工程等手段渗透到内网中。一旦获得内网的访问权限,攻击者可以进一步利用内部资源实施更多的攻击,甚至可能控制整个网络系统。内网渗透的常见手段1. 钓鱼攻击攻击者通过伪装成可信任的实体,向目标人员发送含有恶意链接或附件的邮件。一旦用户点击这些链接或打开附件,恶意软件就会被安装在其设备上,进而为攻击者提供了进入内网的通道。2. 社交工程利用心理操控手段获取用户的信任,以骗取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等。这种方式不依赖于技术漏洞,而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进行渗透。3. 零日漏洞攻击者利用尚未被发现或修复的软件漏洞进行攻击。由于这些漏洞未知,防护措施难以及时应对,是高度危险的攻击手段。4. 恶意软件攻击者通过恶意软件如木马、蠕虫、病毒等侵入目标系统,实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窃取、信息篡改等恶意活动。5. 内部威胁不法分子通过收买或者胁迫企业内部员工,获取敏感信息或访问权限。内部威胁相对于外部攻击更难检测,威胁程度也更高。如何做好内网渗透的安全防范?1. 建立健全的安全策略制定全面的网络安全策略和计划,包括定期的漏洞扫描、风险评估和安全审计。通过严格的安全策略,确保企业每一个环节都得到适当的保护。2. 多层次防火墙利用多层次的防火墙技术,控制数据包的流入和流出。在不同的网络区域之间设置防火墙,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提高内网的安全性能。3. 实施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IDS/IPS)IDS/IPS可以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发现并阻止可疑活动。这些系统能够帮助识别和应对内网渗透的企图,及时采取措施。4. 强化用户身份验证采用多因素身份验证(MFA)技术,增加登录的安全性。通过要求多种验证手段(如密码+短信验证码),即使密码泄露,攻击者也难以成功登录。5.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定期的网络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员工应了解如何识别钓鱼邮件、不明链接和恶意附件,防止成为社交工程的受害者。6.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即使攻击者获取到了数据,也无法轻易读取其内容。无论是传输中的数据还是静态存储的数据均应进行加密保护。7. 持续漏洞管理定期更新和补丁管理,及时修复系统和软件的已知漏洞。利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持续监测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况。8. 监控与日志管理建立全面的日志记录系统,详细记录所有的网络活动和用户行为。通过日志分析,及时发现并响应异常活动,提高事件响应能力。内网渗透是企业和组织面临的一大安全挑战,但通过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内网的安全性可以显著提升。企业要从安全策略制定、技术手段实施、员工意识提升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全面的内网安全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抵御内网渗透攻击,保障企业数据和业务的安全稳定。通过科学、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企业可以从容应对内网渗透的威胁,维护网络环境的透明、安心和高效。
如何搭建数据库?
搭建数据库是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数据库搭建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关于如何搭建数据库的详细指南如下。确定数据库类型和版本:首先,你需要确定要搭建的数据库类型和版本。常见的数据库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根据你的应用需求和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和版本。安装数据库软件:接下来,你需要下载并安装数据库软件。你可以从数据库官方网站或可靠的软件下载平台获取安装包。在安装过程中,注意选择正确的安装路径和配置选项,以确保数据库能够正常运行。配置数据库:安装完成后,你需要对数据库进行配置。这包括设置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配置数据库连接参数、调整数据库性能参数等。配置过程中,务必按照官方文档或相关教程进行操作,以避免配置错误导致数据库无法正常运行。创建数据库和表:配置完成后,你可以开始创建数据库和表。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和表结构。在创建过程中,注意数据类型、索引、约束等要素的选择和设置,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导入数据和测试:创建完数据库和表后,你需要导入初始数据并进行测试。导入数据时,确保数据格式正确、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测试过程中,对数据库的读写性能、并发处理能力等进行评估,确保数据库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备份和恢复:你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操作。定期备份数据库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在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时,通过恢复操作可以快速恢复数据库的正常运行。搭建数据库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合理的规划和配置,你可以搭建出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数据库系统。建数据库的过程实际上需要更多的细节和考虑。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步骤或教程,我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数据库文档或寻求专业的数据库搭建服务。如果您对数据库的选择、配置或优化等方面有任何疑问或需求可以联系。
什么是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一项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的授权模拟攻击,旨在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是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它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其安全防御措施中的潜在弱点,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加强其安全性。 渗透测试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测试范围和目的:在开始渗透测试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测试的范围和目的。这包括确定要测试的系统、网络或应用程序的范围,以及测试的时间和地点。同时,还需要明确测试的目的,例如是为了满足合规性要求、提高安全性或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收集信息:收集关于目标系统的信息,如IP地址、域名、网络拓扑结构等。同时,还需要收集关于目标组织的信息,如员工名单、组织架构、技术架构等。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渗透测试人员了解目标系统的特点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制定攻击计划:在收集了足够的信息之后,渗透测试人员需要制定攻击计划。这包括确定要使用的攻击方法和工具,以及攻击的顺序和优先级。同时,还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后果,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实施攻击:在制定了攻击计划之后,渗透测试人员将开始实施攻击。这可能包括使用扫描工具来扫描目标网络,发现潜在的漏洞和开放的端口;使用社会工程学攻击来诱骗人们透露敏感信息;利用已知的漏洞来获取未授权的访问权限;使用密码破解工具来尝试破解系统的密码等。 评估结果和报告:在攻击实施完成后,渗透测试人员将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并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将包括发现的漏洞、潜在的安全风险、攻击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建议的改进措施等。
阅读数:24845 | 2023-02-24 16:21:45
阅读数:15731 | 2023-10-25 00:00:00
阅读数:12048 | 2023-09-23 00:00:00
阅读数:7547 | 2023-05-30 00:00:00
阅读数:6229 | 2024-03-06 00:00:00
阅读数:6129 | 2022-07-21 17:54:01
阅读数:5962 | 2022-06-16 16:48:40
阅读数:5664 | 2021-11-18 16:30:35
阅读数:24845 | 2023-02-24 16:21:45
阅读数:15731 | 2023-10-25 00:00:00
阅读数:12048 | 2023-09-23 00:00:00
阅读数:7547 | 2023-05-30 00:00:00
阅读数:6229 | 2024-03-06 00:00:00
阅读数:6129 | 2022-07-21 17:54:01
阅读数:5962 | 2022-06-16 16:48:40
阅读数:5664 | 2021-11-18 16:30:35
发布者:售前佳佳 | 本文章发表于:2022-10-20
现如今,攻击的威胁无处不在,保护数据库免受恶意攻击侵害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囊括从服务器物理位置到人为失误风险缓解等诸多方面。下面,快快网络佳佳将带你了解确保数据库安全的几个方法。
确保数据库安全的几个方法:
1、确保物理数据库安全
在选择网络托管服务时,应考虑一家具有认真对待安全问题历史的网络托管公司。免费托管服务可能不安全,因此通常最好避免使用它们。
您应该通过添加监控摄像头、锁和员工安全来确保您的服务器在物理上是安全的。为了降低恶意活动的风险,所有物理服务器访问都应该被记录下来,并且只提供给适当的人。
如果您打算使用网络服务器,您将需要研究托管公司以确保没有与以前的违规或数据丢失相关的危险信号。
2、避免使用默认网络端口
TCP和UDP协议用在服务器间传输数据的时候。设置这些协议时往往会自动使用默认网络端口。
由于太常见了,暴力破解攻击就经常使用默认端口。如果你不使用默认端口,盯上你服务器的网络攻击者就必须尝试不同端口号,不断试错。这额外的工作量很是劝退,攻击者不会再在你身上耗时间。
不过,分配新端口的时候,记得查一下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的端口注册表,确保新端口没被其他服务占用。
3、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
为了保护数据库免受网络攻击,必须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将您的数据存储在与您的网站相同的服务器上也会将您的数据暴露给针对您网站的不同攻击媒介。
您的数据库服务器应该与其他一切隔离,以减少这些安全风险。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为组织提供对相关信息的实时访问,使他们能够更快地响应企图破坏的行为。
4、采用数据库防火墙和Web应用防火墙
防火墙是拦住恶意访问的第一道防线。除网站防护措施之外,还应安装防火墙来保护数据库免遭不同攻击方式侵害。
• 包过滤防火墙
• 有状态包检测(SPI)
• 代理服务器防火墙
防火墙的配置要确保正确覆盖每个安全漏洞。另外,保持更新防火墙也是必需的,因为这样才能保护站点和数据库能抵御新型网络攻击方法。
5、创建定期数据库备份
创建网站备份算是常见操作了,但定期创建数据库备份也很重要。这么做可以缓解因恶意攻击或数据损坏而造成的敏感信息丢失风险。
在Windows和Linux等常见服务器上创建数据库备份的方法可在官网上找到。此外,要想进一步强化安全,最好在单独的服务器上加密并存储备份。这样,即使主数据库服务器被黑或无法访问,你的数据也可以恢复。
看完上面介绍,确保数据库安全的几个方法应该都了解了。租赁服务器可咨询快快网络佳佳Q537013906
内网渗透什么意思,怎么做好安全防范?
在当前高度数字化的世界中,企业和组织使用内网(即内部网络)来处理各种敏感数据与关键业务活动。然而,内网同样面临各种网络安全威胁,内网渗透就是其中一种。了解内网渗透的具体含义,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于保障企业和组织的网络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释什么是内网渗透,以及如何通过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来有效抵御这种威胁。什么是内网渗透?内网渗透,指的是攻击者利用多种手段侵入企业或组织的内部网络,并进一步获取敏感数据、窃取信息或者破坏系统的过程。通常,攻击者会先利用外部网络的弱点突破初级防线,然后通过钓鱼攻击、恶意软件、社交工程等手段渗透到内网中。一旦获得内网的访问权限,攻击者可以进一步利用内部资源实施更多的攻击,甚至可能控制整个网络系统。内网渗透的常见手段1. 钓鱼攻击攻击者通过伪装成可信任的实体,向目标人员发送含有恶意链接或附件的邮件。一旦用户点击这些链接或打开附件,恶意软件就会被安装在其设备上,进而为攻击者提供了进入内网的通道。2. 社交工程利用心理操控手段获取用户的信任,以骗取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等。这种方式不依赖于技术漏洞,而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进行渗透。3. 零日漏洞攻击者利用尚未被发现或修复的软件漏洞进行攻击。由于这些漏洞未知,防护措施难以及时应对,是高度危险的攻击手段。4. 恶意软件攻击者通过恶意软件如木马、蠕虫、病毒等侵入目标系统,实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窃取、信息篡改等恶意活动。5. 内部威胁不法分子通过收买或者胁迫企业内部员工,获取敏感信息或访问权限。内部威胁相对于外部攻击更难检测,威胁程度也更高。如何做好内网渗透的安全防范?1. 建立健全的安全策略制定全面的网络安全策略和计划,包括定期的漏洞扫描、风险评估和安全审计。通过严格的安全策略,确保企业每一个环节都得到适当的保护。2. 多层次防火墙利用多层次的防火墙技术,控制数据包的流入和流出。在不同的网络区域之间设置防火墙,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提高内网的安全性能。3. 实施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IDS/IPS)IDS/IPS可以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发现并阻止可疑活动。这些系统能够帮助识别和应对内网渗透的企图,及时采取措施。4. 强化用户身份验证采用多因素身份验证(MFA)技术,增加登录的安全性。通过要求多种验证手段(如密码+短信验证码),即使密码泄露,攻击者也难以成功登录。5.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定期的网络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员工应了解如何识别钓鱼邮件、不明链接和恶意附件,防止成为社交工程的受害者。6.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即使攻击者获取到了数据,也无法轻易读取其内容。无论是传输中的数据还是静态存储的数据均应进行加密保护。7. 持续漏洞管理定期更新和补丁管理,及时修复系统和软件的已知漏洞。利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持续监测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况。8. 监控与日志管理建立全面的日志记录系统,详细记录所有的网络活动和用户行为。通过日志分析,及时发现并响应异常活动,提高事件响应能力。内网渗透是企业和组织面临的一大安全挑战,但通过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内网的安全性可以显著提升。企业要从安全策略制定、技术手段实施、员工意识提升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全面的内网安全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抵御内网渗透攻击,保障企业数据和业务的安全稳定。通过科学、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企业可以从容应对内网渗透的威胁,维护网络环境的透明、安心和高效。
如何搭建数据库?
搭建数据库是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数据库搭建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关于如何搭建数据库的详细指南如下。确定数据库类型和版本:首先,你需要确定要搭建的数据库类型和版本。常见的数据库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根据你的应用需求和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和版本。安装数据库软件:接下来,你需要下载并安装数据库软件。你可以从数据库官方网站或可靠的软件下载平台获取安装包。在安装过程中,注意选择正确的安装路径和配置选项,以确保数据库能够正常运行。配置数据库:安装完成后,你需要对数据库进行配置。这包括设置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配置数据库连接参数、调整数据库性能参数等。配置过程中,务必按照官方文档或相关教程进行操作,以避免配置错误导致数据库无法正常运行。创建数据库和表:配置完成后,你可以开始创建数据库和表。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和表结构。在创建过程中,注意数据类型、索引、约束等要素的选择和设置,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导入数据和测试:创建完数据库和表后,你需要导入初始数据并进行测试。导入数据时,确保数据格式正确、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测试过程中,对数据库的读写性能、并发处理能力等进行评估,确保数据库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备份和恢复:你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操作。定期备份数据库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在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时,通过恢复操作可以快速恢复数据库的正常运行。搭建数据库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合理的规划和配置,你可以搭建出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数据库系统。建数据库的过程实际上需要更多的细节和考虑。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步骤或教程,我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数据库文档或寻求专业的数据库搭建服务。如果您对数据库的选择、配置或优化等方面有任何疑问或需求可以联系。
什么是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一项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的授权模拟攻击,旨在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是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它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其安全防御措施中的潜在弱点,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加强其安全性。 渗透测试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测试范围和目的:在开始渗透测试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测试的范围和目的。这包括确定要测试的系统、网络或应用程序的范围,以及测试的时间和地点。同时,还需要明确测试的目的,例如是为了满足合规性要求、提高安全性或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收集信息:收集关于目标系统的信息,如IP地址、域名、网络拓扑结构等。同时,还需要收集关于目标组织的信息,如员工名单、组织架构、技术架构等。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渗透测试人员了解目标系统的特点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制定攻击计划:在收集了足够的信息之后,渗透测试人员需要制定攻击计划。这包括确定要使用的攻击方法和工具,以及攻击的顺序和优先级。同时,还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后果,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实施攻击:在制定了攻击计划之后,渗透测试人员将开始实施攻击。这可能包括使用扫描工具来扫描目标网络,发现潜在的漏洞和开放的端口;使用社会工程学攻击来诱骗人们透露敏感信息;利用已知的漏洞来获取未授权的访问权限;使用密码破解工具来尝试破解系统的密码等。 评估结果和报告:在攻击实施完成后,渗透测试人员将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并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将包括发现的漏洞、潜在的安全风险、攻击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建议的改进措施等。
查看更多文章 >